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中的成语12 -- 桥上

共:💬4 🌺5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中的成语12

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成十三年传》(p 0863)(08130303))(078)

以上是著名的《吕相绝秦书》之中的一小段,《吕相绝秦书》这篇文章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篇大论之一,不计标点符号也长达七百一十字,那时我们的祖先还没有多少人能写出或说出这样的长篇大论(说唱不算),所以《左传》作者把它记录下来,作为学习的样板。后世学者认为,秦人的《诅楚文》就是以此为样板的。

杨宽先生曾写道:

《诅楚文》的风格与“吕相绝秦书”相类,前人早已指出,看来确有所因袭,《左传》之类讲春秋史的书,当时已成为君臣的政治读物。(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

下面是郭沫若手书《诅楚文》全文(我也有WORD版全文,不计标点符号共三百一十八字,但有几个字无法显示,就不粘上来了),诸位可以把这个《诅楚文》与我下面两个帖子中会贴出来的《吕相绝秦书》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上面那一小段《绝秦书》中,出现了三个成语,分别是“二三其德”(èr sān qí dé)、“唯利是视”(wéi lì shì shì)和“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二三其德”(èr sān qí dé)意为动摇反覆,应是出自《诗经》的成语,《诗卫风氓》有:“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高亨先生注得很有意思:“二三其德,三心两意,朝三暮四。”(《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84))。

“唯利是视”后来演变成常用成语“唯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意思大家都很清楚。不过这句话在语法上值得说一下,这种“唯□是□”的句式是当时语法的常用格式,即在《绝秦书》中就还有一处“唯好是求”(《成十三年传》(p 0863)(08130303))(078),在整个《左传》中还有很多:

唯戮是闻”(《僖二十三年传》(p 0403)(05230402))(037),

唯力是视”(《僖二十四年传》(p 0414)(05240104))(038),

唯命是听”(《宣十二年传》(p 0718)(07120101))(066)、(《宣十五年传》(p 0760)(07150203))(061)、(《成二年传》(p 0796)(08020308))(069)、(《成十六年传》(p 0889)(08160513))(079)、(《成十八年传》(p 0906)(08180101))(077、083)、(《襄二十八年传》(p 1142)(09280801))(094)、(《昭二十五年传》(p 1465)(10250607))(116)、(《哀十四年传》(p 1686)(12140401))(139),

唯晋命是听”(《襄九年传》(p 0968)(09090503))(089),

唯命是从”(《昭十二年传》(p 1338)(10121101))(108),

唯子是听”(《定元年传》(p 1525)(11010201))(116),

唯子是从”(《哀六年传》(p 1637)(12060602))(137),

唯彊是从”(《襄九年传》(p 0971)(09090801))(083、089),

唯敌是求”(《宣十二年传》(p 0730)(07120204))(066),

唯吾子戎车是利”(《成二年传》(p 0796)(08020308))(069),

唯余马首是瞻”(《襄十四年传》(p 1008)(09140301))(100),

唯其宗室是暴”(《襄十七年传》(p 1031)(09170501))(093),

唯邻是卜”(《昭三年传》(p 1238)(10030305))(102),

唯躬是瘁”(《昭八年传》(p 1300)(10080101))(114、118),

唯礼是事”(《定八年传》(p 1566)(11080701))(131)。

这种格式的核心是“是”这个词,《说文》:“是,直也。从日、正。”而《汉语大字典》“是”字条则有:“代词:表示确指,把宾语提在谓语之前。如:惟你是问;惟命是听;惟利是图。”

这样的格式简洁有力,所以虽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常规语法规范,但到了要强调某种意向时,还会以成语的形式不断出现。

至于“痛心疾首”,则是“痛于心”而且“疾于首”的意思,用在这里有点类似现在我们说你伤了我的心的意思,是说“秦”伤了那些“诸侯”的心,当然程度上要比现在我们说“伤心”严重。

那时的“疾”大体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病”的意思,王国维先生云:“疾之本字,象人亦下箸矢(腋下中箭)形,古多战事,人箸矢则疾矣。”(《观堂集林毛公鼎铭考释》)。

这里的“亦”就是今天的“腋”,象形(指事:象一人平伸双臂,两点分别标指出此人的两腋),应该说即使经过长期的演化,原来的“形”还是很明显的。后来因为发音相似,就把这个“亦”借用去表示“也”和“又”之类抽象的意思,久而久之,原来“腋”的意思被湮没了,后人只好又造出一个形声字“腋”来表示原来“亦”的意思,把“亦”这个图像作为符号让了出去。

而那时的“病”则和我们现在的“病”意思不同,《说文》:“病,疾加也。”据我所见,《左传》中有多处“疾病”连言,其中的“病”都是“疾”加重了的意思。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

通宝推:mezhan,上古神兵,履虎尾,过堂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