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羽之死 -- 下山斯内普
因为全书是pdf,没有办法copy/paste。
刚好百度有“水淹七军”的东西。还算详细。关于水淹七军确实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简单。看来真是不能出言不慎。
当时关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一方面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战,一方面连连向曹操告急求援。
曹操在长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弃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
曹操使于禁督率七军。所谓“七军”《三国志·魏书·于禁传》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荆州,以(赵)俨领章陵太守,徙都护军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盖以襄阳重镇,故特留重兵以守之。”当时曹仁使于禁、庞德军驻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赵家桥)、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这一带是汉江改道的低洼地区。
由于关羽长期征战在荆襄地区,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他看到曹军秋季错误地驻扎在低洼地区,于是就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待命。
秋八月,时逢大连阴雨连续下了10多天,汉水暴涨溢岸,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向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到团山铺一带;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沟、黄龙沟、黑龙沟等地的山洪暴发之水,使罾口川、鏖战岗、余家岗、团山铺等区域内的水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
于禁与诸将登高望水,一片汪洋,无处躲避。他只好与庞德等将领上堤避水。这时,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并在大船上向曹军避水的堤上射箭,曹军死伤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终被擒住,拒不投降,遂为关羽所杀。
史载,水淹七军之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议徙许都以避其锋,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
关于被淹的七军中是不是有引文所说的张颌张辽所部,我表示怀疑。不过确实关羽对于当地的气候水文做好了准备,备好了船只。
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三国志·温恢传》
仁使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屯樊北。八月,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数丈,于禁等七军皆没。----------《资治通鉴》
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羽乘船攻之,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三国志·庞德传》
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关羽进攻樊城之前,樊城就已然有水患,而镇守樊城的曹仁“无有远备”,没有及时修补河堤,并且在于禁支援曹仁后,命令于禁庞德屯兵在樊城以北十里,从而导致汉水暴涨,樊城被淹七军尽没,并被关羽抓住机会,迫降了走投无路的于禁,使曹魏损失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名将。所以说,水淹七军,是人祸而非天灾,而曹仁则要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
水淹七军关羽没有主动去干决堤等事情,但是曹军选择驻地不当,加上没有维修河堤,确实是罪魁祸首。
关于攻坚您走了另外一个极端了吧。确实陈仓阳平关有些例子。你说如果守军坚守下决心不投降不逃跑就没有几个攻下就绝对了。你的邺城是有人开城门,下邳是有人投降。事实上是这两个城在内部出事前都被曹操灌过,城中粮草被淹,可能还伴随了饥荒和疾病。这两个城就算内部没有问题,被打下来也是迟早的事情。投降和开门就是守不住的表现。况且还有袁绍烧公孙瓒的战例。樊城有相似之处,就是对方城中也被淹实力大损。也有不相似的地方,就是不像下邳和邺城那样本集团气数已尽,还有后援可以指望,留给攻方的时间没有攻下邳和邺那么充足。曹仁也要想逃走,满宠杀了马劝住了他。曹仁想过逃走,不会是一念之差,肯定也是估计自己顶不住才做的。所以我们似乎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说明“下决心”抵抗。
关于荆州兵的战斗力,如果关羽没有那么多失误,结果可能会好很多。但是如果打不下樊城,打不过援兵到齐后兵力略占优势的徐晃,那只能说荆州兵力在本方将领不犯错误前提下, 要自保或者占点便宜可能还行,离开隆中对“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实力要求还差不少。
要上班了,徐晃回头再考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关羽之死 198 下山斯内普 字8949 2011-04-25 08:41:17
🙂关于这场战役比较好的介绍在《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 2 Parsifa 字2819 2011-05-28 04:59:19
🙂【商榷】荆州兵的战力 7 嫖姚校尉 字1299 2011-05-30 11:09:14
🙂商榷得好
🙂这种远景规划,通常都是大方向正确 猫元帅 字20 2011-05-28 05:28:59
🙂花上 彭雷 字0 2011-05-04 02:12:00
🙂多谢~O(∩_∩)O~~ 下山斯内普 字0 2011-05-13 18:04:50
🙂诸葛亮老在陇右转悠是为了那里的粮、兵、马 19 猫元帅 字802 2011-05-02 06: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