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报告,我要说张爱玲的坏话 -- 玉垒关2

共:💬374 🌺305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劳动人民不记得她那是正常,又有几个亲眼见过鲁迅巴金呢

如果您要是这样来评断一个人的价值的话那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张爱玲在小说上的成就,在她写第一篇《金锁记》的时候就有左翼作家曾经注意到过,具体是谁,我忘记了。“可惜”的是她未往那个方向靠拢。后来夏丐尊还是谁,写中国小说史的时候特别提到过。因其人在婚姻上的问题,将其贬入末流,这和文革有什么区别?

具体来说,过去的生活,过去的人们,与现在也没有多少质地的不同,他们每天打拼,上班,做买卖或者以别的方式挣钱养活家人,与我们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买办,也不是脸谱化的寡廉鲜耻忘记祖宗的那种样子,从我所认识的颇慈祥的老人看,也只是受西洋影响深些,趁的银子多些(很多,比一般想象的要多),但是跟我们相比较,因为时代的关系,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更深,基本上是懂得礼义廉耻,知道国仇家恨的。

而一般归纳进小资群体的数目最庞大的小市民家庭,生计是很紧张的,传统上海市民的生存空间与家底,都是非常窘迫的。他们在生活重压下,往往能变魔术一样在出门时给自己一个体面的形象,但这个却不是出于对于纸醉金迷的向往,而是维护个人尊严的异乎寻常的努力。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女子,特别是已婚的做为一家之主的母亲,以及未婚的时时处处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的女儿们,那种对于生活的认真执着。女性对于生活对于家庭的严谨态度,是上海的父亲与儿子们,之所以欣然接受家务等为其他地区的男人在传统上不愿接受的任务的重要原因。

我看不出,这和张爱玲所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张虽然写过比较bt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也写过较为缓和的《红玫瑰和白玫瑰》,还写过《倾城之恋》等小市民的生活。尤其是有一篇,名字我忘记了,是一个得了绝症的女孩子,和家人和未婚夫度过的日子。写的极为平淡。她也写过《小艾》等小说,都是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的。

张写过在香港的岁月,即使是老师被日本人炸死,即使是身边伤兵在呻吟,她说自己硬着心肠如何如何,我起先读的时候也不能理解;后来读到她在之前被父亲关在家里,得了病,几乎快要死了,才恍然大悟,经历了冷漠和伤害的人,有的时候会有一些病态的反应的。因此我们看到她没有心肝地写《倾城之恋》,似乎日本人的铁骑刺刀并未出现,有的只是小市民,自私的男男女女,引诱和反引诱。然而,文中也反映出当时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只是一部分人在这气氛下的反应不同。

胡兰成虽然够烂,但是他对张爱玲的形容“慈悲”却是极为恰当。即使是悲剧的曹七巧,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儿女的一生,她在文字里也并非是赤裸裸的鞭笞,她对小市民的生活的理解,虽然有她的偏颇,但是那也毕竟是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看《小团圆》中,她对她母亲和姑姑的描述就可以发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有她的那些认识。

据说建国的时候,张爱玲虽然知道新时代必须写政治欣赏的作品,却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她跑去问别人,说“我写点老妈子和下人的故事行不行?”得到的回答是不行,那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故事。50年代,“时代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张匆匆去了香港。

实际上,我为张此处鸣不平是有成长中的原因的。我一个小时候的朋友,正是张的性格。天生的对政治、对时局缺乏把握能力。看似冷漠而平常的人物。小时候有些才气,但是由于性格的缺陷,太冷,太自闭,没有充分培养出来才华,后来就这样的埋没掉了。

关于张爱玲究竟是不是小姐,是不是养尊处优,呵呵,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纠正,套用下毛时代的方式,只能这样说:她出身于封建家庭,但是受到了封建制度的赤裸裸的压迫和压榨,然而不知悔改,麻木不仁,自绝于人民群众吧~~~~说真的,我觉得她这一生过的生活的富裕程度,未必赶得上徐志摩的前夫人等诸人。说到底,她是破落家庭成长起来的小市民而已。难道您唠唠叨叨半天,和楼主一样,连她传记都没有读过就开始评判了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