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系统论—bug 路径依赖——兼谈国家坐庄 -- 中阳

共:💬30 🌺8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2
家园 3

中屿旗下一家名为北京民众集团的公司,不仅有北京民众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包括北京民众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福建民众医疗器械厂、民众医疗救助基金会等多家产业。

  此外,广告行业是莆田系资本最早进入、与医疗投资一直相生相伴的产业。在广告业基础上,部分莆田系资本,如天枝集团,甚至进入了影视行业。同时,莆田系也开始染指酒店行业,如黄氏在北京地区投资不少酒店。

  知情者透露,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后,莆田系民营医院还用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获得更多利益。“比如说,莆田系的一家药厂,将某个药品换个剂量、名称和包装,然后拿到药监部门审批、生产,然后再把这些药推广到与药厂相熟的莆田系民营医院中,原本这个药价是2元,现在卖200元。因为这个药只在熟悉的医院里销售,别的医院没有出售,因此患者没有选择余地,也不知道价格高低。因为这些医院是一个体系,也不会互相压价竞争。

  据了解,有些莆田人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是采用同样思路推广。

  独特的防火墙

  没有人不喜欢展示自己的强大。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在自我介绍时,通常都回把自己所有的控股、参股公司和分公司一一罗列,惟恐遗漏,但这对于“莆田系”医疗企业,却绝对是个例外。

  据曾经在陈氏集团工作过的一位高层人士介绍,除了西红柿集团直属的医院,陈氏旗下的医疗集团至少有14家,每家医疗集团都有独立法人,每个医疗集团下面又有不少医院,每家医院也都是独立注册,有独立的法人代表,独立经营运作。即使是同一医疗集团下不同医院的员工,也不知道自己为同一个老板打工,更别说不同医疗集团之间了。

  “即使我告诉你这家医院就是陈氏集团的,你去查吧,但从法律角度,你根本查不出他们之间有任何关系。”一位知情人士说。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做得这么隐蔽时,该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一旦某一家医院发生了事故,最多也就是这一家医院关门了事,而不会牵涉到其他医院。”

  不过,该人士再三强调,“这是以前江湖游医的‘短、频、快’模式,由于政策管制和市场需求,现在新开的医院,都比较看重长期效益和规模经营。华美整形、新东方系列,都是走的高端的专科品牌连锁经营路线。”

  外资兵临城下 莆田郎中浴火重生

  据最新消息显示,国际金融公司(简称IFC)目前已与中国一些私营医院展开合作。

  IFC虽为金融公司,但其业务涉猎范围极其广泛,如今投资医院这一举动又将引领一些国际资本的新动向。

  面对海外医疗资本大鳄的蠢蠢欲动,这让带着原罪的莆田民间医疗资本的转型既急迫、又艰难。

  百倍市场增长空间

  无论对于境内资本还是境外资本而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中国民营医疗市场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2003年以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增幅平均每年都在20%以上,2007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在2006年增长65.4%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6.8%。

  更吸引资本眼球的是,目前中国医疗产业约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在8%—10%之间。

  就规模而言,中国医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5%,如若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那么中国与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业将有100倍的提升空间。

  今年是中国承诺允许外资综合性医院进入内地医疗服务市场的第一年,早就觊觎中国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很可能蜂拥杀入,曾经依靠坑蒙拐骗起家的莆田系医疗资本的转型已然刻不容缓。

  民营医院内忧外患

  民营医院转型能否成功,在于医院掌控者的能否先期转型,能否把握时机,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承担转型的风险和成本。

  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大学商科专业出身、Q名“桂圆”的莆田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按经营模式划分,我算是第二代,第一代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承包科室,第二代主要是走品牌路线。我们这一代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本身就是学医的,然后再做医院管理,还有一些人在国外念了博士,回来在家族的医院工作。”

  “桂圆”说,以前的经营模式注重“短、频、快”,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品牌观念,只要能生存下去,能赚钱,就万事大吉。在桂圆看来,“以前的模式确实积累了巨额财富,但现在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转型很艰难,首先社会上固有的对民营医院的看法很不好,要消除这些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老老实实把病看好。自建医院、独立品牌、长期效益。”

  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客观环境不利于民营医院升级转型,税收、医保、人才等政策都不平等,让我们根本没办法和公立医院公平竞争。

  还有,民营社区医院的医疗诊断在公立医院得不到认可,患者即使转诊到了大医院,还要重新检查。所以很多老板宁愿开些赚钱的妇科医院,不愿意做综合的社区医院。”

  “此外,我们的一些做法,能否得到家族或老板的支持,也是关键。两代人之间经营理念不同,我们认为正确的,他们并不认同,医院是老爷子们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很难实现。”桂圆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导,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走社区、农村医疗路线;另一方面可以走保障体系外的高端医疗服务和研发性医疗。

  “很多人推崇美国模式,但这一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内地。现在的情况,和十几年前的台湾很像,台湾的社区连锁医疗已经有十多年历史,非常成功,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发展。”

  求解转型瓶颈

  面对外资的虎视眈眈和公立医院的政策优势,在夹缝之中生存的中国民营医疗资本,将如何转型?

  广州仁爱医院一策划人士表示,国外绝大多数私立医疗机构,都走高端市场,或者做特色的专科医疗。普通人到公立医院就诊,个别有钱人则到私立医院享受更好的服务。

  而在中国,大多数民营医院则恰恰相反,要么是捡公立医院的剩饭,要么靠虚假广告招揽顾客。

  民营医院理应有两类,要么是资金雄厚且做好长期投入准备的高端医院,要么是技术力量雄厚、特色鲜明的专科类医院。

  该人士称,在服务定位上,由基本医疗转向特需医疗,展开差异化竞争,转向提供高端专科医疗服务,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发展,不要走入“小而全”的误区。

  在资本结构上,由原始积累转向投资多元化。具有一定规模和商业信用之后,有些民营医院开始获得银行的贷款,靠直接融资把医院做大,但还贷压力和风险都很大。

  目前一些经营比较成功的民营医院,已开始扩大间接融资,使资本多元化。

  曾有人称,今后国家的医疗机构将出现5个层次:平价医院、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医院、高收入的白领医院、针对境外人士的豪华医院和顶级的奢侈型医院。

  现在看来,面对实力雄厚的公立医院,以及不是医保定点医院的劣势,民营医院将向后三者靠拢,而将自身定位于高端人群,无疑需要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因此,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谋求更快发展,在即将到来的竞争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莆田系各位领军者的“心病”。

  由于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困难,莆田的资本大佬大多青睐上市。记者了解到,林氏的博爱集团正计划在海外IPO,而天枝集团则打算借壳上市。

  据接近天枝集团高层的人士称,林志诚一直在考虑上市,但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出于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集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旧有的模式对莆田系继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释放,但新的思路新的变革往往受到家族势力的阻挠而不能顺利实施。

  可以说,“莆田系因家族因素而成功,也因为家族因素而陷入发展瓶颈”,因此,通过上市重组,让一部分家族成员持股退出管理层,以利于引进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成员,促进企业更大发展。

  民营医疗海外上市集体停步

  起自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让中国的民营医疗界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很多计划在2008年实现海外上市的中国民营医疗企业,至今没有一家敲响开市的锣声。

  时代周报记者最新调查发现,不仅有意上市的民营医疗企业都暂停上市计划,而整个民营医疗界的经营状况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倒闭潮来袭

  记者了解到,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门诊和医院有不少已经黯然关门,幸存下来的机构营业额也大幅度下降。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民营门诊部和医院的月营业额下降了20%以上。

  而东莞则是民营医院受创的重灾区。由于整个经济不景气,尤其是外贸企业和代加工类企业要么裁员或是降薪,要么关门大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被迫提前返乡,许多曾经繁华的镇街迅速萎缩。

  需求量的直线下降,使得以外来工群体为客户目标的民营医院和诊所生意锐减,营业额狂跌,很大一部分诊所不得不关门。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莞莞城区一家门诊部的营业额两个月已经下降了十几万。

  此外,民营医院和诊所开展的医疗项目大多是不必急在一时的慢性病和可看可不看的疾病,在经济危机冲击下,这类消费需求或者下降,或者推迟,使得大批民营医院一时间门可罗雀。

  推迟上市后遗症

  日前,连锁体检机构爱康国宾宣布已经完成境外上市的基本手续,鉴于美国的经济形势不明朗,上市时间推迟到2010年。

  同时,爱康国宾的战略投资者之一—美林证券已经被收购,对爱康国宾上市进程无疑将产生不利影响。

  爱康国宾CEO张黎刚表示,去纳斯达克上市,并争取成为第一个海外上市的医疗健康类公司的计划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首家获得海外风险投资的民营医疗机构——佳美口腔同样推迟了上市计划。佳美口腔原本计划200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由于过度扩张,以及在扩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亦摊薄了佳美的利润,这从另一个层面也影响到了上市计划的推进。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佳美在南方一些城市经营比较好的店,月收入也只有几万元,“我敢肯定,佳美现在应该不盈利”。按原计划,佳美口腔的第二轮私募应该在2008年底完成,募资额为4000万美元,目前这个计划也被推迟。

  此外,博生集团、慈铭体检、五洲女子医院等原计划近期上市的医疗集团都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大环境不好,我们不会选择这个时候上市”,广东一家民营医疗集团的总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证券市场大幅下挫,即使上市了,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该集团一度想成为中国医院集团海外上市第一人,但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该集团已经悄悄放弃了上市,转而选择稳健的发展道路。

  一位长期跟踪研究民营医院的学者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民营医院的起点低,规模小,实现海外上市,不仅能解决融资问题,在中国医改的大背景下抢得先机,更可以获得“好名声”,从而摆脱长期以来民营医院的负面影响,树立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形象。然而,全球股市暴跌,经济形势低迷,打碎了它们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寻求长期发展的梦想。

  而这些医疗集团大多是在风险投资资本支持下做IPO,有些还签订了对赌协议,无法及时上市,也为这些企业未来的发展增添了几分变故。

  前司长于宗河:

  医疗市场不能过度开放

  就民营医院的转型与发展之困问题,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原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现任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会长的于宗河:

  准入门槛亟须提高

  时代周报:民营医院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医疗领域一支重要力量,可是社会上对民营医院一直有不太好的看法。

  于宗河:医疗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方向是对的,但开放尺度需慎重把握,部分政府部门将医疗领域的开放等同于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好像它让很多人来办医院,把医院都卖了,就是改革了,这样的理解和做法都是欠妥的。最终导致市场缺乏门槛限制,结果良莠不齐,业态混乱。

  特别是某些集团纯粹是要借医疗来搞资本运作,用杠杆去撬动资本。比如手头有两三个亿,搞个医院,评估后就是五六个亿,然后去银行抵押,撬动20亿的投资,然后再去滚(建新医院),一个医院(集团),它滚到五千张床 ,这时医院就可以评估到20多亿,他就可以从银行再撬100亿出来,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风险太大。

  时代周报:你认为在社会资本的准入问题上,应该怎么把关呢?

  于宗河:在硬规则缺失的现实情况下,可以设置些软规则。比如投资者为什么要办医院,投资理念是什么,还要看看他的资信证明,信誉程度。个人最好能有医学背景,这对办好医院有好处。

  如果没有医学背景,那就得放手让有医学背景的人来做。现在有很多医院的董事长凌驾于院长之上,很多福建人办的医院就是这样。院长没有办法施展专业抱负,唯一的目标就是效益。有些医院的院长换得勤,几个月就一换,没给医院创造收入,就不行。此外,应该加强规划,不管是公家办还是私人办,关键是这个地方需不需要这个医院,比如这一片居民区,是需要建三级,还是二级,还是小医院,都需要有规划。

  市场不能过度开放

  时代周报:有很多学者提出,应该放开市场大力发展民营医院,通过和公立医院的充分竞争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于宗河:最近就有一个教授提出,要开医疗城,这样什么人都能进来看病。他以为竞争就能花钱少,那纯粹是胡说八道,等到多了的时候,就是弱肉强食,一条街上都是诊所,到处抢病人,那你看看会是怎么个竞争法,那背后的事就不好说了。总体来讲,医疗市场不能过度开放。

  时代周报:现在很多民营医院也在抱怨,在人才引进、医保、医院评级方面都受到限制,不能和公立医院公平竞争,还有就是税收过高。

  于宗河:我这几年一直呼吁减税,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现在的税收是营业税5.5%,企业所得税是33%,再加上其他的税,平均占医院收入的11%左右,我们拿出两个百分点来,全国的民营医院统一建一个民营医院社会救助基金,交到社会上去统一管理使用,也算给社会办了一件好事,剩下的就给它免了。

  时代周报:如何更好地监督引导民营医院的发展?

  于宗河:不容易。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制定了全国诚信民营医院十条守则,引导民营医院好好按照这十条,讲诚信,讲自律,讲规范管理,讲科学管理。不管谁来办医院,是外国人办,中国人办,农民办还是商人办,这十条都是少不了,因为它针对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