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18 简兮、采苓:苓

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高亨先生注:俣(yǔ语)俣,魁梧的样子。龠(yuè跃),古管乐器,似后世之排箫。翟(dí敌),野鸡的尾羽。榛,指榛树的果。隰(xí习),低湿之地。苓,即甘草。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54)《邶风简兮》)

这里的末章的“美人”可不是美丽的女子,而是美丽的男子,当然现在我们的可不会说男子是“美人”。“美人”前面那句诗“山有榛,隰有苓”唱到了两种植物,一种是草,一种是木,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那种草——“苓”。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高亨先生注:苓,草名,又名甘草,可以做药材。苦,野菜名,可食。葑,萝卜。旃(毡zhān),之焉。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61)《唐风采苓》)

这里也是三段歌词用三种植物起兴,照顾后面的韵脚,但韵脚不仅是植物名本身,而且还有这三种植物各自生长的位置,“苓”生长在山“巅”,“苦”生长在山“下”,“葑”则生长在山之“东”,应该也属于山“下”,但为了和“葑”押韵,就用了“东”。这里我们关注的是生长在山“巅”的“苓”。

据《汉语大字典》苓(líng):

香草名。《汉书扬雄传上》:“愍吾纍之众芬兮,颺爗爗之芳苓。”颜师古注:“苓,香草名。”

茯苓的简称。晋-王微《茯苓赞》:“皓苓下居,彤纷上荟。”宋-谢枋得《赋松》:“根头更有千岁苓,知谁可语长生诀。”元-虞集《次韵叶宾月山居十首》:“清斋需杞菊,甘饵足薓苓”

药草名,即大苦。《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苓,大苦也。”

看来这个“苓”还不那么简单,可以有多种解释,不过从《采苓》这首诗看,该诗中提到的另两种植物都是食物,东汉-傅毅《歌》中还有句“陟景山兮采芳苓”,也以“苓”为芳草,且与《采苓》中的“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有相似之处,故我觉得《采苓》的“苓”还是应解作甘草。

至于毛传所说的“大苦”,我查了一下,应该是“黄独”。考虑甘草“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岸砂质地、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中国植物志》),而“隰”乃低湿之处,则以《简兮》一诗中“隰有苓”之“苓”为“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的“黄独”更合理。

由于“黄独”有块根,则另一种《诗》中没唱到的“苓”,后世的“茯苓”,也许与“黄独”有些渊源。“茯苓”虽然号称是菌类“植物”,但是这种“植物”并没有包括在《中国植物志》之中,下面是《百度百科》的介绍: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下面是一张“茯苓”的图片,截自网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以下则是《中国植物志》中关于黄独的介绍以及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几张黄独的图片:

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的Dioscorea bulbifera L.——黄独(中国药用植物志),又称:黄药(本草原始),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子薯蓣(俄、拉、汉种子植物名称),零余薯(广州植物志、海南植物志),黄药子(江苏、安徽、浙江、云南等省药材名),山慈姑(云南楚雄)。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直径4-10厘米,通常单生,每年由去年的块茎顶端抽出,很少分枝,外皮棕黑色,表面密生须根。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本种适应性较大,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块茎含呋喃去甲基二菇类化合物及黄药子萜A(Diosbulbin A)、黄药子萜B(Diosbulbin B)、黄药子萜C(Diosbulbin C),后三者均有苦味,主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外用治疮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最后则是《中国植物志》中关于甘草的一些介绍:

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极发达,部分种类含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全属约20种,分布遍全球各大洲,以欧亚大陆为多,又以亚洲中部的分布最为集中。我国有8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个别种见于云南西北部。

G. uralensis Fisch.——甘草最早记载于公元一、二世纪,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陶宏景在《名医别录》中称甘草为国老,意即甘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西欧“植物学之父”提奥弗拉斯特在《植物的研究》一书中亦有甜根植物(G. glabra Linn.)的记载,并指出在民间入药治气喘、咳嗽等症。由此可知,中外历代对甘草的研究和利用十分重视,尤其是在本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近代,对甘草的生药、药理及化学成分做了详尽的研究,并且更广泛地应用于中、西医药上。经过分析,甘草属(Glycyrrhiza Linn.)部分种类的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甘草黄甙(liquiritoside)、甘草次酸(glycyrrhetic acid)等多种成分,有解毒、消炎、祛痰镇咳之效,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咽喉红肿、咳嗽、痈节肿毒等症。此外甘草还可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烟草工业。

以下是《中国植物志》中的两张图版,对比了甘草属几种植物的形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下面的图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则是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甘草(神农本草经),又称:国老(名医别录),甜草(东北、内蒙古),甜根子(陕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