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革派的朋友,这里有你们的父母吗? -- 我来也

共:💬156 🌺985 🌵1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alarm商榷

alarm说到

大学招生中断数年,好不容易恢复了,又换成名额有限的“工农兵学员”,采用最难保证公平的“推荐+单独考试”制度。

其实很难说“工农兵学员”比“高考”,哪一个更有利于阶层流动。就我的个人经历,高考唯分数论,实际上非常有利于于传统的高知识阶层、城市居民。实际上是不利于阶层流动的。

2010年,清华的入学统计,农民家庭的比例为17%。我认为这很清晰的说明“高考”不是一个有利于阶层流动的制度。

——大批城市青年被半强制地送到农村,别说神马进入机关单位工作,连进入大大小小的国营、集体企业当工人的机会都很少,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

城市青年还可以指望回城,那一辈子在农村的农民就天生应该呆在农村? 农民进不了城,难道城里人就“高贵的”不应该下农村吗?

城市青年进农村,好像这就是阶层流动哦。

不过对于某些屁股来说,向下的流动显然不能算流动嘛。

——相比之下,征兵成了那个时代青年人改变自身命运主要的途径,种种活剧因此而上演。

征兵现在仍然是这样,落后身份去当兵一样要送礼的,你不会没有听说吧?同样“种种活剧因此而上演”

所有改变命运的渠道,都有“种种活剧因此而上演”

文革和现在好像区别不大哦?

郭美美向你发来贺电!!!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那个体制下,所谓“高成分”家庭的青年,机会比“文革”前还要少、出头的可能性还要小。“文革”前,至少还有机会考大学、招工、参军,虽然需要比其它人付出更多、但是好歹还有个念想。这道无情的门槛,至少摧毁了数百万此类青年改变自身命运的梦想。

我承认“高成分”的家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相比现在“高成分”的家庭受到了优待(或者),“低成分”家庭因为经济、资源分配等因素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我认为文革更有利于阶层流动

如果有一个选择题

A: 高成分 家庭受到不公正待遇,向下流东;低成分家庭没有受到不公正待遇,向上流动

B: 高成分家庭没有受到不公正待遇,向上流动;低成分家庭受到不公正待遇,难以向上流动

C:高成分和低成分都受到同等的待遇

你觉得,文革和现在,分别是什么情况?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对“文革”的评价、对前30年的评价,在一些网络社区、突然地、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既然你认为 邓时代对问的评论是一个极端,那么现在校正一下有有何不可? 你有什么依据认为是“另一个极端”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