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人信仰手册》前言 -- 镭射

共:💬41 🌺30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人信仰手册》前言

大陆出身的中国人到了西方,大概每个人都与洋人发生过类似这样的对话:

“请问你来自哪里?”

“中国。”

“哦,中国……请问你信什么宗教?”

“我不信宗教。”

“那么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对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根据我的观察,如果事先没有准备,一般中国人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比较有条理和令人信服的回答。这是因为中国的国民教育中并不包括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教育。我这样说,并不是在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是要表达这样一个认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的信仰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处于“日用而不自知”的状态。美国的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开展对大陆出来的中国人的传教工作。我认为,他们的这个突破口选的很准,因此工作成绩斐然。

这就是本人编写这个帖子的原因:为海外的中国人提供一个“信仰”手册,让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有一个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而不至于束手无策、张口结舌。这个东西,我暂时定名为《中国人信仰手册》。

我对这个《中国人信仰手册》的定位是:

1、它是一个用于中国人向外国人说明自己信仰的参考手册;

2、因此,它不需要太长,是一个简明扼要的手册;

3、为达到前述目的,它的内容必须是一个整体,能够介绍一个完整的“教义”体系,而不能是如现在到处可见的“国学”书籍那样剪刀加浆糊出来的拼凑产物。

基于以上定位,这个手册包括如下内容:

1、以介绍中国文化中的无神论为主要内容;

2、采用儒家的话语系统;

3、考虑受众是西方人,手册内容按古希腊斯多噶主义的理论框架编排,即分为三部分: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其中:逻辑学部分介绍汉传因明学,物理学介绍儒家中最具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色彩的张载——王夫之气论派学说,伦理学则以介绍荀子学说为主。

这个手册的编写方式,我的设想是依托西西河,按GPL模式(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也就是Linux的开发模式),动员河友们一起动手。

欢迎各位河友批评指正!

关键词(Tags): #信仰(说了就走)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物理学——世界的本原和运行原理

要向宗教信徒解释中国人的信仰,特别是无宗教信仰者的信仰,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向他们介绍中国人的世界观,也就是向他们说明,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时期,关于世界本原的探讨并不是诸子百家讨论的重点内容。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只有《道德经》比较系统的讨论了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讨论,始自佛教传入之后。作为印度哲学的一个分支,佛教有一套完整的本体理论。它从个体生死问题出发,认为人所生活的实际世界是虚幻无常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没有自存性,也就是所谓“万法皆空”。面对佛教的这一理论优势,宋明儒学家的应对就是通过构建儒学自身的本体论,来弥补儒学在这方面的缺陷。最终,宋明儒学家们完成了三种儒家本体论,即程颐、朱熹所代表的理本体论(理学),陆九渊、王阳明所代表的心本体论(心学),和张载、王夫之所代表的气本体论(气学)。在这三种理论中,理本体论取资于佛教华严宗的“理事无碍”说,心本体论取资于佛教禅宗的“佛性在心中”说,只有气本体论是张载、王夫之等人通过对《易经》的重新释义和阐发建构起来的,是中国的本土原创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它的理论水平很高,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水平。因此,我在这里就将其作为中国人的基本世界观念的代表加以介绍。

中国古人是从水的三态变化中认识到气体和液体可以相互变化,气体和固体也可以相互变化,然后又发现,不仅水如此,其他物质也是如此。由此“气”被从现实的“气体”概念中抽象出来,作为一种有“质量”和“能量”而无“形象”的存在,被作为世界的本原看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本论”的基本思想。

从现有资料来看,气本论思想的萌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最有名的就是《庄子·知北游》中的这段话:“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在佛教传入后,这一理论被反佛论者发掘出来,以对抗佛教的“空寂”说。南朝梁僧祐撰《弘明集》中就引用过反佛论者的这样一段话:“有无之说,必存乎聚散。聚散气变之总名,万化之生灭。”(《弘明集》卷五《沙门不敬王者论》)。这说明,气本论的基本思想,至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形成。

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比较系统的气本论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是北宋的张载。据他自己说,他是在读《周易》时,读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易传·系辞上》),发现圣人只谈“幽明”,不谈“有无”,从而意识到“气”的存在,“知太虚即气”(《正蒙·太和篇》),认准世界只存在“幽明”之分,而无“有无”之分,从而为否定佛教的“空无”说奠定了哲学基础。

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对“气”作出了如下描述: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张载在这三段话中所表达的思想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所谓“太虚”,就是空间。也就是说,空间就是气的本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空间是气的存在形式。

第二,所谓“客形”,可以理解为暂时的形态。世间万物都是气“聚散”中的“客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间万物都是气运动的体现。

第三,气的聚散是“不得已而然”的,万物的出现和消失都是“不能不”的产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气的运动及由此产生的万物流转,是有规律的,没有谁可以加以干扰或阻止。也就是说,没有超越于气之上的神灵的存在。

张载的这套理论,确立了中古以后气本论的主要内容。张载以后的很多思想家都接受了气本论的思想。程门立雪的杨时说:“通天地一气耳,天地其体,气体之充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均一气耳。”(《孟子解》)明代的罗钦顺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困知记》上)在这些人中,最重要的是明末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

王夫之非常崇拜张载,在他给自己草拟的墓志铭上就有“希张横渠(即张载)之正学而力不能企”的话。他为张载的《正蒙》作注,将张载的气本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王夫之对气本论的贡献,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张子正蒙注·太和》)“虚空”就是空间,“量”可以理解为存在的形式。王夫之认为,空间是气的存在形式,人不能直接观察到气,但能通过对气的存在形式——空间的观察,来觉察到气的存在。

第二,“动静者,气之二几”。“几”相当于“机能”的意思。动静是气的两种机能,由于这两种机能,气才会有聚散、出入等变化。这也是王夫之的理论创新。在他之前,前人只讲气的动静,或者只讲气的聚散,或者虽然讲了气的动静和聚散却没提二者的关系。王夫之第一次明确了此二者的关系,他认为,静是相对的,是“动之静”。正是气的动静生成了世间万物。

第三,“气者,理之依也”(《思问录·内篇》)在王夫之之前的理学家朱熹也认为世界是气构成的,但他受佛教华严宗的“理事无碍”说的影响,认为还有一个“天理”,才是真正的“本”。王夫之明确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理”,即客观规律,是依着于“气”的,二者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

对气本论的理论总结:

第一,它认为“气”(抽象的哲学概念,非一般意义上的“气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中充满着气,万物本质上也都是气。气论派儒学家喜欢用“水冰之喻”说明这一观点:水凝结成冰,冰可以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冰雕,但它们的花样再多,也只是单纯的水。而且它们会融化,当然也可以再结成冰。

第二,气本论认为,气是一种单质,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气运动的体现。对此,儒学家也有一个经典比喻,即“大海与众沤”之喻。所谓“沤”,就是波浪。世间万物都是气运动的体现,就像大海中的波浪是海水运动的体现一样。

第三,“道不离器”、“道器相依”。所谓“器”,就是具体的事物。各种具体现象是"道"的体现者或承担者,承担的量的不同,体现为具体事物的大小有别。道与器、普遍与具体,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没有脱离“气”独存的“道”,也没有不受“道”支配的“气”,二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通宝推:雨落田园,
家园 中国人信天道,其次太阳

其次月亮,其次北极星,其次五行星。。。。搞懂中国文化,先搞懂天道,也就是古天文学。

阴阳比较好对应,《易经》的易字"古文"就是上日下月(另一说下阴雨),五行首先是浑天仪子午卯酉线所分四象,现代数学也证明四种颜色是“一”张分区大于五的地图的最少颜色。世间上所有的天文学都有这种四分法,而唯独中国,把分界线也另立为特别象,这便是“中”的由来,四象加能及此及彼的中组成五行(另一说:月亮视运动初始相位在浑天模型中四回归年复合一次,其中加有一闰,组成五行)。

《老子》特别尊从天道,估计也是研究了天文学后的成果,“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浑天学说中天气右行,在泉也就是地下气左行。在相位180度相反的地方称“冲”。相位相反的天地气交汇才是“和”,和现代事物走向反面产生质的飞跃一个意思。

老子说 观“复”,这个复就是规律性,中国古天文学学的就是“天道的规律性”。在一个规律性的平台上,其万千事物必受这种规律性的影响。所以掌握古天文学才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工科生。相反即便喊出“天人相应”的口号,其本质也还是文科生,可以“美化家居”,不可以改天换地。

天文学在宗教政权浓厚的国度是秘学,大批的宗教精英在研究,于是数学几何非常发达。在皇权森严的国度是官学,只有少量的历官在传承,于是最后不是失传就是失发展。但是做理工科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只能从了解古天文学中来。

通宝推:迷惑不解,左手拈花,
家园 建议看看淮南子,吕氏春秋

可以了解古人的观点

家园 你说的很对,中国文化的源头与天文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现代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家,即道家、儒家及其他诸子百家,都是从一种相当成熟的一神教——天道教发展起来的。

让我们先从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概念——“太极”开始。

“太极”一词的语义,一向众说纷纭。特别是宋代周敦颐妄用佛教思想解释“太极”,称“太极本无极”,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其实,追根溯源,它的含义并不复杂。“太极”,在古书中又写作“太乙”、“太一”、“泰一”等。从这些不同的称谓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只是一个借词,其本义并不在字形中。那么它是什么含义呢?其实,“太极”,就是“帝”的切语(“太极”的切音为“提”,而“帝”字古音就是“提”,此音至今仍保留在形声字“啼”中)。这种说法有根据吗?有。《史记正义》云:“太一,天帝之别名也。”前面已经说过,“太一”和“太极”为含义相同的两个名词,因此可证“太极”就是“帝”之说不误。

既然“太极”就是“帝”,那么“帝”又是什么呢?所谓“帝”,其本义是上古华夏民族对用来判断天象和季节的主宰天体的称呼。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季节的变化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是不难想象的。因此,这种主宰天体被人格化为天神——主宰一切的“上帝”。正是从这种对天体和天象的崇拜中,发展出了中国古代宗教。正因为如此,这种宗教与其他国家的宗教相比,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与天文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天文学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并进而影响着社会、政治直至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天”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由于古人对天文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因此古代中国的宗教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总地说来,中国古代宗教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古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太阳为决定时间和季节的依据。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上帝”就是太阳,由此产生了以太阳神及其配偶太阴神(月神)为主宰神灵的二元崇拜。这一阶段贯穿了自传说中的伏羲至黄帝的数千年,跨越了渔猎文明、采集和种植直至大规模畜牧和垦殖的一系列时代,伴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起源全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那个向来被视为难解之谜的“太极图”的含义了。“太极图”为圆形,古人云:“天圆地方”,圆形代表着天。那一黑一白的“双鱼”,其实就是象征着白天和黑夜(那两只“鱼眼睛”,就是太阳和月亮)。“太极图”所表示的,就是白天和黑夜交替运行。正是从这里,产生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阴阳观念。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个对立面相生及转化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原理。

第二阶段,大约在商周之际,中国古人的天文观念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太阳不再被视为宇宙的主宰,取而代之的是北极星。北极星代替太阳被视为宇宙的主宰,是有深刻原因的。它的位置几乎就在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如果仰望北半球的天空,群星仿佛附着于一个倒扣的大碗上(“盖天”),这天盖围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不但群星,而且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也是围绕着北极星的位置而旋转(当然,白天看不到北极星)。北极星似乎就是天之枢纽,是天空最高处,群星仿佛都是拱卫着它。因此,北极星就理所当然地代替了太阳,成为宇宙的至尊。而太阳、月亮,则成为了“太一”驾下的“两仪”。《吕氏春秋·孟夏纪》中有这样一段话: “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混混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这段话可以这样解释:北极星(“太一”)作为天轴,使日、月(“两仪”)围绕之而旋转。由于日月的交替,又导致昼、夜、寒、暑的变化,这种往返不已的变化,就叫“天常”(又叫“天道”)。

这种天文认识的变化,必然导致宗教上的变化。从商周之际起,“帝”——“太一”(“太极”)就不再被看作是太阳,而是北极星了。中国古代宗教的最高主宰由此从阴阳二元神阶段进入了一元神阶段——以“昊天上帝”为主宰的上古天道教阶段。作为这种宗教的主宰的“昊天上帝”有如下特征:

1、天道教内有众多神灵,见诸甲骨文和上古文献的就有四方神、蚕桑神、农业神等等,这些神灵各有特定职司,构成了一个整然有序的神灵系统;

2、天道教有一位最高的主神,即“昊天上帝”。由于继承了此前的阴阳二元神的思想,使得“昊天上帝”成为了一个“阴阳”复合体(可参考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思想)。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中国上古的天道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多神教。这种多神教是中国商、周时期的国教。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就是商周时期天道教的巫师和祭司们进行占卜留下的。

春秋以后,随着社会大动乱的发生,天道教也解体了。随着上古天道教的解体,中国文化在春秋时期也发生了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变化:人们开始摆脱宗教巫术的思维方式,自然哲学思潮开始兴起。《荀子·天论》中对“天”所作的自然主义的论述,就是典型的代表。

但是,天道教毕竟在民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构筑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伦理和秩序的基石。对此,儒家的先哲们认识的很清楚。《易传》中说:“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君子“以振民育德”,“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易传·象辞传》)。而要顺利的进行教化,最简单和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古流传下来的天道教的天神和祖先崇拜。但这又与当时流行的自然哲学思潮明显矛盾。如何解决这一两难处境?以《易传》的作者为代表的儒家先哲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做法:神道设教。

《象辞上卦·观卦》说:“观天之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也。”这话的意思是:圣人观察四时的运转,春夏秋冬秩序井然,就像有神灵主宰一样。于是设立鬼神祭祀,利用鬼神的力量来推行教化。这样,天下万民因为畏惧鬼神,也就驯服了。“君子”虽然祭天祭祖,但并不是真的祈求天神或祖先保佑,而是为了推行教化,文饰政事,利用传统宗教的力量来让人民接受儒家的伦理和行为规范。用《荀子·天论》里的话来说,就是:“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这是一种宗教和无神论的巧妙结合,它有效的化解了无神论的文化核心与民间神灵崇拜的矛盾,因此一直受到中国历代统治者和学者的推崇,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文化“表面多神,内核无神”的基本特征。

通宝推:迷惑不解,二至,删ID走人,回旋镖,弦音醉舸,整合精神哲学,
家园 说得好,宝推了

把无极置于太极之上,实在是莫名其妙。说明周敦颐既没有理解佛教,也没有理解道教。无极也不能说是佛教概念,至少不是正统的大乘佛教概念。

太极是阴阳的完全的合一,体现的是“不易”的一面。“太极图”的阴阳鱼严格地说应该叫“两仪图”,因为太极是不能分阴阳的。

家园 无神,是不用拟人化人格化的神

天道本就在人之上,用人格化的神来比喻本来就是因为人类感官的退化,没办法的办法,你不用这样的方式万民听不懂,所以才以神道设教。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以前没有鬼神,你现在造个鬼神出来,谁信呀?更别说畏惧了。再说那个时候卜筮的多为精英统治阶层,难道还有比精英统治阶层更高的人在玩鬼神?

什么叫“表面多神,内核无神”,认为有人格神就已经低了一个层次了,再以唯物的思想否定神就又退了一步。

家园 學識有限,略看了些,若有若無中...

學識有限,略看了些,若有若無中...

家园 我烤,坑爹阿

哲尼玛是物理学,哪个位面的

家园 講最老的延續文明也可以呀

the oldest civilization, most continuously inhabited

中國的文明有正式記載的就五六千年,其它地方老得過中國再說吧;

蘇格蘭國家館也在辦渡渡鳥到恐龍的展覽了,跟耐而難一樣離開合眾島最好,本來都是崇尚道理 nature science 的人們 ...

家园 二、伦理学

前面已经介绍,中国人的世界观是气化世界观,在这个世界观中,没有“神灵”的地位。因此经常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徒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神不存在,那我们凭什么要遵循‘仁’的法则,反正世界只是物质的分合,物质决定精神,为了自己的物质私利,为什么儿子不能杀死父亲?”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儒学三巨子中最后一位出场的荀子,就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摘录维基百科中“荀子”一条有关荀子的介绍如下: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况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的无神论思想家,在荀子看来,所谓“天命”根本不存在,人间的事情与天无关,那么要办成人间的事情,关键就在“人”身上。由此,“人”和“人性”就成了荀子的主要研究对象。荀子认为,凡是人,都有若干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特点,这就是“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对人的研究,就是从研究人之“性”入手。

“性”是与生俱来,那么与生俱来的都是什么呢?《荀子·荣辱》中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感到饥饿就想吃东西,感到寒冷就想要暖和,感到疲劳就想休息,喜欢好的而厌恶坏的,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性”。

但是,现实世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就会引发种种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乃至相互残杀的恶行。因此,荀子认为,人性本身就是恶的,是罪恶的根源。这就是荀子著名的“性恶论”。

人性是恶的,如果放纵人性,结果就将是罪恶泛滥,给人类带来严重危机,甚至导致人类的灭亡。但现实是人类并没有灭亡,这是为什么呢?荀子的回答是:这是因为圣人为人们制定了一套维护人类群体的礼制,使人们按出身、年龄、才能等等差异分别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人类社会“群居和一”,成为一个结构有序、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荀子理论的最后落点:隆礼。

按荀子所说,礼的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养”,即满足人的需求。“礼者,养也。”前面说过,荀子认为,人性的基础就是人的自然需求,因此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满足人的需求。这是人类能存在的基础,自然也就是礼能存在的基础。

二是“分别”。荀子认为,由于人的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不应所有的人都一样的养,而应有所区别。礼的作用就是根据贵贱、长幼、尊卑等明确的规定等级差别,有了差别,才有社会秩序。

三是“损有余,益不足”。荀子主张社会应有不同的等级差别,但也反对将差别扩大化。礼就是起到将差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上的作用。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因此,荀子把“隆礼”作为了自己的理论落点,同时也是他的学说的核心。

由此可见,荀子将从无神论自然主义的角度论证了儒家的“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树立了“人”在“天”面前的强有力的高大形象。早在欧洲文艺复兴前2000多年,荀子就已经确立了儒家的无神论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正是这个价值观,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石。

家园 中国文化太过复杂,不能说是无神论或者无神论为主,也不能

说是有神论。确切的说,是不可知论。但确属于典型的世俗文明。

家园 中国人表面信天道,实则信人道

所谓天道、五行之类,看似神秘,其实不过是人道的一个象征罢了。孔哥并不认为自己发明了道,他虽然慨叹礼崩乐坏,但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周易》所讲的是效法天地之道,《论语》中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本来就是主张“自然而然”。《大学》中说“明明德”,“明德”本在人心,只是使之自然显明而已。简言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其实并不是像一神教文明那样寻求超自然的神或天自上而下的将所谓道降临人间,而是自下而上的将人世间、人心中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升华,形成所谓道。

家园 we believe in our ancestor
家园 我说过很多次了,所谓“祖先崇拜”是欧洲传教士的一个误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