主题:【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以此纪念75一周年 -- 一一一一一一一
雅言,官话,和其他(三)
一个理论,是怎么产生的呢?往往是有这个理论产生的需要的时候,它才会产生。
汉语是有声调的。但是汉语分四声这个理论,又什么时候开始被我们了解的呢?
答案是南北朝。始于南朝,梁,沈约,提出,汉语四声理论。古四声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先不讲这四声究竟是什么。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南北朝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去研究研究,去发现发现,汉语是如何如何的有声调,又如何如何地押韵呢?难道那个时候大家突然想到要写文章,评职称吗?
不是的。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客观需要。同样,中古汉语的36个声母,两百多个分韵(切韵系统),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南北朝到隋唐初年期间被先后确定了下来。
什么是客观需要,那就是,不搞清楚就没办法活了,就才叫做客观需要。否则都是吃饱了饭找事情干的主观需要。
那么,从没有这样的客观需要的汉末,到有这种客观需要的隋唐,这中间的三百多年,除去语言文字自然进化的因素外,究竟发生了什么,推动我们的祖先要想办法弄清楚这些东西呢?
在北方,先是八王之乱,然后就是五胡乱华,中原,加上西边的关中,巴蜀,北边的燕赵,东边的齐鲁,南边的江淮,是晋人,氏人羯人羌人,匈奴鲜卑,一个个杀来杀去,打来打去,五胡十六国,再然后就是鲜卑北朝。而南边呢,原本南边是江东孙权那些人的后代,所谓陆顾孙等等大家族。但是北方动乱,司马晋室南渡,在江东建立侨洲,以王谢为代表的大批中原大家族南迁江南,其后果就是直接挤占了原来吴越楚的地盘。大量的非华夏人加入了北方中原人的行列,大量的北方中原人挤进了江南吴越楚人的身边,大量的家庭分散离合,大量的读书人非读书人流离失所。于是,南北方,东西方的口语,不可避免地在本就相互很难听懂的情况下你喧我闹地混杂在一起了。在北方,华夏语是主体吗?大家杀来杀去,说不清谁还有文化,谁没文化。你有文化又怎么样,俺有狼牙棒!在南方,华夏语是主体吗?你中原了不起啊,怎么说你也是落难而来的,给你块地盘,分你点米粮,够对得起你了。因此,南北东西的华夏族群的口语同时发生巨大的转变。
所谓,北染胡虏,南浸吴越。
读书音呢?在两汉的时候,读书音虽然相对口语要规范,但是和口语还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而到了南北朝,连南北的读书人都战乱流离了,有那么容易保有纯正的读书音吗。
于是,一时之间洛生咏在江南被强调,被正音,被学习。为什么,无他,不学习,江东土著怎么和北方佬讲道理?再不学习,就没有了,世家大族不就都成了未开化的山越水越人了。
贼道三痴在上品寒士里面讲到,东晋南朝的世家子弟凭什么比寒家子弟优越?说白了,不就是世家里边的藏书多,以至于可以家学渊源,从父兄那里读到书,学到读书音吗?而讲学,上书院,也正是在东晋,那个乱世当中的偏安环境下开始兴盛起来。上书院学什么?很大一部分就是去学,什么是应该的标准读书音。(想象梁山伯和祝英台吧,他们是怎么用江东口音读关关雎鸠,在河之舟,又怎么用洛生咏来谈论家里的九妹妹的。)
北朝,当(北方)天下动荡不安的时候的时候,那些没有南迁或者来不及南迁的世家之中,总是要寻求安身立命的办法的。而当天下慢慢安定的时候,总是要去当权者,也就是拳头大的人那里去要点利益的。用什么安身立命,用什么讨利争益,当然是文化,是文明,是优美的东西。这样在乱世当中一家家地坚持了三百多年,一方面去文明化不开化的武夫野蛮人,一方面是保持自己的世家传统。
这样,到了隋朝统一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华夏的读书音从新进行审定(因为,南方北方,连读书音都不一样了,更不要说口语音了)。从而,有了切韵系统,也有了36个声母汉字,也有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同时,也发现了,才过了三百多年,诗经和楚辞里边有些地方读起来不再押韵了。。。
于是,上古汉语进入了中古汉语的阶段,而华夏民族,进入了伟大的唐宋时代。只有汉文字,还是原样。大家认同样的字,读同样的书,写同样的文言文章。但是因为读音变了,于是,唐宋的祖先们读诗经楚辞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叶韵处理。就是说,改变自己的读音,用自己估计的,瞎蒙的,或者推测的某个上古发音来读那些已经不再压韵的诗经楚辞。
于是,大家发现问题了,不爽啊,不美啊。废话,老是强迫自己开口前去想,这个字三百年前该怎么读,那个字三百年前该怎么读。。。怎么用韵呢?不能完全按照诗经楚辞汉赋了。怎么办,于是律诗格律兴起,按照今天(唐)的读音来规定格律。于是唐诗辉煌,宋词婉转,这些都是建立在经过三百多年破坏重建重建破坏再重建的中古汉语读书音的基础上,建立在平上去入四声的平仄基础上,建立在中古读书人的文韵坚持,对优美的汉字文学的理解上。格律,词牌,就是这么样逐渐规范而来的。
用文字规范读音,用读音规范格律,用格律规范读书(诗词吟诵)。
写文章也有问题了。文章写来不是光看得。对中国人而言,文章写的好不好,是要看读起来有没有力,有没有韵味,有没有抑扬顿挫的。自古文无第一,那么,怎么办?好办,复古!放眼四周,除了古人,还有谁比俺们更有文化?于是古文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一直到两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到了近代,都还被偶们的太祖年少时当作学习的范文。那么,八大家们的学习范文呢,就是那些虽然读音可能已经有了变化,但是大家都还看得懂的汉字保存的上古先秦两汉的文章。
那么,这个时候有所谓的全国的标准音吗?大家都说有。大家一致认为,动乱前的洛阳音是标准音。问题是,三百年前的洛阳音在哪里?在隋唐时期的洛阳吗?不知道。但是大家知道的(书上讲的,大家口耳相传的),是东晋谢家曾经在金陵教授洛生咏。而下江一带,是大量中原世家大姓侨居的地方。于是,切韵系统,据说就是参考侨居在金陵的洛阳音,参考北方世家大族流传下来的读书音,从新一个字一个字审定清楚的。按照百度所讲,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 若、萧该、辛德源、薛 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萧该是南梁的人,陆法言是河北人,颜之推是山东人。陆法言切韵序又说:「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颜多所决定。」如果仅是记录实际语音,何 须讨论决定呢?因推「切韵音」起码是折衷了南北的音系。
这里的南北音系,不是指南方的吴楚越杨蜀的口语发音,而是指,在下江,也就是金陵一带,由南渡的北方世家流传下来的,古时的,被南方口语浸染过的洛阳读书音。而北方音系,也同样不是指燕赵齐鲁的口语音,而是指留在燕赵齐鲁以及中原的世家大族世代相传的,被北方胡虏混杂过的洛阳读书音。
所谓,南浸吴越,北染胡虏。
用李葆嘉的话说,这是第一次中原语音从长安(秦汉)到洛阳(汉魏晋),到金陵(南朝),再回到长安(隋唐)这一变迁。而这一次变迁,带来的就是唐宋六百多年中国诗词文学的昌盛。
与上古时期相同的是,这一中古时期的标准音规范,同样只是规范了字与字之间的相对读音的区分,而不是绝对化地用某一地的口语音来标注汉字。换句话说,平上去入固然可以读成平声舒缓,入声短促,但是你一定要读成入声舒缓,平声短促,也不会让人听不懂,更不会破坏诗词的格律。最多寒暄几句就可以相互转换了。也不影响读书人之间的交流,反而带来了各自的活力与乐趣。
切韵系统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到今天,而是在后来北宋的广韵系统里边被全盘继承。再到后来的平水韵,词韵等等,都是如此平上去入的分韵。直到近代敦煌考古发现了手抄的切韵残篇,进一步佐证了唐宋六百多年间规范的读书音系统。而这六百多年间,按照李葆嘉的说法,又再一次地发生了中原音系从长安到洛阳,也就是隋唐的长安,到北宋与金的汴梁(汴洛),再到金陵的转换(宋室南渡杭州,北方宋人南渡江南再到岭南),从而直接导致汉语口语音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口语的蜕变。但是作为读书音规范的切韵广韵系统,则不受影响,稳定地略有变化地运作,一直到了近代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其间只是韵类有些合并,减少,但是平上去入的基本体系一直稳定不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没看够,还接着写吗?花盼。 喜欢 字0 2010-06-29 09:24:38
🙂乖乖,这个科普非常之要得 chalet 字0 2010-06-29 08:18:54
🙂谢谢啦,老乡 草根胖子 字126 2010-06-29 05:31:16
🙂【原创】雅言,官话,和其他(三)
🙂送花,学习 长少年 字165 2010-06-30 04:33:39
🙂太有学问了,再花 苏北 字0 2010-06-29 22:20:43
🙂俺也喜欢看贼道的《上品寒士》 东海后学 字0 2010-06-29 20:10:25
🙂读书音也可能多少改变了口语 1 酥油茶 字120 2010-06-29 19: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