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应该如何看待叶永烈的“四人帮系列” -- 温相

共:💬12 🌺1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叶永烈“四人帮丛书”是什么样的体裁?

有的朋友提出叶永烈的作品中为什么没有给出出处呢?这难道不就是不严肃吗?如果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一下叶永烈这套丛书的体裁。

确切的说,叶永烈的四人帮系列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和政治评传,用术语说就是一部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它添加了一部分文学色彩作为润色,但是,同时也要维护传记的基本原理。关于文学传记的创作,其实早在叶永烈之前就大有人在。八十年代中央批准九大元帅文学传记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说明。

说起这九大元帅的文学传记,有些人可能不那么了解,因为我自己基本都阅读过,所以,自认有点发言权做个介绍。例如其中著名的陈毅文学传记,一共十二册,从陈毅参加革命开始,一直到他去世,其中比较有名的几本分别是《江南陈毅》、《哀军北渡》、《传檄到中原》、《元帅外交家》、《霜重色愈浓》等。刘伯承的文学传记中比较有名的系列之五《元帅教育家》,贺龙的文学传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系列之一《从两把菜刀到南昌起义》。

值得一提的是,陈毅的文学传记《传檄到中原》目前还被网上一些喜欢粟裕的朋友多方引用,这说明,文学传记因为有着传记的背景做依托,是可以作为资料进行引用的,它和其他文学形式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是不同的。

而这些由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等大军区政治部编写的元帅文学传记也一样没有给出什么引文出处,然而,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这些都是经得起推敲,也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例如陈毅的文学传记《哀军北渡》的作者之一石言同志,就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军队作家,他是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工作人员,也是中国当代研究陈毅的一位专家。(已经去世)他为了很好的创作这本哀军北渡,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走访了粟裕、陈丕显、许家屯、姬鹏飞、叶飞、张震等陈毅元帅生前的战友以及陈毅的家属和一些其他知情者,也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成书以后还就教于名家,对作品做过几次修改。说明其严谨,这种严谨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创作态度,也是由于文学传记本身的体裁的约束。

上一篇贴子中,我介绍了叶永烈在写作这套系列中的一些工作,他一样走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因为四人帮基本都是在上海发迹的,所以,叶永烈走访王洪文的亲属、张春桥的亲属、王秀珍、陈阿大、马振龙、姚文元有着一定的便利条件。

《张春桥传》、《陈伯达传》和《王洪文传》我认为这三本是叶永烈写的比较用心的作品,尤其是陈伯达传,大家不妨对照一下陈伯达自己的遗稿和有关资料。而且,像《张春桥传》截至目前始终是国内系统的介绍张春桥的唯一一部文学传记。

下面我就以《张春桥传》为切入点,谈谈这部作品为什么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