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民主和集权问题 -- 慧诚

共:💬526 🌺4429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换一种思考方向,会非常不同

有关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键性分歧,在于看待事物的动态性和静态性。

从我们今天已熟知的西方文化出发,静态分析遍及我们周遭的一切,即便是所谓的“动态”,事实上也是可以被拆分为静态的。静态的事物总是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分析得一清二楚的,故而西方人永远都在追求一种穷极可能的“精确”与“精致”,在现代工业化或科学界,体现为极度的数字化,而在人文社会领域,则追求一种尽可能完美的制度化。因此各种哲学哲思,各种学说假说,全部都事无巨细地去追究各种边边角角的可能性,以此达到“一切尽在掌握”。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这种静态思维化具备足够的优越性,他能让白痴也可以对照着各类“说明书”成为各种“专家”“学者”“医生”等等等等,于是一直制约农耕时代的人才短板被迅速抹平,社会由此飞速发展。纯就“工业化”本身来说,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物,古代波斯,秦朝都搞过游牧和农耕版的工业化,不能带来社会巨变的缘故,与传承性差关系很大,组织模式和科学技术都很容易失传,而传承的关键自然就是教育和人才储备。古代中国在教育和人才储备上一直领先于西方,直到明清后,老本才吃光。

只是当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静态思维的弊端也终于开始显现了。科学技术也有个极限,究竟是人为科技服务还是科技为人服务,以静态思维来考虑,那么就需要判断一个时间点或百分比,即什么时候开始以人为科技服务为主,然后又持续到何时,以期达到科技反馈人类的目的,而这其中,又以多大强度地服务效果最佳?可以想见,对于一个基本无法预知的“未来科技世界”,怎么可能出具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来说服所有人。如果没有网络,那么工业社会的统治者大可继续西方深入骨髓里的歧视性教育政策,让大部分普通人“输在起跑线”上,来达到胁迫所有人走自己估计的那个“完美路线图”。网络时代,真知灼见比比皆是,教育垄断和信息控制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于是静态思维自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不可能扔出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这个世界的“人”太多了,根本控制不住,想让多数人变成印度版的“双足羊”,难度太高。

那么什么是动态思维呢?这个问题很大,可能需要很大的篇幅,估摸着年后会写。中华文化,以西方的静态思维分析,那是很容易分析透的,可是换成动态的内核,自然也就别有洞天。一句话,动态思维不需要标准答案。

通宝推:苦药汤子在美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