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1942,一个民族的饥饿碎影 -- 范适安
关于饥饿,我们大多对它的认知还是来自于传说。
1942,也就是我出生前20年的事。20年,似乎没有多远。而更多,在我的长辈嘴里听来的是1954年安徽水灾和60年代初的3年自然灾害。选1942这个年代的河南旱灾来拍,可能历史的启示性更为强烈。
几个灾民家庭、一个河南乡村、东家和佃户、吃大户的刁民和土匪、基督布道者、民国政府基层乃至省市官员、一国统领、日寇侵略军。这些人物在河南旱灾、在外患当前的背景里,演绎着一出民族低潮的人间惨剧。
这个故事的拿捏在于历史沉荷下的隐忍,这一点导演在有条不紊的影视叙事中做到了。据说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从逃荒(他自己认为是避灾)开始的一家人到最后他 的唯一亲人小孙子捂死在他的怀里,导演就是不让他流泪。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你看。不仅要打碎,而且要有技巧的、精致的打碎,而做到这些就 是片子里细节对主题的镶嵌。比如日本军官精致的杀人设计及潇洒的收刀入鞘;比如蒋总统给河南省长早餐掰的一枚清水煮鸡蛋;比如被卖到妓院的老东家女儿因饿 极乍饱后的弯不下腰来;比如卖妻换裤的细节;比如日军空袭投弹手如游戏般的杀人;再比如“逃荒上吊都没有房梁”对白的黑色幽默。。。等等等等,情节走向的 节奏配合着大牌演员的入戏演绎可谓严丝合缝,精到之处可圈可点。如果说有遗憾,我只想说两点:一是和历史照片比,现代人还是“演”的太有神了;再是片子的 叙事调动太有条不紊了,而这一点恰恰会冲淡这段凄风苦雨的历史的原味性。仿佛一枚印,边角太整齐了就会降低它的沧桑感。
现代人可能很少能体会饥饿的感觉了。相反,现代病大多来自于过饱或油水过重。对于60后,除了少儿时期对厉行节约习惯的养成,我想70后、80后乃至90后已经很少对饥饿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了。这部片子的内涵,可以就饥饿本身唤起启迪,当然也可上升到阶级仇民族恨。
就饥饿本身来说,我对它的认知大多来自外婆。外婆是安徽人,对54年发大水饿死人是她老生前常唠叨的话题。她给我想象的场景是一口米汤可以救一条命;而在 难民集中的火车站,一桶稀饭可以被灾民哄抢的地下的一点米脂也会被用手指抹在嘴里。人被饥饿肆掠的时候大约像濒死的鱼一样是呆滞而空洞的吧,也许会像“卖 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会在幻觉中进入天堂。这让我咀嚼度日如年里的“度”字,它远没有“超度”那么有宗教意味,“度”就是苦熬,苦熬就是等死。所以 《1942》里,有“还是死了好”的生不如死的感叹。
人的经验往往局限于一个时代,过去时代有的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天灾也好、人祸也罢,只要有人存在就有人间悲喜剧。《1942》是个警示、是个提醒,用升华了的生活,让我们艺术的体会一段民族的饥饿碎影。有可能的话,带孩子看看,值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6fa70101byrg.html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1942,一个民族的饥饿碎影
🙂没看过电影,不知道咋样,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给的是差评啊 3 躲雨的猫 字464 2012-12-05 21:44:16
🙂确实如此。 光明守护者 字178 2013-04-11 05:59:21
🙂我今天刚刚看完 2 zssswy 字770 2012-12-08 16:37:23
🙂很简单 2 琴心三叠 字44 2012-12-07 15:33:45
😅62和42的事,我有个心怀恶意的想法: 5 绝对不是白领 字288 2012-12-05 23:29:54
🙂真心笑了,62年控诉的人多是什么?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天高风云淡 字354 2012-12-09 00:10:40
🙂因为黑了光头。 2 绝对不是白领 字0 2012-12-05 23: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