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大家看没方舟子和韩寒的笔战?老方想倒神啊 -- 南云北望

共:💬762 🌺4328 🌵24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十四史理论上一年是读得完的

大约3700万字,一天读10万字(按200页估计)。一个有史学功底的人,一分钟可以读250字,那么一天读400分钟,中间休息20分钟,420分钟(7个小时)可以读10万字。

古代有成就的官僚/学者一般是年青时花5-6年读完24史,因为不仅要读懂,还要整明白,这就不容易了。不说别的,光《出师表》中一句最普普通通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字面意思很直白,但要整明白为什么汉末皇帝有“亲小人、远贤臣”的癖好,那就得至少前扯100多年了,差不多增加200万字的阅读量了。

即便如此,引用典故的时候还要去查阅。咸丰皇帝架崩后,肃顺定的新皇年号是祺祥(后来改为同治)。据说胡林翼没查书就随口就说出自《宋史·乐志》中“不涸不童,诞降祺祥”,让曾国藩这样的大学问家都佩服不已,因为他的幕僚查了很久才查出这个典故。

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过于神话24史。如果只是出于兴趣读书,则没有那么高要求。主席戎马治国之中,《资治通鉴》阅读、圈点了17遍。写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是从初中开始读二十四史。

然而,我相信韩寒没有读完二十四史。读完二十四史,文风、做事都会受影响。喜欢毛笔的史学青年还是比用“考试铅笔”的文学青年还是靠谱很多的。你见过几个史学青年让左右两派都不待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