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吐蕃玄怪录》之《3、战争》 -- 京华烟云AMIP

共:💬13 🌺9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吐蕃玄怪录》之《3、战争》

《引子》(点击阅读)

《1、使者》(点击阅读)

《2、刺客》(点击阅读)

3、战争

咸亨元年四月,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众十余万以讨之,军至大非川,为吐蕃大将论钦陵所败……”

——《旧唐书.吐蕃传》

那是在二十余年前,青海湖畔血与火的大非川(注1)。

……破车,木板,草袋,死马甚至战友尸体临时垒成的防线后面,濒临崩溃的唐军仍在坚持,但抵抗的意志已经越来越微弱,这些早已食不果腹的人们正承受着吐蕃铁骑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但他们在占尽优势的敌人面前早已无计可施。绝望的将军们,只能和越来越少的部下如困兽一样,在尸山血海中拼命挣扎,以生命为代价拖延着全军崩溃一刻的最后到来。

当年轻的吐蕃统帅噶尔钦陵抱着自己幼小的儿子莽布支,策马走上山顶时,唐军的抵抗已经彻底崩溃。随着占据数量上绝对优势的吐蕃人冲破防线,并很快将敌人分割包围,残存的数千名唐军只能被迫分成一个个小群各自为战,随后又不出所料地一个个倒在吐蕃军长矛、利箭以及石弹下……

按照唐人的时间来计算,不出两个时辰,开满鲜花的大非川草原便被鲜血浸透,随着小雨稀稀拉拉的下了起来,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弥漫的血雾中,最后只剩下三名孤零零的唐将,而他们是吐蕃人故意留下来打算活捉请功的。

“你见左首使槊的那名唐将,上身故意不披铠甲,出手也一味进攻毫不防御,如果不是我们的士兵要留活的因而不下杀手,只怕他早就没命了。我的儿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见莽布支似懂非懂,钦陵笑了笑:

“这是因为他早已万念俱灰一心求死,此人想必就是敌军副将郭待封。据俘虏说,此战就是因为郭待封故意不听主将军令,没有仔细保护辎重,反而擅自行动试图抢功,最后被我军一战击溃,唐军也损失了所有粮草,终于彻底陷入死地。

“所以真要说起来,这个郭待封只怕是我军取胜的第一功臣呢!他即使能活着回去,恐怕也难逃唐人皇帝严惩,因此宁肯战死在这里,起码还能博个好名声。”

钦陵又指向中央的唐将:

“你看他须发都已斑白,这三人中数他年纪最大,但所杀的敌人却最多,这一个会儿工夫只怕我军已有不下十人丧命于其手下。

“儿子,注意这名老将的兵器,那竟然是一把铁戟!要知道戟在唐军只出现在仪仗中,早已不做为武器使用,但他那支铁戟长达两庹(注2),只怕有两三克(注3)重。

“你再看那铁戟刃口上面,早已经积了厚厚一层血,显然是实战用的兵器。当今使戟的将军相当稀少,如果我猜得对,此人想必就是唐人著名勇士,主将薛仁贵了。”

“二哥猜得不错,那厮果然就是薛仁贵。”旁边一名吐蕃将军接口道。这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浓眉大眼,躯体如山般高大,倒衬托出身上那副本来已是最大号的甲胄紧得寒碜。他胯下的战马也是壮硕无比,甚至比牦牛还要大出一圈,马鞍上横着一支粗大的铁枪。

那兵器与其说是枪,还不如说是棒更恰当,只见碗口粗细、旗杆长短的铁棍上插着一个肘许长的巨大枪头,重量比薛仁贵的大戟有过之无不及,但在主人手中却拿得甚是轻松。此人正是噶尔钦陵的弟弟,也就是莽布支的四叔、吐蕃第一力士噶尔赞颇。

兄弟两人继续指点着最后的战场,可当时只有几岁的莽布支根本听不懂父亲和叔叔的话,他更感兴趣的是最右首的那个唐朝将军,这不仅仅因为他身材高大,更因为他特殊的容貌,让小莽布支大感新奇。

只见此人披头散发,而那头发竟然是金黄色的,发梢带着鲜血和雨滴,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诡异的弧线。他高高的鼻梁深深的眼窝,鼻子像鹰嘴一样向下弯曲,长相既迥异于身旁的两名唐军伙伴,也完全不同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这不正是壁画上鬼的形象吗,莫非传说中的恶鬼真的降临到了人间?

莽布支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在他的小小心灵中,唐军似乎一直都是凶神恶煞般的恶鬼形像。不止莽布支这么想,在当时吐蕃人的印象里,唐军都是恶魔保佑的军队,据说这些人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即使最伟大的赞普松赞干布也无法奈何他们,最后不得不讲和。

当这次唐军将要进攻吐蕃的消息传来后,都城逻些也就是今天的拉萨一片悲鸣,人类怎么可能与魔鬼抗衡呢?莽布支还记得,许多贵族都哀伤到哭泣,他们纷纷收拾起财物准备搬家,一些人甚至还焚烧了自己的房子,因为他们相信恶魔般的唐军迟早会杀进逻些,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财产留给敌人。如果不是莽布支的父亲钦陵最后力排众议,说服哥哥吐蕃大相聂多布决心迎战,恐怕吐蕃朝廷此时早已经把都城迁到遥远的象雄(今西藏阿里)了。

关于西藏传说中唐军杀入拉萨一事,见于后世藏族史书,有藏史甚至写道,唐军攻克拉萨后大肆劫掠,甚至焚毁了大昭寺,这显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因为终唐一朝,唐军从来没有进过西藏本土。但当时的吐蕃人很可能确实有此谣言,祖先将心中的阴影流传给了后代。

……更让莽布支惊奇的是,尽管距离不算近,但他仍能发现那人竟然长着一双蓝眼睛,让他想起了传说中蔚蓝的大海。莽布支自然没有去过海,不过此前吐蕃许多出使大唐或印度的使臣都见过大海,他们口中那无边无际的蔚蓝一直让幼小的莽布支颇为向往。

只是,此时这个张着蓝眼睛的人眼中却全是绝望,他的头盔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头上那散乱的长发在狂风中来回飘舞,回荡出一片片黄金般的光泽。与头发颜色相似,他披着一身金色的铠甲,甲片早已经溅满了鲜血,但裸露在铠甲外的皮肤却是白得吓人。这个金发人浑身是血,疯狂地挥舞着两柄弯刀,刀光闪处吐蕃士兵一片片倒下,仿佛一支支正被收割的青稞穗。

见侄子看得入了神,叔叔赞颇从哥哥怀中一把抱过小莽布支。孩子得知,他关注的金发唐将原来名叫阿史那道真,应该是个突厥人,因此相貌才与唐人差别很大。此时的唐朝早已经征服了塞外草原曾经的霸主突厥汗国,许多突厥人归附了并加入了唐军,即使突厥人原来的王族阿史那家族,也有不少人甘愿为唐朝效力,所以赞颇认为这名突厥将军的出现并不稀奇。

(不要问我突厥人为什么金发蓝眼,这么写只是为了向某只鹿的大作<贞观妖孽>致敬。)

“派个翻译下去告诉他们,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赶快归降了吧。”看到战场上的惨状,钦陵摇了摇头,他转身对一个部将道,“告诉他们,吐蕃人会善待他们的,我保证他们都可保住性命。”

但薛仁贵的答复却相当硬气,他相当明确地拒绝了劝降,说真正的男人就应该死在战场上并由马皮裹着尸体回家,不仅如此,幸存的三名唐将还向敌人提出了挑战,要求与吐蕃将军进行一对一决斗,他们宣称只有这样赢了的人才是好汉。

让粗通汉语的吐蕃使者感到疑惑的是,劝降期间,薛仁贵口中一直喃喃自语,说的都是文绉绉的汉语:“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不知所指何意。

“原来他认为遭到了铁勒鬼魂的报应啊!”见众人不解,钦陵告诉大家,当年薛仁贵曾率军战胜了天山附近的九姓铁勒部落,对方有十多万人投降,可薛仁贵害怕这些俘虏日后再反,为了杜绝后患,竟然把这么多人全都坑杀!

但是,唐人一直有个“杀降不祥”的古老传统,屠杀俘虏的名将无论建立了多么大的功勋,最后都会因这种不仁的行为遭到神灵的报应。薛仁贵这时候宣称天意弄人却又不明说,指的应该就是此事,而邓艾则是古代中原一个被杀的将军,看来唐将已经有了战死的觉悟。

“报应啊报应,九姓的死人们正在等他们呢!”赞颇大笑道,“都败成这样了,他们还做梦着要一对一决斗呢,想得倒美,一阵乱箭就能把他们全都解决!”部将们纷纷附和,都一起笑了起来。

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钦陵竟然也笑着对自己大山一样魁梧的弟弟说:“赞颇,你过去对上一阵吧,如果他们真能单打独斗赢了你,我就放他们走!”

请继续期待下篇《决斗》

注1:大非川的具体地点至今仍众说纷纭,起码有六种说法,一是青海海西柴达木河;二是青海湖旁的布哈河;三是青海共和县西南的切吉平原;四是惠云河,也就是《大清一统志》的盐河;五是共和县的苦海子草原;六是大坝河草原,即共和县切吉以南的黄清河与青根河合流一带。

注2:“庹”为吐蕃长度单位,按照吐蕃度量衡,12指为1卡,2卡为1肘,4肘为1庹即相当于平伸两臂的长度,2庹大致为现在的3米多。

注3:“克”为吐蕃重量单位,主要用于青稞等粮食计重,按照吐蕃度量衡,两大粒青稞、两小粒青稞、两中粒青稞的总重量为一厘,二十厘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四两为一秤,二十秤即八十两为一克。一克大约相当现在的25~28市斤。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老醋花生,胡一刀,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