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个人经历谈下朱相 -- 五福

共:💬213 🌺1215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国企倒闭的事,俺曾经和忙总深入讨论过,这里给楼主一个参考

哎,是前年事了,当时忙总还在河里,真是逝去的好时光啊。

这里总结一下忙总的说法,给楼主一个参考。

楼主主要是在谈日常运营和管理的内容,但是当时我不懂这个,和忙总聊的主要是宏观环境。也算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吧。

忙总观点如下:

政府有破产指标,是从国务院领导一级级往下压的,地方政府没办法,只能挑选规模大,负债多的企业破产,以满足上级指标,其实企业如果去救,是能救活的。甚至包括许多盈利的企业,不需要破产的企业也都被牺牲掉了。

忙总本人经历的企业基本都是建国以来就不盈利的,因为他们产品是计划调出,原料计划调入,工资国家划拨,而折旧大修理基金无偿上交。所以实际上并无独立核算概念。

国企大规模亏损来自几个原因:80年代末期大规模技改,当时美元汇率1:3,是拨款,后来改为贷款,汇率改为1:10左右,利息巨大,财务费用占企业费用90%以上。

第二就是被改革强行推向市场,自产自销,国有企业成本太高,无法与民营企业竞争(除了财务费用大外,离退休人员巨大,基本是1:2,甚至1:1,此外还有社会职能:学校,医院,剧院,电视台等等所有城市应该有的东西),所以丢掉市场,被迫停产,进入恶性循环。

例如忙总接管的一个企业完全是被技改的汇率变化拖垮的。88年从意大利引进关键工段设备和奥地利引进热处理工段设备,当时折合美元2000万左右,当时汇率1:3左右,本来从银行贷款6000多万人民币就可解决问题。但是当时是转贷,没有换成人民币贷款,每年还本付息300万美元左右,按88年汇率,也就每年900多万人民币。到1994年,黑市美元汇率是1:10,(而企业如果没有出口创汇,就没有牌价外汇指标,只能黑市购买,美其名曰双轨制)这时就需要3000万人民币才能还本付息。结果企业推向市场后,产品成本太高,缺乏竞争力,年年拖欠本息,利滚利,到我96年接管时,这笔技改转贷款已经从当时的账面负债6000万人民币,本息积累到3.5亿人民币左右(当时贷款利息之高,监建国以来所仅见),不得不接受我们接管,债转股,变成我们控股51%,而这个企业资产为21亿左右。

补充:

俺认为80年代末风波过后,整体经济过热,随后在90年代中期剧烈紧缩,这就相当于08年美联储不但不放水救市,反而把利率提高到20%,不但不拉抬美元汇率,反而把美元一贬到底,结果必然会导致美国银行大量破产,美国企业大量倒闭。

显而易见,美国政府的救市策略是正确的,问题是当时中国政府的操作完全和前几年美国政府的操作相反,必然会引发国企的倒闭潮,而银行虽然保住了,也积累了大量坏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