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满清功罪 -- aokrayd
这话是对的,但把中国历史等价为汉族史,把满清完全当做外族,是不是客观那?
汉武帝2千多年前托孤霍光辅佐年仅8岁的汉邵帝的时候,霍光是1号人物,总领朝政,而2号人物武帝选的就是14岁时,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俘虏的匈奴人的休屠王磾太子--金日磾(mi di)。金日磾不肯接受辅政大臣的头衔,只愿意辅佐霍光。
金日磾赤发蓝眼,这样的人在汉朝做到了秺(dú)侯,车骑将军,还几乎就当了国家2把手的辅政大臣。这和我们今天大家面对一个赤发蓝眼的总理差不多。我们能想象这种情况吗?
满清那算是什么外族?不要说从遥远的上古,他们也必然是炎黄世胄分支。就算从汉唐算起,他们的祖先也必然是接受过汉唐天子册封,服从汉唐管理的臣民,虽然不是编户齐民的方式。而完颜阿骨打当初是造的辽国的反,努尔哈赤,是造的明朝的反。努尔哈赤先是李成梁的家丁,后作的明朝的将军,努尔哈赤造反,和安禄山造反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罢了。努尔哈赤造反判明,是明朝人造明朝的反,其本质上和李渊反杨广是一样的。这点上中国的知识分子过于狭隘,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不把满族人当成中华的一部分。而这一点,汉唐甚至明朝在努尔哈赤反之前,都不会这么认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朝人都明白的道理,宋明和民国的知识分子反而不明白了。金日磾只要效忠汉朝,那他就是汉家子民,就可以当辅政大臣。从匈奴人称汉帝开始,完颜阿骨打反辽,成吉思汗反金,努尔哈赤反明,我们要清楚一点,匈奴人称汉帝是晋朝人反晋朝人,完颜阿骨打是辽朝人反辽朝,成吉思汗是金朝人反金朝,努尔哈赤是明朝人反明朝。即使是国民党,孙中山,在革命成功以前,也是清朝人起来推翻清朝的统治。
我们不能对历史对做选择性记忆,就更要承认辽,金,元,清等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承认这些朝代统治的合法性。辽和宋都是对唐的继承,金是对辽的继承,元是对金的继承,清是对明的继承。“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族在那个时代,成为了“有德者”,取得了天下,这是客观事实。不会因为汉族知识分子自认为自己才正统就会有任何改变。你书读的再多,大道理讲的再好,在实践中不能改善人民生活,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就必然为历史所唾弃。
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从埋头故纸堆到面对客观现实,是首先应该学会的。清朝在明朝末年的乱世中能脱颖而出,继承大统,说明人家做对了什么。而富裕的江南,附庸风雅的士族,包括历史版无数人吹捧的袁崇焕,必然做错了什么。
有功名在身的袁崇焕杀管居一品的武夫毛文龙的时候,自然的就像捏死一只蚂蚁。因为毛文龙身上没有功名,只是武夫,没有地位。而袁崇焕是进士出身,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但是,毛文龙手下的“山东三矿徒”(矿工),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三人也是没有功名的武夫,确都被满清封了王,而继承了袁崇焕明朝关宁军主力的明朝降军,也只有吴三桂一人封王。
袁崇焕在皮岛当着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些人的面就连圣旨都不用就杀死一品武将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满清后来会把毛文龙手下的这几个武夫裂土封王?对武夫的轻视,有功名和没功名的人之间的巨大反差,才是中国这几百年来最大的问题。能干的不如会说的,上阵能打仗,能包围沈阳炮轰沈阳故宫的人,因为是武夫,没有功名,就屁也不是。而只会放嘴炮五年平辽,只知道修碉堡的人,前脚刚杀掉毛文龙,后脚皇太极的军队就敢大迂回兵临北京城下了(因为后方的隐患消除了)。袁崇焕指责毛文龙的那些理由,和当年蒋委员长指责八路军,新四军理由还不是一个调调。皖南事变和皮岛,有什么根本区别?
满清为什么能拿天下?因为满清会给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样的人裂土封王的赏赐,而不会先看他们有没有功名,是不是读书人。而明朝的统治者,面对一个一品武将被没有任何程序的杀死,居然什么说法都没有。当时在帐外目睹这一切的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们,还会为明朝卖命吗?
政权从来都是从枪杠子里出来的,笔杆子是很重要,但没有枪杆子,光笔杆子是不顶用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楚相玉 字0 2010-12-12 20:23:31
写的漂亮 柱子 字0 2004-02-03 20:59:04
再澄清一下吧 13 aokrayd 字2985 2004-01-11 09:09:59
🙂花,但根本观点有分歧
🙂送花! 2 燕人 字343 2016-01-10 16:56:42
🙂民族的和解来自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对历史的选择性记 老衲 字72 2010-12-14 17:16:30
支持!可能汉文化的没落还要更早些 稍息 字0 2004-01-11 19:51:07
好文再次顶上。深有同感。 秦砖汉瓦 字30 2004-01-11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