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人信仰手册》前言 -- 镭射

共:💬41 🌺3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人的世界观似乎有个主线

那就是<易经>的思想。

易经似乎想总结出一套能贯彻宇宙、人生运作的规律。这种规律能够显示: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那么只要能发现事物处于那种运动、变化的状态,就能根据这个规律,能对变化做出一定的预期。孔丘的思想体系中,似乎易经是其基础,而后推展出来,就是关于仁义礼智信那一套东西。

而且,这套规律是普适的,可以适用于宇宙、人生、社会,一切层面。所以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天人合一”,这是因为默认存在适用于宇宙、人生的“普适规律”;所以古人重视天象,天象异常,常被隐身为人事间也有事变发生。

因为天地之间有支配性的运作规律,而且中国文化假定这套规律可以适用于人体,所以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生了中医的概念。泛而言之,道家、气功都是这一系统的演化,这个渊源可以推到《道德经》《皇帝内经》。

其实,后来统治者以及儒家所推崇的“纲常”,不过是把想象中的“普适规律”推展到社会秩序层面。

但是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走入了歧途。那就是“玄学”。这种弊端尤其在南北朝的“清谈”中凸显出来。玄学就是默认存在一种普适的理则,谁说的更玄、更奥妙、更不可理喻,谁就更高明。连佛教的禅宗都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为什么说这是“歧途”?因为当贯注于“天人合一”的“大道”“总规律”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各自具体领域的细节和特别规律。就像讲到“盈久必亏”,说看到月亮圆缺不定,就想到:嗯,一切事物都是这个样子的吧,变化才是永恒的,所以老子就总结了“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看看,乍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即使随便一个超股票的,也都知道那根线忽高忽地、不可长久;但是这根线背后到底受哪几种具体因素影响着,各自的影响比重是多少?对这种定性、定量的具体研究,却是一般被中国文化所忽视的。

这种“玄学”的思潮,导致中国传统不能发展出条理分明的、彻底理性的关于世界的明晰的世界观。本来这种机会应该存在的,比如中医体系已经有自己的人体运行的理论总结,而且有医学的实践经验,这是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理论。

一般来说谈到信仰的时候,是要和“拯救”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似乎从来谈不到什么主流的关于“拯救”的信仰。如果有,那么道教算是一种信仰,可是这似乎从来据不曾成为主流。但是道教也是靠修行“成仙”“长生”,也不靠万能的神。中国人不论有没有信仰,都是有骨气的,呵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过是默认、假定存在一种“天人合一”“普适”的理则,这个理则通于一切、支配一切;掌握这个理则,就能适应变化、自求多福,除此之外,根本不需额外的去寻求“拯救”。所以在“拯救”的意涵上面,中国人的确是缺乏信仰的。

我认为:缺乏信仰不是中国人自卑的理由。宇宙间必定有一种究竟的真理,西方乃至各个民族,凭啥确定他们的信仰就是符合这种究竟的“真理”的?他们应该自己先把架打赢了,才有机会看不起中国人吧?靠。

通宝推:方天化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