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外感“直中” -- 弦音醉舸

共:💬8 🌺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论外感“直中”

上文弦音醉舸:“积”症的形成交代虚风侵袭人体致病的过程遵循 “由皮毛—孙络–络脉—经脉—五脏—肠胃—经脉–络脉—孙络—皮毛”这个过程,这是“虚风”外感侵袭人体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惟一途径。熟悉《伤寒论》者都多少知道“外感直中”这个名词,但正因为《伤寒论》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外感直中”误读为1、寒邪 2、直中脏腑,这是不准确的。

由于人体十二经脉系统的存在,其各条经脉在人体躯体分布有大小、深淺、廣狹、長短的区别,即使同一经脉,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也同样存在深浅、廣狹的差别,这为外邪侵袭人体时留下了捷径,尤其是外来刺激对人体影响较大之时,会直接引起经脉系统的应激反应(外邪引起人体应激较小时,常从孙络-络脉-经脉….这样循序渐进,由微而显的过程),于是在躯体循行表浅部位的经脉,常常成了外邪的直接突破口,尤其是当身体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之时,这些部位更易“染邪”。《太素.邪中》:“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人之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热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面则下阳明,中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这段经文便是在描述这种外邪“直中”经脉的具体细节。

如经文所示,外邪侵犯“阳经”会在面、项、颊以及膺背两胁等部位寻找突破口,并因具体部位的不同,而引起相对应经脉系统的应激,那么,对于“阴经”系统,外邪如何侵犯?《内经》中也有明文,《太素.邪中》:“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月行)始。夫臂与(月行),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也就是说外邪侵犯阴经,是从手臂内侧及小腿内侧这些部位寻找突破的,因为这些部位皮薄肉嫩经脉循行表浅。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外邪“直中”,是直中经脉,而不是直中脏腑,不论是寒也好,风也好,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吹破皮、脉、筋、骨、肉,进入人体深层,而是因为人体独特的生理系统的应激,让疾病产生了由表入里、由微而显的病理过程。《太素.邪中》所谓:“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便是说明了外邪直中经脉后,若要进一步侵犯脏腑,是必须在具备一定病理条件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生的。

上段说到外邪直中阴经的途径,由于阴经与五脏紧密关联,所以“邪”气有可能在直中阴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侵犯五脏,这进一步的侵犯,必须建立在五脏本身虚馁或功能紊乱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发生。“故邪入于阴经,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如果腑气实,那么因外界因素所致的“邪”气,便会在腑这个层面被消灭(排出),“腑以通为顺”嘛,当然,如果腑气不足,那就对不起了,直中阴经所生的“邪气”便会雪上加霜,直中于腑了!

话说“邪气”直中五脏,必须发生在五脏本身虚馁或功能紊乱的基础之上,那我们来看看《内经》中描述了哪些情况会造成五脏直中?“黄帝曰:邪之中藏者奈何?岐伯曰:1、愁忧恐惧则伤心;2、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想干,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3、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4、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5、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要注意,这段经文仅仅描述了可能造成五脏功能紊乱的一些原因,热爱“养生”的人们可以从这段文字中得益,但切莫以为这就是“五脏直中”的后果噢。要知道,不论五脏是直中“寒”、还是直中“风”,都是临床最棘手的危症重症,可不敢随便马虎。欲知后果如何?可以从《金匮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篇中看个梗概,其严重者,涉及到“死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