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革派的朋友,这里有你们的父母吗? -- 我来也

共:💬156 🌺985 🌵1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革派的朋友,这里有你们的父母吗?

1.他生于1946年,他是城市劳动者的儿子。1966年他高三,他的学习成绩不错,正在憧憬上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伟大、革命、正确的文革来了。当他真正坐进大学课堂时,时间过去了13年,他的儿都上学了。

他要感谢文革给他如此长的准备时间以适应大学的生活。

2.她生于1953年,1966年她“被”初一了(因为她真正学到的知识其实停留在小学6年级)。在伟大、革命、正确的文革中,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15岁的她光脚站在早春4月的水田里,与农村成年劳动者从事同样的劳作。很快她得了严重的妇科疾病并永久影响到了她的身体健康。

她要感谢文革,给了她如此强健身体的好方法。

3.他生于1944年,1968年在伟大、革命、正确的文革中,他从那个原来叫P大后来叫B大的,最近还上了电影的学校数学系毕业了,但是却莫名其妙的被分到了工厂,因此他只能在运输队当一名装卸工人。很快,高强度劳动中的一次事故让他的胳膊留下了永久的残疾。十年之后,已经彻底消沉的他只能当一所技校的老师了,并且干了一辈子。

他要感谢文革,给了他消沉的机会。(不要认为他是那种陈景润似的人物,他的一对儿女1990年前都混211了)。

4.他生于1945年,他是贫农的独子,他是国家重点大学的大学生。1967年,一颗造反派无聊时发泄的流弹将他送入了天堂。

他要感谢文革,让他上了天堂,同时也留下了还在农村的仍然是贫农的白发爹娘。

5.她生在1943年,她是贫农的女儿,她是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但她是蒙古族。也仅仅是因为她是蒙古族,一场叫“内人党”的风暴就刮到了她的头上。好在周围善良的人民保护了她。多年以后,当她的儿子知道了“内人党”是怎样的一种风暴后,只能说您命真好!

她当然也要感谢文革,让她差点有了一次比过山车刺激一亿倍的刺激。(当然,她的儿子也要感谢河里为文革中民族政策唱赞歌的同学,感谢你们给了他一次体验高智商快感的机会)。

6.她生于1956年,她是生产队、公社、县三级知识青年劳动模范,她在市里的大会上受到表扬。她是民煮推选出来的大学生人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她当然也要感谢文革,让她明白了在什么样的民煮环境中都会有不民主。

7.他生于1966年,他的小学时光就是一种丑小鸭真人版。而这并不是因为他打不过人家,只是因为他的户口本中有一项是“地主”。

他当然要感谢文革,让他体验了如此美妙的童话生活。

8.他生于1946年,在1973年初的三九寒天中,在中国东北的千里冰封中,他早上5点钟出门,骑了2.5个小时,下乡买了200个鸡蛋,再顶着北风烟雪骑回来。他并不是太馋,只是因为他刚刚成为第二个孩子的父亲。

他要感谢文革给了他如此充分欣赏没有工业污染的北国风光的好机会,同时,他也要感谢文革还能给他一个能买到鸡蛋的自由市场。要知道,在2年前他的女儿出生时,他连50个鸡蛋都不能为他的妻子准备买来。那时候,2斤鸡蛋已经是重礼了。

9.他和她生于1949年到1972年,他和她与他们的祖辈同样辛苦劳作。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人用“民主和清廉”把他们中的99%的人的所有财产交换走了,而无论他们的祖辈是贫农、地主还是资本家。

他和她当然也要感谢文革,感谢文革让他和她中的99%同享赤贫的平等,而且一下子是10年时间。

当他们的儿子、女儿再为文革重新唱赞歌时,我最想问一下:“问问你们的父母,有关文革的全部情况很难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举例子举的很煽情,但貌似您打算论证一个严肃结论

这实在不得不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个话题

一个您自己高调举出,然后低调放弃的话题

链接如下: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您用一个很牛的例子,论证俺的老乡都是败家子,俺很不满,所以认真的分析了您的例子。可总也等不到您来回复。就放在这里看看吧。

当然,煽情总是没有错的,啥也没论证,自然啥也不会错

最后,作为文革中回乡劳动,被群众推荐读师范,然后到深山教学点扎根的教师后代。俺表示,这个煽情的“好”,效果仅限于对那个年代缺乏了解的人。

家园 请找这些女工们,问问有关改开的全部情况好吗?

198 9年2月,一个叫劳钊泉的香港商人来到深圳。在宝安县龙岗区的葵涌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领导以高规格接待了他,并热情地领着他参观了周围新修的厂房,也滴水不漏地解答了他的所有疑虑。最后,这个香港人决定在这里投资设厂。5月,葵涌致丽工艺制品厂投入生产。

  几乎就在同时,在靠近长江的四川忠县(今重庆市管辖)的许多农村,有一个消息让这些偏僻山村骚动起来:设在深圳的一个香港玩具厂来这里招收女工了!

  一个来自香港的商人和一群来自内地山区的打工妹就这样在深圳的葵涌相遇了。她们的相遇,在当时的深圳可谓平常无奇。他们的故事本来不会有任何的交错,他们的命运本来只会在两条完全不同的轨道上行进,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改变了一切。

  1993年11月19日,深圳葵涌致丽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起火时在厂员工数为404人,其中87名女工被烧死,51人受伤,直接损失达800万元。

  香港商人劳钊泉连同他手下的厂长黄国光、经理梁建国、电工刘光万被迅速拘捕。而那些惊恐万状逃出生天的工人,那些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死者,那些严重烧伤深度昏迷的伤者,那些从二楼三楼跳下严重摔伤的女工,那些随后从农村赶来的死者父母,他们的命运都被完全改写。

  对于成立不过十余年的深圳,对于在中国汹涌而起的“民工潮”,1993年11月19日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天。

世纪火灾

  但是真正被改变的是这样一些人的命运:

  谢云霞:17岁,在大火4天前,她已经辞工并领了工资,准备和同乡的几个女孩回家。好心的师傅劝说她留下再做一段时间,到春节时再回不迟。听话的云霞留下了,4天后在大火中丧生。她的父母接到女儿死亡电报赶往深圳时,那几个和她同时辞工的女孩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王小芳:21岁,在5天前她给家人的信里这样写道:“由于要回家过春节,这次只能邮200元回家,还得把回家的路费、打杂费留着……也许我们在腊月初几回家……过完春节我们完婚后,明年还打算出去。”这个计划在春节前回家结婚的姑娘5天后死于大火。11月20日下午,小芳的父母接到女儿死亡的电报,这封信件还在路上。

  秦梅:当时还只有16岁的她是父母最心疼的女儿,在学校的成绩很好。可是家里经济实在困难,1993年春节过后,她辍学去打工。出事时,她在三楼开电车位。离家只有短短几个月,她就永远也不能回家了。

  陈玉英:当时还只有19岁的她在大火中被烧伤,面积达75%。她是为了哥哥上大学才出去打工的,哥哥当时已经写信叫她辞工回家。但是事故突如其来,她的回家梦推迟了9个月,接下来她接受过37次手术,包括两次截肢。

  何玉兰:当时23岁的她正准备和远在新疆的男朋友结婚,在事发前她已经递交了辞职书,再过11天她就可以结束打工生涯,步入婚姻殿堂了。但是大火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她的右手后来被切除,而男友在事件发生后退了婚约。

  王雪花:事发时16岁,她是在1993年才从东莞转到深圳的这家玩具厂,由于工作认真,她从普通的车位工人提升为QC,但是大火中她被深度烧伤,被迫进行截肢。

家园 督公啊,我放弃那个话题真实的目的是对您时间和精力的尊重

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说服你,更不能改变你的观点。

其实就有关问题,我昨晚还特地请教了家严,核实一下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既然你不耻下问,我就再打扰你几分钟吧。

1.关于劳动力占人口比重问题,我和你的看法不同。你认为没有变化,但我认为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因为,在你提供的数据中,1957年到1976年所占比例大约也有5%的增长。二是我原来说的,但可能没有说清楚的,考虑到1976年的人均寿命比1957年自然有很大的提高,那么如果我们画两条坐标曲线,并按比例扣除不能参加劳动的老人和孩子后(注,考虑人寿命和身体健康程度的显著改善,对老人的扣除是不能按你要求的等比例扣除而是按丧失劳动能力的平均年龄进行扣除)我认为1976年坐标曲线的面积要大于1957年坐标曲线的面积,也就是说单位人口中可使用劳动力是在稳定增加的。当然,由于这个坐标曲线我不能够提供,所以就没有再与您进行进一步交流。

但是,就您的观点而言,我认为同样存在几个严重的疏漏。

一是我们知道,中国在1959年就基本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而集体模式下的生产效率按照正常道理是应该远高于小农模式下的生产效率的。作为比照我记得陈云文集中就好像提到东北土改后的生产效率(小农经济)是赶不上土改前地主时代(另一种集体经济)的生产效率的。但是,正如我说,您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的,我们的劳动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为吃到嘴里的猪肉没有显著增加。

二是我们知道,中国在1965年就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机械生产体系(农机部),在文革期间拖拉机的生产数量平均在5-6万台(折算量)每年(这是俺家严告诉俺的,他就是搞这个的)。1979年更是达到了12万台的高度(度娘告诉我的)。如此大机械化的能力理论应该能够解放出更多的人从事精细农业或者养殖业吧?

可是在上述两个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没有猪肉吃。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出有大锅饭的存在呢???????

此外,可能是我感觉出了问题,我感觉您一直在强调化肥和水利工程对中国农业生产的作用。但是,至少是水利工程在文革中期已经有相当的部分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可是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同上面一样,我们是否应该想想问题所在呢。

简单说吧,邓公不是傻子,更不是没有见过世面(毕竟留过洋,坐过新干线)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放弃先进的生产方式不用呢?????无他,民智未开,认识不到也掌握不好先进生产方式,自然也就只好放弃不用了。

先写这么多打扰您了。

家园 我对兄弟的人品和文品都是另眼看待的。

希望今后能够相忘于江湖。

至于您的问题:1.她和她们的区别在于,她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她们有。

2.我始终认为,比烂是小地痞、瘪三等的行为。而我们至少比他们要高那么一点点。

家园 我习惯就事论事,您那个例子是假的,所以我要批

至于您新补充的理由,我觉得和那个例子是不是编造的毫无关系。因为谁也不是事后诸葛亮,谁也不能预测您要补充啥理由。

您新补充的资料我看了,您无非是说粮食增长不够快,所以文革是罪恶的。

那么,俺反问一句,粮食增长应该多快,您就满意了呢?你拿不出一个客观标准,就没资格说不好。因为在逻辑上,绝对的不好是用来发泄的,相对的好坏才是用来谈事情的。

您既然说不够快,自己必须有个标准,否则多快也不够快。对我家而言,那些年的改善就是实实在在的,通了电,用上了橡胶轮胎的独轮车,逐步地从吃最难吃的红高粱变成玉米,又开始部分换成细粮。钢管产量的扩大,把压水井从奢侈品变成了家家都有的日常用品。对于只知道细粮好吃,不知道吃玉米面本身都是天翻地覆的进步的人来说,咋批都行。但正因为咋批都要占理,这种批判自己是从来不拿数据的。没有数据,就永远不会错。

俺给个粮食增长数据吧 从自然灾害结束之后的第三年开始计算,免得你说我起点低。

1978年出的小岗村,即1979年开始包产到户推广。前后各15年的数据。麻烦您自己算算增长率。如何?

不管您怎么喜欢用煽情来说明问题,我这个人就一根筋。用数字说话

数字容易被人打脸,煽情永远不会错。但我这个人就喜欢挑麻烦的方式来办事。您呢?

年份 万立方米

1964 18750

1965 19452.5

1966 21400

1967 21782

1968 20905.5

1969 21097

1970 23995.5

1971 25014

1972 24048

1973 26493.5

1974 27527

1975 28451.5

1976 28630.5

1977 28272.5

1978 30476.5

1979 33211.5

1980 32055.5

1981 32502

1982 35450

1983 38727.5

1984 40730.5

1985 37910.8

1986 39151.2

1987 40297.7

1988 39408.1

1989 40754.9

1990 44624.3

1991 43529.3

1992 44265.8

1993 45648.8

1994 44510.1

补充一下,94年的播种面积比64年大,所以按照单产增长率计算,对改革开放后更不利。但俺就不细究那么多了

至于劳动力数据,您觉得我的数据不准,您可以拿出您自己的数据,或者说认定我的数据是假的,都可以。唯独不能说您对这个数据毫无分析,就说我说的不对。

家园 抱歉,写上一个帖子耽误了一下。

最后,作为文革中回乡劳动,被群众推荐读师范,然后到深山教学点扎根的教师后代。

对于您的长辈,我充分的尊敬,正如我充分的尊敬我的父母一样。因为他们都在为中国默默奉献着。

俺表示,这个煽情的“好”,效果仅限于对那个年代缺乏了解的人

但是这句话,俺只好原物奉还了。因为我所写的人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其中就有俺本人的身影。考虑到俺确实长您几岁(记得炸馆时您是交大在校吧),很难同意俺和俺长辈的真实经历竟然不能超过您从纸面上得来的东西。

举个类似的例子,红四方面军的光荣战绩能够证明张国焘手上的被肃反先烈的血上干净的吗???

家园 您除了没有数据和逻辑外,什么论证方式都齐全了

比如煽情,诡辩什么的。俺列了数字了,您自己去看,不喜欢的话,是修改数字,还是另找证据拍我都行

家园 比烂虽然是烂事,但比煽情要靠谱的多

因为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只有相对的好

你说一个政策,一个经济路线不好。你就必须指出,哪种路线好,好在哪里。如果换了路线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用数字列出来

否则的话,人家比烂,好歹是比了。您只列一个时代的问题,这种煽情是无穷无尽的。

打个比方,煽情就是宗教裁判所,以信仰的名义放火,把人烧的焦黄喷香,只要有个拜上帝的心,SB也能当主教。比烂就是两个讼棍,在法庭上互相吵架,为两个混蛋开脱罪名,尽管我认为讼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但客观上他们比满嘴信仰的宗教裁判所更接近天堂。在欧洲,宗教裁判所一家独大的时候,就是天主教最糜烂,最肮脏,最接近地狱的时候。

乐善:1960

声望:638

2011-07-07 01:11:47

3488500 复 3488436 我对兄弟的人品和文品都是另眼看待的。 1

希望今后能够相忘于江湖。

至于您的问题:1.她和她们的区别在于,她没有选择的自由,而她们有。

2.我始终认为,比烂是小地痞、瘪三等的行为。而我们至少比他们要高那么一点点

家园 督公啊,怎么说呢

数据问题我承认我不如您,所以我停止了与您的讨论。但是您刚刚举的例子,个人认为换成人均的更有说服力。

至于这段

您既然说不够快,自己必须有个标准,否则多快也不够快。对我家而言,那些年的改善就是实实在在的,通了电,用上了橡胶轮胎的独轮车,逐步地从吃最难吃的红高粱变成玉米,又开始部分换成细粮。钢管产量的扩大,把压水井从奢侈品变成了家家都有的日常用品。对于只知道细粮好吃,不知道吃玉米面本身都是天翻地覆的进步的人来说,咋批都行。但正因为咋批都要占理,这种批判自己是从来不拿数据的。没有数据,就永远不会错。

我只能说,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1950年代他是这么干的,1960年代他是这么干的,1970、1980、1990直到现在他还是这么干的。文革中生活的改善是宝,那么前20年和后30年的生活改善就一定是草吗?当有人在为文革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愿意承认其他时间生活改善的真实存在呢?或者像您所说的用数据反映一下(人均数据为好)文革10年独秀于其他50年呢?

另外,在我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文革中,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否的到了改善呢。八亿人民八个戏是否不曾存在呢。或者,进一步,一个人甚至一个儿童仅仅因为出身就获得了原罪成为了精神的奴隶,这是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中所描绘的世界吗?

至于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督公如果能够有时间单独批驳一下俺自然是更加感谢的了。

家园 数据承认没有,逻辑只能说您认为我没有。

红四方面军打胜仗不能证明张老四杀许继慎有理,更不能证明肃反是正确的。

文革中的成绩同样不能证明刘少奇是叛徒、工贼,更不能证明全国人民取得的成绩是四人帮搞文革带的,否则,50年我们就能打败美帝野心狼了,那文革中我们还不得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人啊。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这本身就是逻辑吗。

家园 不要伪造我的观点 是你批文革 不是我捧文革

我只能说,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1950年代他是这么干的,1960年代他是这么干的,1970、1980、1990直到现在他还是这么干的。文革中生活的改善是宝,那么前20年和后30年的生活改善就一定是草吗?当有人在为文革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愿意承认其他时间生活改善的真实存在呢?或者像您所说的用数据反映一下(人均数据为好)文革10年独秀于其他50年呢?

首先,我的数据根本就不限于文革。其次,是你在拿一大堆煽情说文革不好。如果你现在敢给我回复一句“我不认为文革不好,我只是认为其他年代和文革一样好”,我就立刻认输。

如果你坚持说我认为

"文革中生活的改善是宝,那么前20年和后30年的生活改善就一定是草吗?当有人在为文革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愿意承认其他时间生活改善的真实存在呢?"

我认为,这是睁着眼说胡话,赤裸裸的造谣。我的发言一搜便知,过去几年的发言都在。你找出我的原话来。

另外,在我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文革中,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否的到了改善呢。八亿人民八个戏是否不曾存在呢。或者,进一步,一个人甚至一个儿童仅仅因为出身就获得了原罪成为了精神的奴隶,这是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中所描绘的世界吗?

我不知道,因为你继续煽情

家园 数据是逻辑的起点 没数据,逻辑再多也是玄学

数据承认没有,逻辑只能说您认为我没有。 [ 我来也 ] 于:2011-07-07 02:23:07 复:3488531

红四方面军打胜仗不能证明张老四杀许继慎有理,更不能证明肃反是正确的。

文革中的成绩同样不能证明刘少奇是叛徒、工贼,更不能证明全国人民取得的成绩是四人帮搞文革带的,否则,50年我们就能打败美帝野心狼了,那文革中我们还不得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人啊。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真实存在的,这本身就是逻辑吗。

此外,这一段根本没有逻辑。你如果说文革不好,就麻烦你说说,没有文革,会好到什么程度,连这个你都说不出。你凭啥下结论啊。这不是逻辑

这是政治口号,是一种不需要数据和逻辑,只需要政治热情和立场的政治口号。在符合您需求的政治运动中很有用,在bbs上是恶习

家园 挑个小错

年份后面是年总产量

下面纯属歪题

仔细看看上面的粮食产量,可以发现里面涉及到6个年份走势异常67,68,69年,72年,76,77年。这几年是什么原因?

其实80年代GDP折合成美元也是大起大落。86年还不如80年的GDP值。又是什么原因? (这里我问的是币值贬值以外的原因。)

这两个问题想问很久了,刚好看到有个相关话题,抛出来问问人。

下面贴个历年GDP数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督公啊,仅仅是煽情这么简单吗?

比烂虽然是烂事,但比煽情要靠谱的多

请问督公您能够告诉我这里面的那一件事是没有真实发生的?

或者请您告诉我这里面的那一件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发生的呢?

否则,能否告诉我煽情究竟煽在了那里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