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余秋雨的几点猫腻 -- 曹仲德

共:💬18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余秋雨的几点猫腻

读过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人,在深深折服于其汪洋恣肆的文笔的同时,也很难不对被他通过这种文笔所表达的历史观民族观所影响。这也是当代的一个普遍问题,通过散文,杂文,甚至电视剧表达的历史远远要比面目可憎的纯历史性书籍受欢迎。

我也是余秋雨的忠实读者,一两年前曾满天地的找余秋雨散文读了个遍,〈一个王朝的背影〉大概读了不下三次,深为其行文所折服。后来注意到一段说康熙时修〈明史〉的,“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明实录》如实编定”。这里所说的万斯同是浙东史派的扛鼎人物之一,是著名明朝遗民,一生自称“布衣万斯同”表示不仕清朝,死后墓碑上的对联都是“班马三椽笔,乾坤一布衣”。康熙十八年徐元文为明史总裁,举荐万斯同入史局,万斯同不就,是以徐元文门客身份在徐元文家中参与〈明史〉修订的。当时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万斯同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身份参与修撰〈明史〉十九年之久,遗民立场是很明白的。

我读到这的时候,略觉余秋雨把万斯同和当朝官员徐元长张玉书并列而称为“康熙任命”,是不很妥当的,而徐元文、张玉书也似乎并不能称为”大历史学家“,但转念一想,散文这东西本来就不是非常讲求精确的,所以没继续想下去,但最近注意到的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

最近因为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缘故偶翻〈清史稿〉黄宗羲传,结果又发现余秋雨在同一段文字中,对他也有一处主观性很强的误引,

“未几,方蔼奉诏同掌院学士徐元文监修明史,将徵之备顾问,督抚以礼来聘,又辞之。朝论必不可致,请敕下浙抚钞其所著书关史事者送入京,其子百家得预参史局事。”(〈清史稿〉)

余秋雨怎么说的呢:

“与李锸相比,黄宗羲是大人物了,康熙更是礼仪有加,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一个王朝的背影〉)。

大家发现区别了么,〈清史稿〉说叶方蔼请黄宗羲出来协助修撰〈明史〉,结果没有成功,只好请康熙下旨把黄宗羲著作里面关于历史的部分钞下来送京师,用作编撰〈明史〉的参考。在余秋雨的笔下,下诏钞书的目的变成康熙自己准备研读的了,这样小小一变,遂成为前文“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汉文化的热忱”的有力呼应,和上下文切合得严丝合缝。

黄宗羲这事使我有了些很不好的预感,找出同一段中另外开列的傅山和李锸,一一查对清史稿中相应部分后,这个预感不幸被证实了。

“没想到二十五年后,五十余岁的康熙西巡时还记得这位强硬的学人,召见他,他没有应召,但心里毕竟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派儿子李慎言作代表应召,并送自己的两部著作《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给康熙。这件事带有一定的象征性,表示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一个王朝的背影〉)

而〈清史稿〉原文为“四十二年,圣祖西巡,召锸见,时锸已衰老,遣子慎言诣行在陈情,以所著四书反身录、二曲集奏进。上特赐御书“操志高洁”以奖之。”

看看,李锸派儿子去见康熙,不是余秋雨说的“应召”,而是“陈情”,陈述什么情由呢,自然是自己老病不能应召,对此康熙也不能勉强,只好赐御书“操志高洁”褒奖他的矫然不群,借以收买人心。从这来看,较之年轻时绝食也不应考的激扬之行,李锸对清朝廷的不合作方式已经转为平和,但是”对康熙心里过不去“或者”觉得自己的儿子可以过上好日子“,”和清廷和解了“云云的话,那是没有的。

在这里,余秋雨展示了作为历史散文大师的非凡技巧,他引了三个例子讲康熙之后讲明遗民对康熙文化生态上的开始认同,有两个中间都是有歧误,这两点歧误都很小,小到很少有人能发现,但不多不少,恰恰配合了全文的需要。

历史散文的后学者们,可从这里面悟到了一点诀窍?

附一:〈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的相关部分

但是,事情到康熙那儿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文人们依然像朱耷笔下的秃鹫,以“天地为之一寒”的冷眼看着朝廷,而朝廷却奇怪地流泻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汉文化的热忱。开始大家以为是一种笼络人心的策略,但从康熙身上看好像不完全是。他在讨伐吴三桂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把下令各级官员以“崇儒重道”为目的,朝廷推荐“学问兼优、文词卓越”的士子,由他亲自主考录用,称作“博学鸿词科”。这次被保荐、征召的共一百四十三人,后来录取了五十人。其中有傅山、李[禺页]等人被推荐了却宁死不应考。傅山被人推荐后又被强抬进北京,他见到“大清门”三字便滚倒在地,两泪直流,如此行动康熙不仅不怪罪反而免他考试,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他回乡后不准别人以“中书舍人”称他,但这个时候说他对康熙本人还有多大仇恨,大概谈不上了。

  李[禺页]也是如此,受到推荐后称病拒考,被人抬到省城后竟以绝食相抗,别人只得作罢。这事发生在康熙十七年,康熙本人二十六岁,没想到二十五年后,五十余岁的康熙西巡时还记得这位强硬的学人,召见他,他没有应召,但心里毕竟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派儿子李慎言作代表应召,并送自己的两部著作《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给康熙。这件事带有一定的象征性,表示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

  与李锸相比,黄宗羲是大人物了,康熙更是礼仪有加,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这一来,黄宗羲也不能不有所感动,与李[禺页]一样,自己出面终究不便,由儿子代理,黄宗羲让自己的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康熙交下的修《明史》的任务。你看,即便是原先与清廷不共戴天黄宗羲、李锸他们,也觉得儿子一辈可以在康熙手下好生过日子了。这不是变节,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开始认同。既然康熙对汉文化认同的那么诚恳,汉族文人为什么就完全不能与他认同呢?政治军事,不过是文化的外表罢了。

  黄宗羲不是让儿子参加康熙下令编写的《明史》吗?编《明史》这事给汉族知识界震动不小。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明实录》如实编定,说“他书或以文章见长,独修史宜直书实事”。他还多次要大家仔细研究明代晚期破败的教训,引以为戒。汉族知识化界要反清复明,而清廷君主竟然亲自领导着汉族的历史学家在冷静研究明代了,这种研究又高于反清复明者的思考水平,那么,对峙也就不能不渐渐化解了。《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

附录二:〈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漏勺一览

  

(一)“他亲自批点《资治通鉴纲目大全》,与一批著名的理学家进行水平不低的学术探讨”

这里把《资治通鉴纲目》和《纲目大全》两本书连成了一本

(二)“并且大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

康熙编的是〈康熙会典〉,〈大清会典〉的一部分

(三)“有的已经译成汉文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如《几何原理》前六卷他又命人译成满文”

那本书名字叫〈几何原本〉

(四)“但当清军起事,朝廷束手无策时问他要钱,他也死不肯拿出来,最后拿出一个无济于事的小零头,竟然都是因窖藏太久变黑发霉、腐蚀得不能见天日的银子!”

这个太夸张了吧,银子都会变霉腐蚀?

(五)“他在讨伐吴三桂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把下令各级官员以“崇儒重道”为目的,朝廷推荐“学问兼优、文词卓越”的士子,由他亲自主考录用,称作“博学鸿词科”。”

这个叫”博学鸿儒“

(六)“李[禺页]也是如此,受到推荐后称病拒考,被人抬到省城后竟以绝食相抗,别人只得作罢。这事发生在康熙十七年,康熙本人二十六岁,没想到二十五年后,五十余岁的康熙西巡时还记得这位强硬的学人,召见他,他没有应召,但心里毕竟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派儿子李慎言作代表应召,并送自己的两部著作《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给康熙。这件事带有一定的象征性,表示最有抵触的汉族知识分子也开始与康熙和解了”。

正文已详

(七)“与李锸相比,黄宗羲是大人物了,康熙更是礼仪有加,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

正文已详

(八)“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明实录》如实编定”

正文已详

(九)“但他的主要心思却放在边疆征战上……但我细看碑文之后却产生一个强烈的感觉:有的仗迫不得已,打打也可以,但多数边境战争的必要性深可怀疑。需要打得这么大吗?需要反复那么多次吗?需要这样强横地来对待邻居们吗?需要杀得如此残酷吗?”

乾隆的“十全武功”几乎没有一件可以称作边境战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