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羽之死 -- 下山斯内普
前面的闲话
题目的来源是《赤兔之死》,当年的一篇奇文,写得很好,我看过就在一次高中月考中也用古文写了一篇,我高中语文老师是个对古文颇为精通的老先生,给我一个很高的分数,同时嘱咐我以后不要再写了,好吧,我理解他的意思了。
作为一个十分不专业不靠谱的人,我高中语文考试的作文都写的是科幻小说,每次分数都很低,看来真是功夫不到家的结果。
但《赤兔之死》依旧震撼了我,我感觉到那久远时代与现在依旧有某种联系,虽然微妙,但是存在。尤其是最近在马亲王的影响下开始读《三国志》,越来越觉得那个时代的精妙,在《三国演义》的皮相下面,隐藏着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判断,领悟到比权谋更多的东西。这些就是隐秘的历史线索,能够指引着大家,向远方望去,隐约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命运。
关羽之死是最近一直想写的话题,让我兴奋,激动和疑惑,虽然我的史学基础完全不靠谱,但那就开始吧。
一 荆州
关羽镇守的是荆州,但并不是全部的荆州,湘水以东相对富庶的荆州土地被东吴要回去了,荆州的战略要地襄樊在曹操手中,关羽实际控制的地区是江陵,也就是今天的荆州,宜昌,恩施一块,北方是曹魏的襄樊,东边是东吴的武昌,西边是大巴山,南面那时还是蛮荒之地,且离川蜀大本营很遥远,基本被孤立在荆州,同时承受着两边的军事压力,战略纵深十分狭窄,经济也落后,在这当钉子户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蜀汉除了刘备之外,只有第二号军事强人关羽有资历能镇守住荆州。
事实上,关羽完成得十分出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了战略的均衡。荆州不是鸡肋,这恰恰是整个隆中对战略计划的关键点,也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基础所在,失去了荆州,战略的天平就会倾斜到无法预料的境地,从某种意义来说,关羽是整个三国战略天平的操控者,在某一段时间,关羽对于整个历史走向的重要性超过了三位君主。
二 隆中对
当年已经是中年的刘备和还很年轻的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里,谋划着刘备未来的宏大事业。对于刘备来说,这尚属于虚无缥缈的东西,自己在荆州能呆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对于诸葛亮来说,这种战略谋划是安全的,相比于谋划曹操和孙权的这样经营很久的地盘,谋划荆州和汉中更像是取得无主之地,要容易得多,何况荆州自己的氏族也能出一把力,不管怎么样,比起刘备,荆州氏族还是更厌恶曹操。
三分之后,待中原有变,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这句话暴露出隆中对的致命硬伤,这不是一个积极的有控制力的战略,而是一个消极的,在等待的战略,他等待的就是中原有变,曹操内部出现混乱,就像当年刘邦的战略一样。而荆州就是等待的筹码,没有荆州,川蜀就被自我封闭起来,虽然防守容易,但攻击同样困难,随着战争的进展,决定战争走向的是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川蜀作为地盘人口最少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无法抵御住魏国连续不断的军事压力的。
当时天下的态势就是曹操占据着大部分资源,也控制着天下的战略的走势,直接对抗曹操是毫无胜算的,曹操的强大才是隆中对这种消极战略制定的根本原因,等待,只有等待,在等待的时候积累筹码。这就是隆中对的精髓。
赤壁,曹操大败,但并没有伤到元气,死伤的主要是荆州刘琮的非嫡系部队。在刘备攻取川蜀,抽取诸葛亮,赵云,张飞准备进攻汉中之后,战略的天平交到了关羽一个人手里。
荆州,不能丢。
三 意料之外
但命运的齿轮并不顺滑,关羽的意外之旅开始了。在刘备在汉中对曹操取得胜利之后,同时孙权进攻合肥,侯音在宛城发动叛乱,宛城,洛城也是战略要地,关羽自然要去接应,并试图将战线推进到襄阳,樊城,如果能顺利拿下襄阳,那么荆州的防务将固若金汤。
但是遇到了曹仁的坚强阻击,久攻樊城不下,但樊城非必取之物,关羽也没有坚决攻城的必要,关羽的战术才华显露出来,活捉于禁,力斩庞德,攻占襄阳,水淹七军,各地纷纷响应,威胁许昌,曹操不得不考虑迁都。
但是关羽的战略核心并不是要攻取更多的地盘,而是将战线维持在襄樊一线,为以后蜀汉两线出兵夹击曹操做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超出战争之外的战略要素开始起作用。东吴并不安分,在合肥和徐州多次失利之后,孙权开始考虑其他攻击点,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孙权开始变得短视,或许是多次失败之后需要证明自己的胜利,孙权同意了吕蒙的攻击荆州计划。
于是吕蒙漂亮的攻取了荆州,而据守荆州的傅士仁和糜芳拍拍屁股就投降了东吴,而据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按兵不动,关羽败走麦城,最终兵败身死。
于是乎荆州就落入东吴手中,隆中对的战略构想遭到了重大挫折,所以刘备要讨伐东吴,荆州失去,意味着川蜀难保,但是夷陵之战刘备又遭遇了重大挫折,从此之后,荆州不作他想。
四 孙权
孙权之前的战略方向是合肥徐州路线,本来和荆州八竿子打不着。但孙权在合肥的战绩实在是令人失望,徐州的地形决定了是易攻难守之地,非常适合机动兵团活动,但是那个时候马镫还没有发明,骑兵的机动能力和攻击力还没有后来那样强大,单纯依靠步兵和简单的骑兵的东吴在十分的被动,南方军队在对抗北方军队上并不占优势,这大概也是孙权打算换换手气,换个地盘攻取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如日中天,使孙权感觉到了威胁,甚至是嫉妒,因为孙权一直都活在孙策和周瑜的阴影之下,孙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虽然在曹操那里遇到了足够多的挫折,但干掉如日中天的关羽,也是成就自己英名的一部分。
而且,荆州确实是战略要地,与其等刘备做大,不如自己拿下这块战略要地,能够多条战线上灵活得攻击曹操。这个也是鲁肃版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东吴来掌握战略的主动权,待曹魏出现失误,就夺取天下。
在多重诱惑下,东吴的军队顺利得打败了关羽,太顺利了,简直,不正常。
五 受益者是谁
首先,为什么傅士仁和糜芳要叛变,糜芳可是刘备的小舅子,从徐州就开始跟着刘备的旧人,刘备身边最老资格的一批人,用现在的话就是上市公司的干股持有者,跟着刘备要比去东吴划算多了,就算真犯了什么大错,你听说过刘备为了这个杀过人吗?没有,这方面刘备的记录是零。
其实,刘封,孟达为什么要按兵不动,刘封是刘备的义子,算是关羽的侄子,孟达是法正的好友,法正现在正红得发紫。种种利益关系都指向哪怕是假模假式得帮一下关羽都是好的,哪怕逃回成都,刘备也不会怪他们,关羽都失败了,还能怎么样。
关羽要怎么得罪这几个人,或者是东吴要怎么收买他们,或者关羽完蛋他们究竟能获得多大的好处,他们才可能要叛变或按兵不动。事实上,最后的结局,刘封赐死,孟达降魏,糜芳和傅士仁在吴国打杂,并不受重用。他们显然不是受益者。
曹操自然是受益者,事实证明,吴国比蜀汉废柴多了,荆州前线的压力减轻不少,并且,曹操应该也是东吴的攻击点从合肥转向荆州的推动者,老辣的曹操自然看得出孙刘联盟里面有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他让司马懿利用了这种矛盾,一纸书信就将历史的走向推动了一下。
孙权自然也是受益者,但是东吴的废柴使荆州在他手中没有发挥出在关羽手中的那种作用,东吴人不能踏过荆州一步。
关羽在节节胜利的背后是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破绽,不得不让人感叹,也许关羽不北伐,结局就会好得多。但是,显然,关羽在战略上是合乎情理的,战术上也无失误,最后导致的败局,不得不让人再三思索。
六 隆中对之二
归根到底,隆中对是一个消极的战略,虽然当时消极的战略是恰当的,但是并不能掩饰这种战略的劣势,那就是对时局的控制能力超过了刘备和诸葛亮所能掌握的范畴。
刘备和诸葛亮以一隅谋全局,以川蜀,汉中和荆州一部的狭小地盘和与孙权的联盟对抗曹魏,本身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而对自身的潜力又消耗过大。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和综合国力,而刘备虽然号称仁爱,并不意味着老百姓的负担就减轻多少,尤其是在诸葛亮这位出色的运营人才的挖掘下,一般而言,蜀国的产出能都大部分转化为战争潜力,但是这样依旧不够,荆州的关羽军团一直面临着缺粮的危机,而荆州的后勤是由士仁和糜芳来负责,这两位是行军打仗的人,并不以运筹见长,关羽在前方作战胜利,对后方的后勤压力非常大,两人因此受到关羽的责罚。而之前也发生过关羽抢劫东吴军粮的事件,既然如此,刘封和孟达可能在军粮供应上受到过关羽的压制,并导致手下将领对关羽的普遍不满。一支军队在军粮匮乏的情况下是最容易溃散的,这个能解释糜芳的投降和关羽军队在没有遭受重大军事打击下的迅速溃散。
这样的解释或许会合理和完满很多,关羽的重大军事胜利也使荆州的后勤到了崩溃的边缘,使荆州部队斗志丧失,既没有抵抗意志,也不愿意主动出击,否则无法解释四个人在得不到重大利益的情况下坐视关羽的失败。
而造成这一切的直接负责人就是关羽自己,荆州的实力,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关羽行动的本意就是作为刘备汉中进攻的配套军事行动。关羽应该保持一定的胜利,应该尽可能得低调和小打小闹。一旦这个胜利过于巨大,大到推动战略天平的走向时,由被套行动变成主要战略行动,而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支持,自身实力不足的缺陷就会因为胜利的荣光而暴露出来,让不同的敌人都来攻击自己,让曹操和孙权在荆州的事情上达成默契。关羽自己打破的战略天平的平衡,然后迅速失控了,战略主动权被曹操再次拿走。
实力,实力。没有实力,就算是辉煌的胜利也会变成失败的前兆。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天下。
忽然想起一句话:无敌,也是一种寂寞。
七 诸葛亮
诸葛亮六出祁山,死于五丈原,为的就是就是弥补关羽失去荆州之后的战略短板,延续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在雍凉建立起足够的战略缓冲,让蜀汉不再封闭在崇山峻岭之间,借助雍凉的优秀骑兵部队顺势而下,与魏国达成新的战略均衡。
因为以川蜀和汉中的战争潜力,是挡不住魏国的,诸葛亮是优秀的运营人才,蜀国100万人口,10万军队,征兵率10%,这在古代是让人咋舌的程度,在现代更是不可能。同时还六出祁山,耗费军器钱粮无数,为的,就是蜀国未来的一条自保的出路。
失去荆州之后,蜀国人才凋敝,军事将领和运营人才都很缺乏,而魏国依旧保持着旺盛的人才更新率。这就是未来蜀国最大的致命伤,以至于诸葛亮专门从魏国挖来了姜维作为自己的指定接班人。
诸葛亮的这种穷兵黩武的行为事实上引起了川蜀本地氏族的极度不满,李严,费祎都是抵触诸葛亮的政策的,毕竟在诸葛亮治下,人民生活困苦,人口增长几乎停滞。
但是就像诸葛亮出师表里面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如何,要为蜀国打下一个通气的出口,让蜀国能延续下去。这大概就是诸葛亮的心愿吧。
在魏延向他说明奇袭子午谷计划的时候,也许一个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关羽,信心满满要夺取胜利的人,整个汉中会为他震动,但是这对整个北伐战略毫无帮助,反而增加了北伐的不确定性。当年,在荆州,胜利,也是失败的一个前兆。
也许,在五丈原最后的日子,诸葛亮也会痛哭流涕,泪流满面,他仿佛又见到了关羽,他想和关羽说些什么,想讲讲六出祁山的事情,想告诉关羽自己耗尽一生都无法再像当年的关羽一样,掌握着天下战略局势的天平,能将自己轻轻推向胜利的一方。
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线索都是现成的——就是你的第五部分“受益者是谁”
我给你想了个名字,就叫“雾锁湘江——曹魏的崛起”,然后亲王那个的副标题就叫“蜀汉的报复”
...嗯,话说我这么嚣张疑似有祥瑞的倾向哇,御免御免
第一,为基础实力对比。
第二,为内部派系束缚。
基于这两点,联拆纵横。
尤其是,第二点,上下利益平衡,国力才能蒸蒸日上,反之,动荡的利益纠葛,会让其他方乘虚而入。这种例子不计其数。
当然,第二点是没有可能解决的。
讨论下三国的模型。
曹操
1弱皇权,2高将权,3中低等士权,4中等武人权
两套班子
一套是皇权为基础的标准官制。
一套以霸府的军政合一集权,逐步垄断地方分权。(武人的全面复兴),形成以掾属的谋士型幕府,也就是对士人的分裂,压制,去官化。这是以郭嘉的颍汝派对关洛兖派的全面压制,而曹操又引进
青冀幽派,形成了颍汝派,关洛派,青兖派的三足鼎力,而后依靠皇统之争,关洛派形成了以司马懿为核心的全面崛起。这是基本的权力轨迹。
伴随另一个轨迹—国本之争,始终伴随其中,复汉系和争霸系,前者在中后期,被曹操清洗了部分。而前者力量极其强大,是士人的根基是曹操不能篡位的主要原因。
伴随第三个轨迹的—国策之争,包括税制,律制,学制,官制等等的斗争,其中分为两派,一个是今文派,一个是古文派。曹操时代的胜利者是今文改良派,是以法治国为核心,和董仲舒的以德治国是不同的,以法治国代表是士人阶级的全面衰弱。而司马懿掌权后,改良的古文学派开始复兴,表明上看是全面否定了今文派,其实是补充以依法治国的核心,外儒内黄。这是魏晋的根基。全面改良了汉代终结的最本质问题。至于缺点我们不论。
至于孙策集团,很多端倪现实出巨大的矛盾,尤其是周瑜与孙坚集团,而孙权集团吸收了很多曾经的敌人,比如太史慈等等。不过正史无详细记载。
孙氏集团和地方士人属于
均等博弈(以后的一切行为都的以此为本质)
1高度士权,2高度皇权
而方式是,孙权从暴力压制到逐步融合,最后反而被士人压制,重新出现颠覆汉祚的门阀,高度役税的国策,而依靠皇统之争有洗清了一大部分士人。
具体如下
孙吴政权的基础应包括三部分,一是江北南渡的大族,如彭城张昭、张休父 子,琅琊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庐江周瑜、临淮鲁肃、汝南胡综、沛郡薛综等人 ;其二是江南大族,如吴郡、吴县之顾陆朱张四姓,钱唐全氏,会稽虞、贺,阳羡周氏等[2] 。三是追随孙氏南征北战之庶族将领,如吕蒙、吕范,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等人。“三分天下”确立之前,大敌当前,孙氏政权更依重的是南北大族,内部比较合协,矛盾并不突出,此时“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赜,邦内肃。”[3] 而三分天下大势确立后,外部压力有所减轻,种种矛盾便暴露出来,首先便表现在孙权对南方大族的疑忌上,北方南渡大族中的周喻、鲁肃早早离世,周喻卒于211 年,年仅36岁,鲁肃卒于219年,46 岁,东吴十二虎将也有十人于孙权称帝前相继死去,两大集团的实力在孙权晚年大为消弱,而南方大族却随着东吴政局的稳定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不断发展壮大,并对孙权的统治构成了压力,压制南方大族便成为孙权当时的首要政策
考其时,一方面当年跟随孙权建立东 吴基业的南北大族元勋此时多为老衰之身,且在孙权不断提高皇权,压制大族的 政策下多无所作为,略有所举动便遭切责,在“二宫构争”中他们只能是参与者,只能“奉礼而行”,而非领导者,另一方面以南北大族子弟为主的新生代又处在发展阶段而不能承担派系斗争的领导权,显然“两宫构争”幕后另有其人—全主和朱主是全系集团和朱系集团的领军人物,然两集团对立却缘自“全公 主素憎夫人”[11],此“夫人”便是太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孙权对之“宠次步氏”。在性格上,步氏和王氏有很大的差异,全主的母亲步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进”,而王夫人却“诸姬有贵者,皆出居外”,据此可以猜测两人当时必是水火不容,当步夫人薨后,此矛盾便由全主继承了
在这场以全系和朱系为幕后操纵的“二宫构争”中,双方两败俱伤,但双方主将却安然无恙且各有收获。
刘备集团
1弱皇权,2中度武人权利,3高度士权。
刘备得到新野,不仅获得了发展的据点,也获得了与荆州世族增进关系的据点。荆州大世族势力有蒯家、蔡家、庞家、黄家、马家、习家等。刘备最终取得了多数本地地主的支持,庞德公、庞统、马良、马谡、黄忠、伊籍、诸葛亮、张南、冯习等人都投入了刘备阵营。这些人人多势众,组成了作为蜀汉政权支柱的荆州派系。荆州派系支持刘备进取四川,在关羽失荆州后则支持刘备攻吴。四川的多数世族在刘备执政后,也都转而支持蜀汉政权。法正、张松、孟达、黄权、刘巴、李严、吴懿等人组成了四川派系。
刘备托孤之时,首先必须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荆州派系的支持。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满足了这个最重要的要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自己岳父;原在荆州主掌行政的蒯家是诸葛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庞家是诸葛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牵连上了关系。诸葛亮绝不是什么“躬耕南阳的布衣”,而是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
另外,诸葛亮是战后人才凋敝的蜀汉政权中声望、资历的最高者。刘备东征之前,庞统、法正、关羽、张飞、黄忠就已经先后亡故。东征失败,张南、冯习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降魏国。同时,声望和资历甚高的司徒许靖、尚书令刘巴,以及骠骑将军凉州牧马超和刘备的妻舅、安汉将军糜竺相继去世。蜀国已经没有人可以在资历和名望上与时任丞相的诸葛亮相匹敌了。
最后要出场的是原从派系的代表——赵云。刘备的事业是因他们而起的,临终前也召见了他们。原从派系是反对刘备的伐吴决策的,因此没有参与东征。赵云率领本部兵马驻扎在江州,聚拢着原从派系的最后血脉。战败后,蜀汉政权还全赖这支生力军在川东稳住阵脚。“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各方都非常清楚,随着征伐无常、后继乏人,原从派系的衰落是难以避免的。作为三派中最弱的一派,原从派系非常适合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赵云的威望和控制的军队就是这一角色最好的砝码。尽管之后赵云依然低调,从来没有利用这一法宝,但他及其派系始终是隐藏在花丛后的大炮。
这本书可以给你个脉络,虽然有些细节没有深度,但很好反应各方博弈的流程。
三国,除了其中的三足鼎立可看,最重要的是汉末的各方阶级产生出来重组对国策的改良。
而其中根本矛盾是儒学,而反应在一般层面的就是国策,而到最表面的阶级结构。
汉末的人口溢出了土地的一般极限,剩余劳动地的产生,触及了一个农耕国家根本的因素—地租(也就是田役)
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大蛋糕,开放工商业,释放其中的流通价值,但盐铁论后儒学的根本被董仲舒和汉武帝改造后,流通领域被垄断,而垄断后产生的价值不是被合理的再释放到剩余劳动力上,而是产生了价值固化的“壮丽而威严”奢侈品上,与此同时通过整个产业链的凝聚的奢侈品,产业链都处于被严重压缩,那么它价值又转移到哪里了—转移到官制里,转移到官制里的权利再分配里。所以形成了一个权利-价值的循环。而剩余劳动力同时又摊薄了层层税制上行后再向下释放到基层的分配,而分配的是控制力-它的缺少。其结构是较贫穷的区域,会产生暴乱,继而又引发财富注入军队,这样循环的结果产生了一个边界崩溃。这种本质是用战争消灭剩余劳动力。而一旦产生外族入侵的话,比如汉末就是西凉,从而引爆整个制度。
从本质上说是儒家今,古学派主导的国策,它维护皇权,士人,平民倒金字塔权利稳定的成本超出了它的极限。所以中间会产生一些阶段释放财富的改革,这则是它的极限了
总结的话,它已经到了崩溃的极限了。
另一个方法就是被动的,用超规模的战争来消灭劳动力,以国家的解体来进行儒学改良,这就是,司马懿和曹操所做的,这就是他们两个远超刘备,孙权的地方。
但在从最最根本上,儒学无论这么改良,是外儒内黄也罢,它对生产力来说已经局限了。能缓解一部分剩余生产力,但到剩余生产力真正超出儒学能改良的峰值时,如马克思所说。
儒学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但它还是有他能勉强走下去的坚固的阶级基础在。
而后无数次儒学改良,依赖着这坚固的阶级基础,让中国远远落后。
因为鲁肃知道,以东吴的力量要了荆州东吴就是两线面对曹魏的军事压力,就不可能在合肥活荆州任何一个方向发动主动进攻了,取荆州只是自保之策,不是争夺天下之策。奈何张辽威武,把孙权的进取之心打没了。
能不能请老兄再展开讲讲。
才能到祥瑞的境界,那时候再试着写谍战文,同御免。
(2) 更是有点大历史的味道了。
内部派系争斗也决定着国策的走向,奈何蜀国留下的资料实在是太少,最后获益角度来说,关羽之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第一强人,似乎也有嫌疑,但其中的脉络不好理清。
还有一点疑点就是刘封,刘封是过继给刘备的,从名义上来说是继承人,刘备称王后指定刘禅为继承人,刘封的地位很尴尬,如何自保,如何避祸,不得不让人想起之前的另一个例子,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琦,指点者恰恰是诸葛亮。这个时候,刘封为什么还要按兵不动,激怒刘备呢,这是任何人都不应该犯的错误。而且关羽应该不能指挥刘封和孟达,至少不是直接的指挥序列,否则刘封的罪过更大。那么同在荆州战区,关羽又指挥不动,自身的身份又敏感。刘封实在是疑点重重。
孙权改变进攻重点,和鲁肃病死,自己受挫,急需证明自己有关系。
简单说下就是,
鲁肃最早提出二分天下,占据长江流域,适时北伐,这就是《榻上论》,其中提到荆州很重要。
后来发现刘表被刘备取代占据荆州后,改变战略思维,认为应该联合刘备对抗曹操,静观其变。原因有二:一来刘表能力不强,本身没法解决内部大宗族,也就是蔡家为代表的势力,好对付;二来北方已经不再是群雄逐鹿,超级霸主曹操已经出现,这个时候应该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让他们去消耗。
一来刘备打的旗号和曹操就不能共存,意识形态矛盾大。二来荆州威胁襄阳进而逼迫许昌,为心腹大患,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必动刀兵。三来坐拥两州,刘备肯定是曹魏最防范的对象,而刘备也肯定更主动开拓疆土。坐观二虎相争,从淮河流域出击方为上策。但是白衣渡江,把个烫手山芋抢到手中,自己成了曹魏的首要压迫对象,造成荆州、合肥两线受敌,消耗了自己本就弱势的力量,从此以后就只能放手没法出击了,陆逊也是在荆州守了一辈子。同时内部大宗族的离心一直没能解决,也丧失了进攻之力。而曹魏在东线的合肥之外又在南阳襄阳一带大搞屯田,形成另一个军事中心压迫孙吴,什么时候打过江去只是时间问题。
失去荆州之后,蜀国已经几乎没有进攻的实力了。所谓的六出祁山,只有第一次是在曹魏的防御重点还在中原地带以及合肥前线的时候,希望一举拿下凉州,把隆中对里的从南往北打变成从西往东打,然而街亭失败,曹魏惊醒了,随后便组建了一个单独的西部兵团,直接以洛阳、襄阳作为后盾。从财力物力上就可以把蜀国压死了。此后的五出岐山九伐中原只不过是不断地用进攻来作为防守,无奈之举了。蜀国也被逼至一隅,几乎帮不上手了,榻上策全完,一切免谈了。
吴虽取荆州,但并没有取全境。始终拿不下荆北襄阳和樊城,打合肥无功而返,也失去北上的途径。向西就更不可能了,曹魏一个人就能把孙权给煮了。吴得荆州非但没占到好处,还尽失主动。不仅与蜀交恶,还四面受敌,从此受到西面和北面的双重压力。哪怕是后期与蜀再交好,也是形式所迫,双方互不信任。跟曹魏打了几十年从最初的主攻(那时曹魏面临两面作战,刚开始还力有不足),中后期的主守,到最后弃江陵,而守西陵。可以看出得失。
1 荆州对于东吴就像汉中对于蜀汉,是必须能够稳固控制的地区,否则没有长江天险的限制,中游的势力随时可以顺江而下,东吴和南宋的灭亡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孙刘联盟只有当有外部威胁的时候才会达成妥协,一旦曹魏的压力减小,他们必然要为荆州展开争端。
2 孔明的北伐是以攻代守,和后来姜维的投机性北伐不同,而且自居正统的蜀汉如果不北伐,就丧失了汉室后裔的本钱,但是曹操在撤出汉中的时候把汉中的人口大批迁移到关中,从而使得汉中无法成为北伐的重要后方,必须要从蜀中运输物资粮草,这极大的增加了北伐的难度。
是从史传,墓碑,文信中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经过各层次的逻辑验证。
三国史的研究是比较成熟的,只不过学术界和社会界的方式有严重的差异,还有一个就是知识的垄断性。
研究刘封也是不难的,首先是基本所处格局的实力对比,二是结果的实力对比。这两点抓住了大概能判断动机范围了。主流对这点有两个观点,一个是认为诸葛亮主导的局,另一个认为是刘备主导的局。
先参考最近转了三次的观点。
这个观点可以开阔下视角,但归于战略不足是不严谨的说法,而关键时刻,刘备为的毫无动向,反应了一点,内部矛盾爆发。
我们不推过程,那么结果是什么,是刘备旧部全面衰退。似乎诸葛亮是最终受益者吧。
那么着两派观点都得到支撑,一个是刘备发动的,结果被反扑了,最后依靠推高诸葛亮来妥协,以赵云为妥协方形成微弱的平衡桥梁
另一个是诸葛亮,以退为进,不时的沉默,而这种阶段沉默也是最好的推播助澜的方式,荆州派系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棋子”的沉默,和隐性默契。最后让他赢得了真正的崛起。
当然还是更胜者认为不断促使北伐的诸葛亮埋下下一招真正的暗棋,赢可胜,败亦胜。
撇开这些观点,而刘封为什么会这个时间出现在这个位置,而不是其他人,这就是核心所在。浅显的观点认为是刘备派出的监视或妥协,但利益纠纷错综复杂的局面下,任何一个人出现在每个位置,都是博弈的结果,而刘备系是主导的博弈者,战前统筹下不同意见者,没错。但蜀汉政权有他的特殊性在,它的博弈的矩阵不是一种力量能主导的。也同样有可能是益州派派出的对权力分配的一个立场。同样能进能退。
再从孟达的角度看,降魏本身代表着在蜀汉的不容。
“孟达畏惧刘备可能会治其不对关羽进行援救的罪行”
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刘备力量不具主导性。他意识到自己是最前沿牺牲品。而他到魏的地位将是极为低下的,个人内心的成本博弈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然有人拿新城太守来说事,这里不详论了。
其实就看刘封在关羽战败后的位置,就能说明一切了,是不敢动,不是大义什么的,而诸葛亮也在此后抓住一个机会让刘备去掉之,亮其中用心,呵呵。
每个人在这种复杂诡秘的局势都有自己的格和局,纵横密布的浪潮中,水流的方向却是一定的,而且大家心里都明明白白,利益为一切。可笑的是古代最高度程度的默契的高度分工就在其中。
我记得《三国志》中说到过, 蜀国如果有人敢私自用粮食酿酒要杀头, 可见蜀国粮食的供应不足。
1 荆州对于东吴就像汉中对于蜀汉,是必须能够稳固控制的地区,否则没有长江天险的限制,中游的势力随时可以顺江而下,东吴和南宋的灭亡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孙刘联盟只有当有外部威胁的时候才会达成妥协,一旦曹魏的压力减小,他们必然要为荆州展开争端。
荆州富庶,在当时是天下无双。但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如果当不成大后方,那就是一块鸡肋,扔给曹魏和孙吴,让他们抢骨头反而是上策。
2 孔明的北伐是以守代攻,和后来姜维的投机性北伐不同,而且自居正统的蜀汉如果不北伐,就丧失了汉室后裔的本钱,但是曹操在撤出汉中的时候把汉中的人口大批迁移到关中,从而使得汉中无法成为北伐的重要后方,必须要从蜀中运输物资粮草,这极大的增加了北伐的难度。
诸葛亮的策略你说反了吧,应该是“以攻代守”,通过时不时地打上几战,保持对曹魏的压力,不断压榨对方的人力和物力,让其无法将关中当成出发基地。
关中的问题在于出口狭窄,魏文长的偷袭子午谷计划也只能出动不到万人,而关中魏兵不仅数量占优势,而且由于钟繇长期经营,生产恢复的不错,在孟德西征西凉的时候就充当了后勤基地。而北伐从汉中出动的难度太大,所以荆州那个方向就是不能或缺的,丢失荆州使得蜀汉只有一个汉中出口,而且蜀汉有相当一部分人才是荆州人氏,哪怕从乡土感情他们也不愿意轻易让出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