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中的成语09 -- 桥上
《文九年经》:
楚人伐郑。((p 0571)(06090007))(056)
《文九年传》:
范山言于楚子曰:“晋君少,不在诸侯,北方可图也。”楚子师于狼渊以伐郑。囚公子坚、公子尨及乐耳。郑及楚平。((p 0573)(06090501))(056)
我的粗译:
楚国的大夫范山对楚穆王建议说:“如今晋国的国君年纪很轻,顾不上打理手下的诸侯,现在正是我们图谋北方的好时机。”于是楚穆王带大军开到狼渊讨伐郑国,抓住了公子坚、公子尨还有乐耳,郑国只好向楚国求和。
一些补充:
此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灵公,两年前他还被母亲抱在手上,此时自然非常年幼,所以实际掌权的是赵盾(赵宣子)。
狼渊(杨注:狼渊当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太平寰宇记》谓之狼沟,《水经潩水注》谓之狼陂,云:“陂南北三十里,东西十里,《春秋左传》曰楚子伐郑师于狼渊是也。”),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8,北纬34.0(许昌市西)。
————————————————————
《文九年经》:
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p 0571)(06090008))(056)
《文九年传》:
公子遂会晋-赵盾、宋-华耦、卫-孔达、许大夫救郑,不及楚师。卿不书,缓也,以惩不恪。((p 0573)(06090601))(056)
我的粗译:
我国的公子遂率兵会合晋国的赵盾、宋国的华耦、卫国的孔达、还有许国的一位大夫一起救援郑国,但等他们赶到郑国,楚国的大军已经达到目的撤回去了。《春秋经》里没写上这些卿的名字,就是因为他们出动得太晚了,以此警诫那些不认真履行其职责的人。
一些补充:
鲁国的公子遂、晋国的赵盾、宋国的华耦、卫国的孔达都是当时本国执政的卿。
————————————————————
《文九年传》:
夏,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也。((p 0573)(06090701))(056)
我的粗译:
这年夏天,楚国又派兵进犯陈国,攻占了壶丘,因为陈国是属于晋国那头的。
一些补充:
壶丘(杨注:陈邑,当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南。),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5.1,北纬32.7(新蔡县东南)。
————————————————————
《文九年传》:
秋,楚-公子朱自东夷伐陈,陈人败之,获公子茷。陈惧,乃及楚平。((p 0573)(06090801))(056)
我的粗译:
这年秋天,楚国的公子朱从东夷方向讨伐陈国,被陈人打败了,还损失了公子茷。但陈国害怕楚国,还是反过来向楚国求和。
一些补充:
这里的东夷,我估计是《僖二十三年传》“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p 0402)(05230301))(045)的“夷”(夷-城父)或该地的东部,推测其位置为:东经115.98,北纬33.64(亳州城父镇)。
关于“夷”,杨伯峻先生有多处注释:
焦、夷皆陈邑。焦当今安徽省-亳县,夷在亳县东南七十里。杜《注》谓“夷一名城父”,其实城父不过夷之一邑耳。说详昭九年《传注》。(《僖二十三年传注》(p 0402)(05230301))(045)
夷,今安徽-亳县东南七十里城父故城。(《昭九年经注》(p 1306)(10090002))
楚有两城父,此所谓夷城父,取自陈。僖二十三年楚伐陈,取焦、夷。杜云“夷一名城父”,即此。(《昭九年传注》(p 1307)(10090201))
春秋同名异地者多,城父亦有二,昭九年《传》之城父,本陈国-夷邑,汉于此置城父县。(《昭十九年传注》(p 1402)(10190601))
濮音卜,陈国地名,即昭公九年《传》之夷-濮,说详孙人和《陈濮水考》(《文史》第二辑),其地当在今安徽-亳县东南。(《隐四年经注》(p 0035)(01040006))
杜《注》:“濮,南夷也。”(《昭十九年传注》(p 1402)(10190601))(桥按:既有南夷,自然也可以有东夷。)
从杨先生的注释看,“夷”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地理区域,可能也是一个行政区,其中不止一个城邑,可能后来“城父”成了此区的首邑。
另外,“自东夷伐陈”或还可以理解为自(陈国)东面的“夷”讨伐陈国。
《文十一年经》: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p 0579)(06110002))(056)
《文十一年传》:
夏,叔仲惠伯会晋-郤缺于承匡,谋诸侯之从于楚者。((p 0580)(06110201))(056)
我的粗译:
两年以后的夏天,我国的叔仲惠伯与晋国的郤缺在承匡会合,商议怎样对付楚国那头的诸侯。
一些补充:
承匡(杨注:承匡,宋地,当在今河南省-睢县西三十里。),东经114.92,北纬34.40(睢县匡城乡)。
下面是以上涉及的一些地点在天地图地形图上的标注,但请注意一点,图中黄河在“卫”之东南,但当时黄河其实是流经“卫”之西北的:
东经111.55,北纬35.73:晋(曲村,成六年后方徙新田)
东经115.10,北纬35.66:卫(濮阳高城遗址,帝丘)
东经116.99,北纬35.60:鲁(曲阜)
东经112.42,北纬34.67:王城
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郑韩故城)
东经114.92,北纬34.40:承匡(睢县匡城乡)
东经115.59,北纬34.38:宋(商丘老南关)
东经114.03,北纬34.00:许(张潘镇古城村)
东经113.80,北纬34.00:狼渊(许昌市西)
东经114.88,北纬33.73:陈(淮阳县城)
东经115.98,北纬33.64:东夷(夷,亳州城父镇)
东经113.29,北纬33.50:叶
东经114.25,北纬33.25:蔡(上蔡二郎台)
东经112.53,北纬33.00:申
东经115.10,北纬32.70:壶丘(新蔡县东南)
东经114.70,北纬32.31:息
东经113.20,北纬31.75:随
东经112.18,北纬30.42:楚(“至穆王自睽郢徙袭为郢”,纪南城)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中的成语09附:子家作书2 1 桥上 字4938 2014-02-21 05:19:24
🙂古代奖励军功,现在也应该奖励军功! 1 梅轩济 字384 2014-02-20 15:33:43
🙂这还算是好的呢,伶官传序 1 伊通河畔 字46 2014-02-21 06:55:30
🙂《左传》中的成语09附:子家作书1
🙂晋师三日谷,咋说:连吃三天干饭? 4 胡一刀 字157 2014-02-19 07:37:45
🙂【讨论】原文为三日館穀,驻军休整的意思 4 任爱杰 字1160 2014-02-22 00:37:04
🙂春秋时出征很可能只带几天粮食 12 京华烟云AMIP 字1210 2014-02-20 22:16:12
🙂三日之粮只是指士兵携带的随身口粮而已 4 任爱杰 字279 2014-02-22 0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