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也谈朱温 -- 清风席卷

共:💬749 🌺2634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办法多的是

现在那些运行好的国企其实被骂垄断导致的,实际上不是,全都是真正梳理过内部管理的,我在外企和国企都呆过。两相比较,太多的相似之处,内部斗争暗流涌动,效率让在小公司呆过的都会苦闷不已,但是他们靠的真的不是这个。大部分公司要靠财务约束,流程化管理,当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型的大型公司太少,也不可能都是。一个公司大了,保持科技活力是必须的,但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控制风险。

当年的经营不善的国企,现在宣传的是效率太低。实际上效率二字靠的不是卖了,而是靠一个光明的前途和一个全企业都认可的制度。让员工和公司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致的。当年那些国企死在三角债上的太多,产品卖出去收不回来钱。到如今现在的运行良好的企业,在资金方面基本不会承担高风险的付款方式,基本上是预付款,进度款,尾款一笔笔的收,顶多有质保金,哪个还傻不垃圾的去放款?情愿不卖,也不会放款。如果那些年不是一卖了之,而是从财务制度上严控,至少少死三分之一的企业。

另外一批企业是因为内部员工监守自盗,销售员卖出产品,自己把钱拿走的不在少数,当然大部分是低价销售,自己把多余的利润空间拿走,老鼠仓不是股票中有,当年的国企到处都是。有钱了要么吞并自己的公司要么另立山头把原公司击垮。甚至生产线上的工人也是今天偷一件明天偷一件。这些东西与什么效率,技术都无关,加强监控就能解决的事情,一卖了之,今天的中国五百强中的私企有多少是当年的国企?真的卖给私人就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是因为私人老板拿到手后他自己就这么发家的,当然明白怎么去防,而当年真以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不明白?只是个人都有私心而已。到如今让中石油中石化这种类型的企业再出现这种状况是肯定不可能的。为什么这些大国企们能做到,当年的倒闭国企就做不到

无他

第三种原因,就是参与促成卖国企的各方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得到这些利益的方法就是要卖出去。至于那些老实的下岗职工,只是任人鱼肉而已,他们经历了毛时代的教育,对于社会有自己的信念,当年国企改革之后的东北惨状,没有人明白,当年很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技术人员都跑去菜场捡剩菜回家煮了吃,此情此景,以一个阵痛就能解释?建国初期也不会出现这种阵痛。

当年南方的制造业企业去东北把很多下岗的技术人员当宝贝一样的请到南方就能明白这事办的是多么得荒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