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简单聊聊科学方法论 -- 懒厨

共:💬217 🌺749 🌵2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语无伦次从老祖宗时代就有了。

上学时读《论语》,感觉孔夫子就很喜欢给别人下判断,做价值评价,比如“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你不能说他对,也不能说他错,因为他省略了思考的过程和具体的语境,就像数学中的口算,只给别人说个结果。在数学考试中,如果不给出计算步骤,只写结果,是不得分的,而且有了运算步骤,其他人就很容易看出是哪里错了,但是我们的语言却没有建立起这种数理化的逻辑关系,和孔夫子的时代相比好像没有什么根本行的变化。

而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句式要用到because,so...that等等具有推理性质的词汇,描述一件事情不仅需要让别人know what,还需要让别人know why,know how,所以我认为英语更倾向于是一种数理化、逻辑化的语言,出去的越早,脑子里建立起英语思维模式了,说汉语也是在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而没有建立起这种逻辑化的思维模式,即使是说英语,也是在用汉语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汉语更适合描述,英语更适合推理,描述的手法有很多种,而且比较流行孔夫子这种不说过程,只说结果的意识流,所以需要后代进行大量的翻译,揣测工作,而英语的推理是共性的,听的人也能按图索骥,顺利地找到逻辑上有什么错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不完全是英帝国和美国的影响所致,也得语言本身符合这种需要才可以。

by the way:谢谢老兄对TOK的介绍,我买了一本oxford出版的TOK教材,准备先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希望对教导儿子有帮助,因为给他解释北极星离地球有多远的时候,他的很多个为什么实在是把我给问崩溃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