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共:💬83 🌺22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一)

34.《三刺》: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a);再刺则阴邪(a)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至阴气之邪;最后深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邪僻妄合,阴阳易居(b),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一刺则阳邪(a)出,再刺则阴邪(a)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c)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c)。三脉重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

......春气在毫毛,夏气在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者,各以其时为剂,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剂;刺瘦人者,以春夏之剂;病痛者阴(d)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d)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d),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c),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c)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久病者邪气入深,刺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a.“阳邪”、“阴邪”指在表之邪及在里之邪。b.“邪僻妄合,阴阳易居”是指外感则邪由表入里,内伤则邪由里出表,是所谓“阴阳易居”。c.“阴”指在内之五藏气;“阳”指在表之卫气。d.痛为阴,痒为阳,此为病症之阴阳属性。这个阴阳对于治疗的意义,也是来源于阴阳的部位属性:痛证在里,瘙痒在表,故分阴阳。

35.《五藏刺》:......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痹。邪在脾胃,则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a),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a),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a),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安如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a.“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这是由外测内病机之语,其病理过程应当是“热中、善饥”则“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就是说当患者主诉症状是“热中、善饥”的时候,我们能观察到的病机,是在表的气机盛实,在内的气机虚馁。如同其上“邪在脾胃,则肌肉痛”一语,是由肌肉痛而知邪在脾胃,“肌肉痛”和“热中、善饥”皆是症状,而“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和“邪在脾胃”则是病机。

“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同上,是患者出现寒中、肠鸣、腹痛的症状时,我们可知体表气机虚馁,而五脏气机盛实。或许大家对此有疑问:五脏气机多还不好啊?当然,人体一气流转,当五脏气机壅滞的时候,就意谓着体表气机不足,也意味着六腑气机不足,故而会出现六腑不足的症状:寒中、肠鸣、腹痛,这些是五脏气机壅滞的表象。

“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同上,当身体出现寒热表现的时候,有两种病机:由于外邪壅滞,表里皆盛;由于五脏虚馁,表里气机皆不足。

36.《五节刺》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a)也......徹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a),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振埃者,阳气(b)大逆,满于胸中,烦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请言振埃而疾于振埃也......

黄帝曰:刺节言徹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岐伯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与热相薄,热于怀炭,外重丝帛衣,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不汗,舌焦唇槁腊,嗌干欲饮,不让美恶也......(c)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又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翻覆,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曰:善。取之奈何?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如此,疾如解惑。

==>a.“阳病”是表气之病,即卫气之病。“调阴阳”是调节表里的平衡。b.“阳气大逆”是卫气大逆,其症状同于经文其它卫气大逆条文。c.此处调阴阳即调整表里气机平衡,与35条意义相同。“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这个条文有必要再重复解释一下。“阴气不足”为何会内热?五藏气机不足,来源于六腑中有热,人体一气流转,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痰湿、瘀血等),六腑有热在体表就会表现为气机盛实,故有外热见症,也就是“阳气有余则外热”。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李东垣“阴火”论:脾胃气虚是“阴火”的病理基础,甘温除热以治疗“阴火”。后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叫“阴火”,并因此产生成千上万篇论文密集讨论:说是“阴虚”(近似于“火神派”所主张的阴阳观)生火吧,那治疗怎么可能用甘温?说是“阴盛”生火吧,甘温来治疗说得通,但医理上怎么也解释不通。这里的根本问题,就在于“阴阳”概念在后世的误读,《内经》传统理论概念中的阴虚是五脏气虚,而“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故而有“火”的表象,基于这个病机,治疗当然是选择甘温药物来补助五藏之气,而不会选择苦寒直折。

有趣的是,通读金元四大家,有两大家都是《内经》传统理论的拥趸者:张子和拥迈“气血流通即无疾”的理念,治病以祛邪为主,认为“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李东垣的“阴火”论和甘温除热法。这两位先贤是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者及实践者,他们的疗效对于现代的大部分的中医从业者来说是神奇的传说故事。而刘完素依据对“病机十九条”的阐发而建立的“六气皆从火化”及“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及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则都是打着《内经》传统理论的旗号,实行着一种创新的疗法。可见即便晚如金元时期,祖国医学理论还是有薪火相传的,但在此之后,创新者变成了历史的主流,而传统的主流反被视为异类。幸抑或不幸?翻一下祖国医学史,看看金元后日渐衰敝的医学境况,心中自然会有答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