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信佛到辟佛的历程 -- 飞羽

共:💬180 🌺879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偏执与感觉

说的很对,在俺看来,问题也不再迷信,而在偏执与感觉,如果真的是迷信,那么,也不会很痛苦了。

楼主的情况,与俺很相似,读楼主的文章,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他信佛,还是反佛,都是在偏执之中,都是感觉不好。

勇气,其实还是一种执着,强调勇气,强调意志,这是主体唯意志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西西河的主流。

但是,如果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排不畅,无论多少勇气,多少坚持,也会消失殆尽。

人生什么最重要?

感觉最重要,感觉是所有的基础,感觉也是一切的方向。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层次,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感觉的不同,因此,当一个层面的感觉不好时,就应通过另外几个层面,获得良好的感觉。

宗教对个人的意义,也是如此,当生理与安全方面感觉糟糕的时候,通过群体性的社会活动,和个体性的自我实现,转移感觉的层次。

佛教的自我实现,主要是认识层面的,佛的含义就是知者,觉悟,主要有三个层面,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最反对的就是执着,因此,在逻辑上反对佛教,就是关公战秦琼。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三大宗教,逻辑性最好的就是基督教,这也是经院哲学能够产生的根本作用,而佛教则是最不讲究逻辑的,可以说,佛教中的一切逻辑,只是觉悟的阶梯,一旦顿悟,这个阶梯就无所谓了。

任何宗教都是入世的,佛教的出世,实质上也是为了入世,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积极入世的,所谓的普世价值就是这么来的,而佛教入世,是中和世俗,而不是统一世俗,因此,相对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是最温和的宗教。

人生的一切,都可归为拿得起,和放的下,两大方面。

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强调拿的起,而佛教则是强调放的下,但如果没有事物可放下,那么,放的下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佛教必须以入世为前提,只有入世才能出世,入世主要是执着,而出世则主要是斩断执着。

执着,斩断执着,不断循环,就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要想普度众生,必须四大皆空,反过来,要想四大皆空,必须普度众生,佛教对于人生的意义,就是中和,这与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道法自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流。

所谓感同身受,感觉良好的人,是很难明白感觉糟糕是怎么回事的,这不是勇气,奋斗,执着就能解决的。

毛主席的与奋斗,乐无穷,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倘若奋斗只是苦难,那么,奋斗是持续不了多久的。

基于糟糕感觉的执着,对于未来或来世,就如飞蛾扑火一样狂热,与绝望中看到希望,这便是宗教的最强大的号召力,一旦这种希望消失,那么,只能在绝望中直坠下去,因此,对一个虔诚的信徒而言,如果不能给他可替代的希望或信仰,而只是剥夺他的宗教信仰,是十分残酷的。

伟大的人物,多是生理和心理感觉不好的人,而不得不通过精神实现,获得精神层面的良好感觉,而大多数不幸的人,则是不能摆脱生理和心理不良感觉,而宗教就成了这些人精神自我实现,群体相互抱团的捷径,但皈依宗教,必须基于相信,对于有严重怀疑病的人,却是不适用的,并且,宗教对于大多数人,对于社会而言,并不能真正改变事实,改变的只是一种感觉,因此,宗教只是一种精神鸦片。

感觉不好,要么转移感觉,要么升华感觉,而不论是转移,还是升华,偏执都不是一种好的媒介,兴奋抑制,一张一弛,节奏韵律,激发控制,才是转移与升华的根本。

自己如果陷入了偏执,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想不做任何事,而别人陷入偏执,最好就是置之不理,越与之争论,越是逼迫他,他越是会陷入偏执之中。

正因为如此,尽管俺与楼主的状况有相似的经历,却没有回复楼主,而兄台的评论,却摆脱了唯意志论,与俺很有共鸣。

响起了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只是一时的感悟,随手记下,罗嗦了些。

通宝推:樱木花道,联储主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