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身边的中小企业】只是一个过程 -- 月色溶溶

共:💬84 🌺571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做服务业也行,只要是民企,他迟早想望产业树上级爬

因为是给自家打基础,挣钱。同时民企经营不善,是没有谁来救你的。所以许多年后,剩下的几家,往往是能力超强的。

比如重庆的摩托行业。以前是嘉陵、建设等几个大国企,与外资合资后,就长期满足于做别人给的几个车型,没有多少上进心。后来就被沿海的一些组装厂给挤兑得不行,其实这些组装厂好多核心部件还是到重庆来采购的。重工业基础,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追上来的。90年代初,重庆的几个私人维修摩托车铺子的老板,开始动心思不满足于服务业了,开始在小作坊里试图作自己的摩托。于是很快宗申、隆鑫等私企摩托厂就成长起来。私企的活力和上进心,加上重庆本身的重工资源,很快摩托又成为重庆的支柱产业。

武汉的重工资源很强,历史也辉煌过,加上武汉的交通条件,迟早会发展起来的。现在武汉的问题是,制造业这一块,还是大国企和他们与外资的畸形儿合资企业唱主角,民企还没成长起来。

武汉和重庆这种老牌重工基地,民企成长起来,其实比沿海还有更大的资源优势。那些老牌的大国企,他的设备和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不是一次两次投资能造就的。当他们被就近吸引近更有活力的私企时,竞争力会比广东光靠内地去的打工仔支撑的加工业更强,更具有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能力。

说实在的,他们的军工厂造出的产品,很多本来就是世界级的东东。比如说重庆有个造潜艇的厂,他们给潜望镜磨镜片的设备和人员其实非常好,改革开放初期军工转民用时,曾长期给尼康相机磨镜头。只是由于自己没有产品,只能给人挣点小工钱。但做镜头,应该算是相机业比较高段的技术工作了吧。

内地重工城市的这些生产资源,缺乏一个好平台把他们整合成一个能生产市场需要的好产品的机构。大国企太没上进心,遇到技术瓶颈,首先想到的是合资。合资企业呢,本来外方就没打算让你成长为他的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这种企业先天就是双方媾和的短期行为产物,定位也不可能往上走。外资企业,我认为他们的目标是中国的市场,对中国产业成长,他们不会帮助甚至会设置障碍。很多外资企业可能就是为了扼杀中国相关企业,才来中国设厂抢占资源。台企和港企根本缺乏这种气魄来整合内地庞大的产业资源,同时中共也不会放心交给他们。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好了,中国的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华中都至少可以建设起世界级的产业中心。我认为,可以让人放心,也有能力的,就看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民企了。我比较熟悉的风机和钢铁行业,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苗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