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我这一行——英国新闻行业简史 -- 万年看客

共:💬78 🌺56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间奏:从国内新闻到轻新闻?

目前为止本章都主要在介绍电视新闻。相比之下电台新闻的来龙去脉要简明得多。电台新闻与报业的关系要比电视更密切。在这里语言就是一切。在二战期间带来一流报纸新闻报道——例如玛莎.盖尔霍恩关于挺进法国的美军的报道——的技巧也带来了第一流的电台新闻报告。理查德.丁伯比一天到晚与BBC 的伦敦官僚机构作对,竭力争取更宽松的报道裁量权,以便为自己的报道赋予气氛与色彩。他曾经报道过晦暗难明的北非战局,也曾经搭乘轰炸机经历极端危险的轰炸任务。正像他的追随者一样,他学会了如何运用“自然音”——炮弹爆炸,引擎轰鸣——以及他自己音调当中的颤抖与兴奋为自己的报道增添即时性与戏剧性,他摆脱了从前的播音员惯用的非现实无感情风格。但是他的报道依然还是书面形式的,几乎就和报纸一样。1945年4月19日他在贝尔森集中营进行报道:“我在一片阴郁之中穿过尸堆,直到听见此起彼伏的轻声呻吟中传来一个声音。我发现了一个小姑娘,她的年龄难以判定,因为她的头发全都掉光了。她的脸就像羊皮纸那样蜡黄枯干,上面的两个窟窿就是眼窝……”在这篇报道的结尾他说道:“我还从未见过任何一位英军士兵像今天早上打开贝尔森集中营大门的人那样怒火满腔。”丁伯比的报道大约有500个单词,介乎长篇新闻与特写之间,语言风格上要稍微松散一点儿。与四十年代的大多数报纸记者相比他更喜欢使用短句,有时还会采取断奏式的节律。但是这些差别都是细节问题。换句话说他的报道完全可以直接搬到报纸上。

随着电台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之间逐渐发展成最主要的新闻服务机构,电台也慢慢学会了步调与非正式性的小技巧。随着笨重的盘式磁带录音机遭到更轻巧型号的取代,随着话筒音质与接受范围的提升,随着数字录音技术淘汰了借助剃刀刀片与瓷器描笔进行的剪辑手法,电台新闻记者也迎来了自己的技术突破。他们拥有了更高效的电台转播车,可以充分保证电台受访人员的广播音质。电台总部则配备了综合数字录音器材。但是电台广播相对而言弹性更大,约束更少,节奏更快,难度更低。因此很多记者更偏好电台而不是笨手笨脚的电视。就节目编排层面而言,电台新闻并没有发生多么重大的变化——到头来无非就是找人对着话筒念新闻,没什么发力空间。但是大环境已经变了。与听众互动的聊天秀风格,私人电台的洒脱随性以及六十年代BBC地方电台的创建如今都已经广为扩散。在BBC内部被人们称为“电台头子”的五点直播频道开创性地尝试了闲谈形式与权威立场的结合。这种作法可以追溯到吉米.扬的时代,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公共广播领域同样大有可为。电台采访往往能抢先一步播报新闻,随后电视才能很没面子地将同一条新闻搭配上画面重播一遍。

但是如果看一下BBC电台对于战后年代的记述,当时的工作氛围怎么看也与严肃二字不搭界。当时某BBC发言人颇有助益地解释道,“新闻播音员从不喝醉,但他们有时会很郁闷。”事实上,先喝两杯再做节目似乎在当时司空见惯。著名的杰克.德曼尼奥(1)本人就开列了一份详细的电台周边酒馆清单,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节目进行时的饮酒时间。凭借这张单子,播音员们可以及时赶回波特兰宫与牛津街的播音室,一刻不差地坐回到话筒面前。

“1,羽毛酒馆,小步快跑两分半钟。”

“2,拉米勒酒馆,小步快跑四分半钟。”

……

“4,波特兰大街的乔治酒馆,曾用名胶水瓶酒馆,六分钟。除非身体状况极佳,否则不建议前往……”

除去喝酒之外,恶作剧文化当时也十分流行。

“水刑十分简单也十分难受。简而言之就是拿一杯或一桶水,趁着播音员正在播音的时候从他头上浇下去。由于这个可怜的家伙不能住嘴,浇水的一方尽管可以一下子将容器倒空,好让他在播音期间惊叫出来,或者细水长流直到容器见底为止……大卫.雅格(2)有一次被整得特别狠,以至于他不得不把衣服全都脱下来,赤身裸体地完成了播音。”

在《今日》节目的早期,这种狂放而清新的业余主义同样大行其道。这个位于当代英国电台新闻发展中心的节目影响力之大足以压过自《全景》全盛时期以来的任何电视节目。但是几十年来《今日》节目早已脱胎换骨不复当年原貌,不再是自1957年10月以来每天早上七点十五分与八点十五分在国内频道各自开始播报二十分钟的节目了,不再是那个在杰克.德曼尼奥哆里哆嗦的掌控之下不断熔融蔓延的节目了。这位放荡不羁,带有一半意大利血统的播音员曾经因为在女王访问尼日利亚期间发生口误而差点遭到解雇。按照德曼尼奥的回忆,1956年1月29日晚上9点不到,他开口说道:“九点新闻之后约翰.麦克弗森爵士将会就‘黑鬼的土地’进行谈话。”德曼尼奥继续从第三者的角度记述道:“他突然感到一阵不安,按下了与主控制室联系的按钮。他的不安变成了恐慌。‘是不是应该说“尼日利亚人的土地”啊?’他紧张地问道。‘我觉着也是。’经理这样回答。”他差一点就砸了饭碗。

《今日》节目刚刚推出时走得是相对轻松的大杂烩新闻路线,之所以让德曼尼奥来主持主要是因为当时BBC上层不敢让他接手远远更严肃的主流新闻播报。德曼尼奥身为第一任主播当年常常因为在播音室里乱撒香槟乱扔牡蛎壳而遭到指责,在他之后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主持过这个节目,例如吉尔伯特.哈丁(3)与军事专家A.D.温特尔少校(4)。温特尔有一次曾经向德曼尼奥申请延长自己的播音时间。他给德曼尼奥寄去了一个杜松子酒酒瓶,标签上写着 “救命!A.D.温特尔”。他的播音风格可以从他的服饰得见一二,他总是戴一顶圆顶硬礼帽,佩戴一枚镜片刷成红色的眼镜,手拿一把从来不打开的雨伞,因为只有“无赖恶棍们”才会用雨伞挡雨。他唯一一次把这把伞张开是为了防止小偷顺手牵羊,因为他在伞面上用大号白色字母写下了“从A.D.温特尔手中偷来的”。人们很难想象今天的节目会雇佣温特尔这样的人。他早年办过许多疯疯癫癫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抗议其他电台与电视节目遭到了偏心对待,因为这些节目可以前往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首都进行特别报道,而《今日》节目却不行。他的抗议措施是在BBC总部门外完成了一整期的早间节目。同样,现在再有人这么做也是难以想象的。

德曼尼奥因为一贯不守时而在1971年遭到了解雇,最终在一间廉租房里贫病而死。在七十年代期间,《今日》节目变得越来越严肃且政治化,英国的政治领袖们也越来越难以忽视这个节目了。《今日》节目历史上有两个重大时刻。首先是1975年前任《卫报》北方版主编兼前任《曼城晚间新闻报》主编,布莱恩.瑞德海德(5)加盟了节目,迅速与更加平和冷静的约翰.蒂普森(6)结成合作关系并为节目赋予了延续至今的风格。第二件事则是1978年《今日》节目的改版,使之获得了今天的长度与结构。有时候一档节目往往会定型下来,《今日》节目就是这样。在早餐时段电视节目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之前,《今日》早已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号召力的公众人物以及他们的拥趸。这个节目诞生于车载收音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流受众都是些忙碌的职业人士,他们有条件收听至少一部分长篇新闻采访以及——逐渐式微的——搞笑节目。对于那些没时间或者没心情将一份大报从头到尾读完的人来说,《今日》节目提供了很不错的主要新闻汇总,内容涵盖了政治、金融、海外、体育、天气以及不甚靠谱的赌马秘笈等各个方面。七十年代晚期,英国的第一号电台政治节目是1965年创立的《一点看世界》,掌管节目的是前任《每日邮报》主编威廉.哈德卡斯特(7),播音员则是罗宾.戴。在主编安德鲁.鲍耶(8)的手下,这款节目成了七十年代众多工党与托利党政客的最爱,因为节目的特色就是特别精彩的唇枪舌剑。许多广为人知的报业记者都会参与其中,例如阿兰.怀特金斯(9)或者派瑞格林.霍桑爵士。但是对于当代新闻周期来说,午餐时段的节目有些太晚了。政客们意识到假如他们在《今日》节目当中发言的话,这些言论就会被报业联盟截取,成为第二天早上所有国家级大报早间新闻会议的题材,很可能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能得到报道。不利的一面在于采访他们的主播都是些扎手的硬茬子,例如瑞德海德,蒂普森,彼得.霍波代(10),还有从1984年开始就职的苏.麦克格雷格(11)。

《今日》节目迫切需要通过访谈搞到新闻从而在全国层面的谈话当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意味着彼此竞争的访谈记者团队,尤其是瑞德海德与约翰.汉弗莱(2)这样的赳赳男性,会以议员们感到很不自在乃至——一旦他们进入政府之后——冒犯无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各种骚扰。蒂普森有对托利党党主席诺曼.泰比特进行过一次非常出名的采访,期间他故意让泰比特滔滔不绝地一个人说话,等到冷场的时候才以刻意夸张的礼貌语气问道:“我,我能不能……问个问题?”在撒切尔时代,大臣们觉得《今日》节目就像其他BBC节目一样对他们抱有偏见,因为节目当中总会出现痛心疾首的神职人员与伸手要钱的特殊利益集团,瑞德海德本人的政治本能也令人不太放心。压力越来越大,直到1985年与1986年双方发生了正面冲突。最著名的时刻发生在1987年3月预算计划推出之后,瑞德海德采访了奈吉尔.劳森。此前劳森提出了旨在帮助失业人员的所谓工作俱乐部计划,于是瑞德海德抓住这一点向他提问。财长回答道:“布莱恩,我们都知道你一辈子都是工党支持者,所以我对于你说出这种话来并不意外。但是你真不应该对工作俱乐部嗤之以鼻。”此言一出瑞德海德的声音里也带上了几分火气。“你认为我们现在是否应该先保持安静一分钟呢?首先你可以借此机会因为向我道歉,因为你竟敢妄自猜度我的投票立场,其次你可以缅怀一下你自己抛弃的货币主义。”类似这样的事故屡屡发生,为节目招致了持续不断的政府抨击,领头的主力有泰比特,彼得.利雷(13)以及杰弗里.阿彻

瑞德海德是个很难相处的人。九十年代我为《经济学家》工作时曾经短暂地在《今日》节目当中尝试过一段时间。第一天我凌晨三点就跌跌撞撞地赶到了播音室,有人塞给我一叠白纸与一台打印机,没有提供任何工作指示,面前就是一言不发心不在焉的瑞德海德。最后我拿着自己的稿子冷汗淋漓地坐在了播音台旁边,瑞德海德根本没有正眼看我,好像我不存在一样。就在即将开始广播前他突然瞪了我一眼,“你不是有工作吗?”是,我在《经济学家》工作。“那你他妈的跑到这里来干啥?”话音刚落表明播音开始的小红灯就亮了,我则张口结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瑞德海德是一位个性强横的人,就像日后挑大梁的约翰.汉弗莱与吉姆.诺蒂一样,他那戏剧表演一般的做派对于节目取得突破十分关键。他死于1994年1月,终年64岁,临终之前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勇气与专业精神。在瑞德海德及其继任者的带领下,《今日》节目的立身之本部分取决于略微有些暴躁的中产阶级中年男性,这些人的出身远离大城市,对于城市里的各色权力掮客也有一定的免疫力。撒切尔麾下的大臣们纷纷攻击这个节目死不悔改地支持左派。不过撒切尔本人十分明确地表明她自己是《今日》节目的忠实听众,有一次甚至还专门打进热线电话以期能参与广播,彻底奠定了这档节目的早间头牌地位。撒切尔或许反对垄断,但是《今日》节目的存在意义就是一家独大。上层集团需要一个谈话并得到倾听的平台,但是两个就太多了。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工党的宣传专员们也开始以同样的热情抨击这个节目。1996年,工党觉得自己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于是试图操纵《今日》节目的年度人物评选,让托尼.布莱尔成为内定当选者。随着大选的临近,彼得.曼德尔森和他的手下人开始在工党的通信指挥中心里冲着《今日》的员工吆五喝六百般折辱。那一年里曼德尔森似乎的确能在《今日》节目正式播出之前就搞到节目内容列表。他曾打电话试图阻止政治记者尼克.罗宾森报道某条新闻,因为“他是个托利党,他有偏见。”他曾经冲着节目制片人沃诺.威尔逊整整发了一个钟头的脾气,而后者坚决不肯让步。两年之后,掌权的工党也像当年的托利党那样感到了针对《今日》节目的敌意。阿拉斯特.坎贝尔在某次唐宁街简报当中称《今日》节目既犬儒又草率,属于某个“低级媚俗,拉低民智,人员臃肿,叠床架屋的可笑组织”的一部分。诺曼.泰比特听了这番话一定非常自豪。

1998年,随着时任主编的乔.巴顿卸任下台——他的前任是今天BBC新闻的骨干罗杰.摩西(14)——围绕着他的继任人选发生了异乎寻常的斗争。很多人都认为坎贝尔和他的同事们反对任命来自《一点看世界》的凯文.马什(15)。马什是个作风凶狠思想独立的记者,很不好打交道,在他自己原来的节目中曾经很让工党大臣们下不来台。有一件事很能体现他的风格:他的同事们都劝他说话之前要三思,而他则在自己办公室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书“不,我他妈没这个闲工夫”。总之,最后成为《今日》主编的是大步流星、头发蓬乱、烟不离口的反传统干将罗德.里德尔(16),他的基本策略是用独家新闻塑造《今日》节目的知名度。为了达成这一点,他事关重大地雇佣了安德鲁.吉利根。因此也不妨认为阿拉斯特.坎贝尔对于吉利根得到聘用负有间接责任。后来马什还是取代了里德尔,结果当吉利根丑闻爆发时就轮到他来跳火坑了。

如今的《今日》节目依然令参与者如坐针毡身心崩溃,从来如此。约翰.汉弗莱激怒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人并取悦了更大一部分人,他与自己的主编作对,将受访人推向极限。对于BBC的记者们来说,《今日》节目很有些霸道不讲理。我刚当上政治主编的时候,有一回有人告诉我准备在家里与电台连线,播报某条国内新闻。但是就在正式播报前几分钟,在我已经准备好了稿件并拿起电话机的时候,我突然又被撤了下来。于是我就到家门口附近的公园跑步去了。跑了大约十分钟,我突然听见一阵歇斯底里的汽车喇叭声,回头一看是我的妻子,她正在车里发疯一般地向我挥手。原来又有一条新闻被撤了下去,现在《今日》要求我在两分钟之内赶回家。我赶紧上气不接下气地冲了回去,在千钧一发之际坐到了电话面前。“接下来就是你,还有十五秒……”制片人说道。然后是一片寂静,再然后是一条来自非洲的新闻。我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另一个声音回答道:“哦没事,我们现在不用你了。”于是我决定忙里偷闲先去洗个澡。正当我赤身裸体一身肥皂沫的时候,我妻子又开始砸浴室门。快出来!到你了!马上!六神无主,一丝不挂且全身滴水的我赶紧将电话打进电台,等着叫我上线的时候……然后又传来了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不好意思,没事了。”我之所以要讲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在BBC员工当中还有一定的普遍性。《今日》是一个全国性机构,因此也像其他全国机构那样傲慢自大且疑神疑鬼。《今日》永远为了自己地位稳固与否而担心,节目内部的政治关系错综复杂,还总能使得某些听众暴跳如雷。但是这个节目依旧是全国上下的宝贝,大多数时候我们全都真心热爱它。美国人有电台喷子,我们有约翰和吉姆,你更喜欢哪一边呢?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ck_de_Manio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Jacobs_(disc_jockey)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Gilbert_Harding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fred_Wintle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an_Redhead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Timpson

(7)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Hardcastle_(broadcaster)

(8)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drew_Boyle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Watkins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Hobday_(presenter)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e_MacGregor

(12)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Humphrys

(13)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ter_Lilley

(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ger_Mosey

(15)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vin_Marsh

(16)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d_Liddl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