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事 -- 蚂蚱腿子

共:💬38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一篇相关的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6/yuanmingyuan15.txt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环保人士”李皓博士是否真正了解圆明园的情况?!

作者:sisy

  首先说明,我的研究课题正与圆明园有关,因此我对圆明园实地关注和考察

历时两年多,绝不是李博士的“最近在圆明园泡了几天”。因此我对其提出的一

些不确之处不得不发表看法。

  1。圆明园水深问题。李是“翻阅了大量资料后找到了1744年宫廷画师沈源、

唐岱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而我和我的老师查阅过至少3种以上版本

的四十景图,这一两年中更是天天相对,因此我想指出:这套图绝不是照相式的,

而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形式。因此在配景的描绘上,不可完全相信;相反,最可以

相信的历史档案,为什么李却不去核查呢?在乾隆朝档案中,明确记载了圆明园

中使用的一艘船长30多米,宽4.8米(原书采用营造尺记载,为方便读者理解在

此折合为米),请问这样的大船在0.8米左右的水深能够划行吗?更后况后期档

案中明确记载了前湖水深为2米多。而且水面更大的福海在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

赛龙舟。请问这是浅水能划船么?显然李博士认为也不可能,否则就不会说“工

地正在做的是要让这近2000亩水域能全部通行游船”。

  2。历史游览方式问题。圆明园是历史园林,历史概念不可不重要。李博士

大概不知道,或者不感兴趣,历史上的圆明园有没有水上交通路线。事实上,历

史上圆明园不但有,而且水上交通才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从乾隆21年档案可以看

出,当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居住的150多天里,出游夏天乘船,冬天乘冰床,偶

尔才乘轿。所以认为圆明园放水行船违背历史原貌是完全错误的。

  3。1981年的圆明园。李博士提出了一份“1981年对圆明园近2000亩水域的

调查结果”。对此我建议李博士先去找找圆明园历史书来看看,从1860年毁坏后

到1981年之间,圆明园发生过多少变化,如果说军阀盗卖还只是损失了可移动文

物,那么50、60年代大量居民的进驻,挖山填湖、植树造田则很大的改变了山水

面貌。因此,拿着被改造后的数据大谈有多少水田,岂不是一个很大的笑话?请

问50、60年代造成的圆明园垃圾堆积如山、山水结构破碎的状况,是圆明园么?

或者是被保护的圆明园遗址么?

  4。湖底与溪流都被挖深的问题。这跟上点一样,在百余年的不断堆积下,

圆明园堆积了很多垃圾,这一点到过圆明园考古挖掘现场的人都有目共睹,正是

通过挖掘才找到了原来的湖底和驳岸的位置。关于这一点,我想李博士应该先拿

到考古挖掘资料再判断。同样,通过考古挖掘找到的湖底深度,也与李博士的推

断是不相符的。

  5。历史园林的文化教育意义问题。遗址可以教育人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历

史信息如何传达给被教育者则是一个大问题。圆明园是不是只有西洋楼,答案当

然不是。可是没有经过整治的区域是什么情况呢――没有水面,杂草乱树丛生,

认不出任何历史信息,看到的是一片郊野气息。如果说这种气息存留于一片小区

域倒不失发怀古之幽情,问题是几千亩的大面积都是这种景象的话,作为参观者

的民众会怎么看?能找到沧桑感么?他能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什么么?我刚开始圆

明园研究时,走进这片区域都茫然不解,我们能了解到曾经的美丽然后引发今天

的痛惜么?如果经过整理,能让游客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领略到曾经的意境,然

后看到断壁残垣与景观的强烈对比,通过清晰的展示说明,得到的肯定比只看

“满目荒草”要来得深刻和丰富!

  6。中水的问题。我没有研究过不敢乱发言。但是听到水文专家、生态专家

提过很实际的不利条件。具体的希望有关专家出来释疑。

  7。科学的态度。很多概念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用错了对象自然就不会

正确。所谓研究案例的具体性和确定性。因此,希望有关专家能够先去认识圆明

园,再谈圆明园问题。否则再好的理论和意愿,不符合圆明园的实际情况,也不

过笑谈尔!

每年需水900万立方米依据何在

水并非圆明园须做防渗的关键

中国青年报2005年04月20日

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听证会已经过去一周,参加听证会

的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的李皓博士至今还在遗憾,当时没有让圆明园

管理部门明确“圆明园究竟需要多少水”。

  缺水是圆明园管理处在湖底铺设防渗膜最理直气壮的理由。按圆明园管理处

曾经发给媒体的“答记者问”:“圆明园开放区湖底年渗漏量近700万立方米”。

圆明园管理处强调,防渗工程是为了恢复古圆明园的“山形水系”而必须做的,

他们每年需要900万立方米的水才能让园内近2000亩(123万平方米)的水域常年

保持1.5米的平均水深。

  李皓质疑的是,圆明园究竟需要多少水?圆明园为什么要让园内近2000亩的

水域常年保持1.5米的平均水深?

  她翻阅了大量资料后找到了1744年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的《圆明园四十

景图咏》,发现图中古代圆明园的水域有很大比例是浅水型湿地,水深在0.2至

0.8米。李皓说,她判断水深不可能超过1米,是因为古画中有大面积的石滩区、

荷花区、稻田和芦苇区,芦苇等植物生长在浅水域。由此可推算出古圆明园实际

水容量约为98万立方米。

  另外,1981年对圆明园近2000亩水域的调查结果显示,圆明园内有水田1400

余亩,苇塘360余亩,水区70余亩,这些数据也说明了历史上圆明园水域中的浅

水型湿地占75%以上。

  对于圆明园管理处关于“圆明园开放区湖底年渗漏量近700万立方米”的说法,

李皓和她的同事最近在圆明园泡了几天,又请教了地质专家。地质专家的说法是,

圆明园大部分水域底部有较厚的淤泥层,这个淤泥层本身就有很好的防渗作用,

因此可推算其平均渗漏量每天不会超过5毫米,由此计算出圆明园水域的年渗漏

量不应超过225万立方米。

  再有,北京地区的年蒸发量是1800至2000毫米,由此计算出圆明园水域年蒸

发平均量是233万立方米。把水容量、渗漏量和蒸发量相加,就算保持圆明园水

域常年有水并达到清朝时的水系景观,其最高需水量约为560万立方米,这比圆

明园管理处提出的900万立方米少340万立方米。

  据了解,北京市水务局每年能提供给圆明园的环境用水为150万立方米。李皓

说,如果按北京年降水量为500毫米计算,123万平方米的圆明园水域每年自身能

得的雨水为60万立方米。另外,按照北京市水务局的说法,圆明园附近有肖家河

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产生1万多立方米中水,如果考虑将此中水提供给圆明园,

每年圆明园能得到的中水量可达360万立方米。这3方面水源量的总数相加为570

万立方米,比圆明园的最高需水量560万立方米要多。

  由此,李皓表示,要保护圆明园的生态,水不是问题。

  第一个向公众披露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张正春今天对记者说,他了解到,

圆明园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曾经联系过圆明园管理处,希望把中水输送给圆明园作

景观用水,但建议没被采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王如松说,一方面圆明园湿地嗷嗷待

哺,另一方面近在咫尺的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天40万吨处理后的水,以及肖家河污

水处理厂每天2万至4万吨深度处理后的水都白白流掉,而生态工程师们却眼睁睁

看着圆明园的湿地净化功能,不能为净化中水、活化首都水系作贡献而望园兴叹。

  为什么圆明园管理处说需水量是900万立方米?

  李皓说,实地考察一下圆明园防渗工地就能看到,那里正在新建多个大型码

头,所有湖底与溪流都被挖深了,堤岸被硬化了,工地正在做的是要让这近2000

亩水域能全部通行游船,这才是圆明园管理处多要340万方水的真实原因。

  李皓认为,圆明园管理处拒绝使用中水,是因为中水一般不供划船区使用。

  这些事实显示,圆明园管理处感兴趣的并不是为圆明园解决生态用水。这项

耗工极大的防渗工程,其设计和施工目的是要把圆明园近2000亩水域建成只为人

提供娱乐服务,可以开快艇的大面积水上公园。

(XYS200504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