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衲子说因果 -- 衲子

共:💬65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华兄请进

"现实意义上历史上的故事更多。尤其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几乎成为意识形态的年代。结果并不好。"

请举例说明. 虽然尚佛的朝代未能尽善(亦有兵燹, 如梁武帝), 但其人民总体上的安居乐业比中国历朝的平均水平还是要好出许多.

比如唐宋时中国国力强盛, 也正是佛法兴盛的年代.

印度至今还有种姓问题(婆罗门/印度教的遗产)的困扰, 正是由于其佛教衰亡了. 佛教讲究"平等, 慈悲(i.e.,博爱)", 这比当时社会的思想不知进步了多少. 当今的中国, "平等, 慈悲"这两条深入人心了吗?

"那既然不具备真正积极意义上的现实意义。"

愚以为, 佛教(就算不谈其修证的效验)对当今社会仍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譬如, 如果人人明白佛理, 附佛外道将不再有欺骗性. 整体社会风气亦将大为好转--人民将更有爱心, 少有贪心, 少有作奸犯科, 社会成本将大大降低, 因此经济更能健康发展.

"少造庙多造小学"

造庙与造小学并不矛盾, 就象发射神舟飞船与造小学不矛盾一样. 在优化一个系统时, 不应该先冻住其余 而只优化一个参数, 而应该所有参数一起优化(比如, 梯度下降法), 这样才更有效, 优化得更快.

下文摘自<<虚云和尚年谱>>

------------------------

宣统三年辛亥 七十二岁

...

。(三)公迎藏经回滇。恭敬布化。地方官吏士民。日益钦仰。贩夫妇孺莫不知有虚云老和尚者。辛亥革命。清帝逊位。各省逐僧毁寺。风动一时。时滇省掌新军兵柄者为协统李根源。恶诸方僧徒不守戒律。将亲督队伍赴诸山逐僧拆寺。又忖公以一穷和尚。何以得民心如此其盛。必有怪事。指名捕之。祸将不测。诸寺僧皆逃窜。即公寺内僧百余人。亦皆惶惧。有劝公避者。公曰。‘诸君欲去则去耳。如属业报。避何益。以身殉佛耳。’众遂不去。数日后。李协统根源果率兵入山。驻军悉檀寺。毁金顶鸡足大王铜像。及佛殿。诸天殿。公以事急矣。乃独自下山。诣军门。出名刺请谒。守兵及阍者识公。告以速逃。祸将及。抵死不为通。公不顾。迳入。见李根源与前四川布政使赵藩同坐殿内。公前致礼。李不顾。赵与公有旧。劳之。问公从来。公陈述惟谨。时李怒形于色。厉声问曰。‘佛教何用。有何益。’公曰。‘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语其初基。则为善去恶。......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宁。而天下太平。’李色稍霁。又问曰。‘要这泥塑木雕作么。空费钱财。’公曰。‘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无敬畏。将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祸乱以成。即以世俗言。尼山塑圣。丁兰刻木。中国各宗族祠堂。以及东西各国之铜像等。亦不过令人心有所归。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议。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李略现悦容。呼左右具茶点来。李又曰。‘奚如和尚勿能作好事。反作许多怪事。成为国家废物。’公曰。‘和尚是通称。有圣凡之别。不能见一二不肖僧。而弃全僧。岂因一二不肖秀才。而骂孔子。即今先生统领兵弁。虽军纪严明。其亦一一皆如先生之聪明正直乎。海不弃鱼虾。所以为大。佛法以性为海。无所不容。僧秉佛化。护持三宝。潜移默化。其用弥彰。非全废物也。’李色喜。与公再谈。俄而笑逐频开。俄而府首致敬。于是留公晚斋。秉烛深谈。由因果分明。说到业网交织。由业果因缘。说到世界相续。众生相续。言愈畅而理愈深。李时以温语接公。时以容貌礼公。卒乃喟然太息曰。‘佛法广大如此。吾已杀僧毁寺。业重矣。奈何。’公曰。‘此一时风气使然。非公之过。愿以后极力保护。则功德莫大矣。’李公大悦。翌日。即移住祝圣寺。随公杂众僧中。蔬食数日。是时山中忽大现金光。自山顶至山麓。草木皆作黄金色。相传山中有三种光。一佛光。二银光。三金光。佛光连年皆有。银光与金光则自开山以来。仅数现耳。李益感动。执弟子礼。请公为鸡山总住持。乃引兵去。是役也。非公至道苦行。岂易转其念于刹那间哉。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