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1君子与圣人 1君子与小人 -- 桥上
(二)封土内周人贵族家族之形成
克商以后随着封建制的推行,以姬姓周族为主干的周民族本身亦大致分化成两部分:一部分随从受封的贵族离开西土,成为新建诸侯国的统治基础;一部分则附属于被任命为王朝卿士的贵族,以西土故都为中心就地扩张,开创了所谓西周王畿地区之版图。封建本身如上所述,有重要政治、军事之意义,受封之周人既要镇抚被征服地区的土著居民,安定政局,又要开拓疆土以筑王室屏障,必需要有相当强劲的武力。但从事实上看,跟随诸受封贵族去到封土的周人武装力量之规模似不会很大。
上节论述周民族形成时曾讲到,周人在克商以前,民族共同体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所建立的国家相对殷商仍是小国(《尚书多士》周公自称“我小国”)。克商时除去友邦军士外,武王所率周人武装人数,史载不一,取其多数,有戎车三百五十,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3],如戎车一乘有甲士三,共得兵力近五万人。即假定武王是动员了全部兵力,并且依李亚农先生的推算法,人口为战斗人员三倍[4],则周人当时的人口数约十五万人。司马迁讲周初时封国“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5]。《荀子儒效篇》言周初封国有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三当为五之误,前人已指出[6]。七十一国中除去五十五姬姓国外,当然还有姜姓等周人中的异姓亲族所建之国。此外应包括少数非周人之封国,如宋、陈、杞之类,但周人之国在五十五以上是无疑的。以上述十五万左右人口,要留相当一部分在王畿,剩下分到这数十个国中,诸国人数之寡可想而知。
西周初随同各个受封的贵族去到封土上建邦立国的周人,除了受封贵族本族族人外,可能还有其下属的其他周人贵族成员与各自的家族。但其总人数如上所言,是不会多的。以此很少的人数迁至封国,担负上述艰巨的军事义务,则此少数周人中的男子自然应多是武士。李亚农曾讲到这一情况,他说:“……当周公东征,成王践奄,周族的势力深入东土,分封了五十三个子弟出去做诸侯的时候,周族的氏族成员最倒霉的也做了‘禄足以代其耕’的下士,也就是全变成了车上的战士……”[7]这一段话中“周族”、“氏族”诸词语用意不甚明确,但所言各封国中周人全是战士的说法,应该是符合当时情况的。西周昭王时器明公簋(图2.2)铭曰:“唯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集成》4029),“明公”又见令彝铭文(《集成》9901),即周公之子明保,时为王朝卿士。东国是指东夷之国。所遣三族显然是从征的明公本族族人,可见直至西周早期偏晚,周人贵族仍主要以家族武装出征。则西周初期受封贵族亦必各以其家族为军事武装,同族为伍,息息相关,生死与共,在当时实是最富战斗力的军事组织。不仅如此,分封所造成的特殊政治环境,使最初跟随贵族来到封土的周人政治等级地位均有所提高,正如许倬云所指出的:“分封的队伍深入因国的土著原居民之中,也必须保持自群之内的密切联系,庶几稳定以少数统治者凌驾多数被统治者之上的优势地位。”[8]即使是下层武士。亦成为专习武而不务农之低级贵族,且以此身份世代相承,所谓“凡周之士,不显亦世”(《大雅文王》)于是衍化为若干个世袭的贵族武士家族。
能够藉以说明封土内周人的等级地位与家族状况的,是1932至1933年发掘的浚县辛村卫国墓地的资料[9]。辛村墓地已发掘部分面积为500×300 m2,共发掘西周墓地64座,车马坑(包括马坑)14座(图2.3)。这些墓葬按发掘区可划分为:
A区:西部有大型墓5座,中型墓1座,皆西周早期。南部、东部有中、小型墓7座。A区诸大墓从墓葬规模看,可能属于卫侯与其近亲墓葬。
C区:有两座小墓。
D区:有大墓1座(M24),时在东周初,应属卫公族内高级贵族墓。
E区:西部有3座中、小型墓。中部开了8条探沟。共发掘42座中小型墓,时代属西周初至西周早期偏晚。东部有两座并穴大墓,属西周晚期至东周初期,可能是卫侯与其夫人墓。
以上诸区相邻近,所含墓葬在平面分布上可以看出是聚合为几个墓群的,即包括了几个家族墓地,因为各家族地位不同而在墓制上与随葬品上存有一定的差异。由于卫侯墓在此墓地内,墓地又以大中型墓为主,所以学者们多以为此属于卫国贵族墓地,亦即说其中多数应属于周初分封于此的周人贵族与其亲族成员。在这片墓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E区8条探沟中的42座墓(图2.4)。其基本情况如下:
1.墓地的位置,其西南与东南皆与卫侯大墓的墓地相邻接。
2.墓葬多南北向,东西排列成几排,墓之间距离较近,没有相互打破的现象,所占墓地面积仅约60米见方,所以很可能属于同一个家族墓地。至于其中可否再划分为几个墓组,由于资料局限,难以确知。
3.中型墓有19座(墓室面积在15~5 m2),小型墓23座,但墓室面积亦多在3 m2以上。在诸墓间还有5座车马坑。
4.随葬品多数被盗,青铜礼器多无存,仅中型墓M29(墓室面积8.4 m2,属中型墓中较小型者),出有铜鼎1、甑1、簋2,应属于士一类低级贵族。从各墓所余随葬器物看,兵器仍较多,出有戈和甲泡的墓即有16座,占全部墓葬的38%,其中中型墓8座,占全部中型墓的50%。小型墓M68所出盾饰铭文中有“卫师”字样(图2.5)。此外,有7座中型墓出有车马器,3座小型墓中有马饰。
5.M68、M69是两座小型墓,墓室面积分别为4.35 m2、4.5 m2,二墓在一排,相邻极近,似属于并穴墓。其中只有M68出有戈,所以不排除是夫妻并穴墓的可能。二墓西部各与一马坑毗连,构成丁字形。
由以上情况可以推知,如除去此墓地内应该含有的妇女墓,则男性墓主人(尤其是中型墓的墓主人)身份多是武士。M68所出盾饰铭文,证明这些武士实乃卫国公室武装。如再考虑到上述墓地位置、墓制规模与随葬车马器、青铜礼器等因素,则可知此墓地很可能如郭宝钧先生所说,属于卫国公族[10]。严格起来说,当属于卫公族之一支。这一家族成员以武士为主,即使如M68那样的小墓亦有马坑相随,更可见此家族内即使是下级武士,亦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与财产。像这种周人家族当然可以说是贵族武士家族,这与我们在上面从文献资料所推论的各封土内周人身份与其家族状况是相符合的。
(《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第二章 西周家族形态第二节 西周封建对旧有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造与西周家族基本类型的形成一、西周封建所造就之周人贵族家族与土著附庸之族(二)封土内周人贵族家族之形成》 朱凤瀚 (p 239))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花!谢了,容我读了再讨论 桥上 字0 2012-09-08 18:27:13
🙂资料:西周封建所造就之周人贵族家族与土著附庸之族 4 桥上 字6447 2012-08-19 05:46:19
🙂资料:西周封建所造就之周人贵族家族与土著附庸之族 3 桥上 字8232 2012-08-19 05:45:20
🙂资料:西周封建所造就之周人贵族家族与土著附庸之族 2
🙂资料:西周封建所造就之周人贵族家族与土著附庸之族 1 桥上 字2432 2012-08-19 05:43:26
🙂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臣 五 2 桥上 字5678 2012-08-19 05:32:59
🙂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臣 四 2 桥上 字3586 2012-08-19 05:23:13
🙂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臣 三 2 桥上 字4878 2012-08-19 0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