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取经(二三)少爷的烦恼 -- 太乙仙工

共:💬13 🌺9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取经(二四)主客之争

《拿取经当回事儿 二十四 主客之争》

孙悟空跟天宫众神大闹了一番,要弄清起因,首先得重新确认孙悟空的身份地位。本文已经得出结论,孙悟空是个象征人物,对应取经人的心智,以此为出发点来跟众神佛以及妖魔比较,他就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观念世界里多的是神、仙、佛、魔,孙悟空属于哪一种?书上说他是妖仙,既是妖魔也是仙佛,是不是这样?然而回答为否,在神、仙、佛、魔的分类里面孙悟空一样也不占,他有自己的独特地位。

主要角色都生活在观念空间里,神、仙、佛、魔是被“观察”到的对象,只是神、仙、佛很受推崇,妖魔一伙极受贬抑。被观察到的都是客体,孙悟空所代表的心智却是思考者、观察者,所以他是思维主体,一定程度上代表取经人的自我。以主体和客体来分辨,孙悟空和众神佛之间就很类似手和工具间的关系。

工具非常重要。对人类历史的划分常以工具为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从名称就能看出生产力状态,想象到人的生存状况。把神佛说成工具似很不敬,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强调神佛相对于自我的客体地位。孔子和学生关于对待贫富态度的一段对话是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看出观念工具(神佛以及思想、文化)对人的重要性: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1·14)

分三个步骤来理解:

1. 贫而谄、富而骄是人的糟糕天性。

2. 是毛病就该克制,首先想到的是自发克制,相当于不借助工具,而是手工操作。手上连石器都没有,此时的人极其原始。

3. 引入高级克制办法,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贫仍能乐,富更知礼。打造丰富精神生活的工具就是礼乐文化,把人一下子提升到铁器时代。

孙悟空、神佛及妖魔间的争斗接近于手、工具和操作对象间的活动,以下图表给出几个例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孙悟空手上是有工具的,如意金箍棒,但是那玩意儿象征如意智慧,根本上还是对应心智,正如原先所判断的,金箍棒和孙悟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如意智慧。

子贡的话里包含两个“无”,马上让人联想到金箍棒,所以这段对话可转换为取经语言:

子贡问:“我勤抡金箍棒斗战妖魔,可以吧?”

夫子说:“还行,但是很不够。你得经常向仙佛求助,他们能帮你干得又快又好。”

把孙悟空看作取经人的思维主体,众神佛退居客体地位,就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闹天宫:

1. 反面。

主体和客体交往频繁,但是要把两者相提并论,就容易制造混淆,孙悟空在天宫的遭遇就是将主体和客体混同所出现的状况。还是用实例说话。有一位老总,商场上叱咤风云,买下个足球俱乐部小菜一碟。这天他召来教练,问自己在球场上踢哪个位置,教练顿时哑巴了……如果觉得这种事并非不可能,那就看极端的,有位车工,有一天头脑发热,询问自己在车床里处于哪个位置,传动箱还是电源?或者有位工程师,成天对着屏幕搞设计,有一次昏了头,询问自己是电脑的哪一部分,内存还是显卡,要是中央处理器就最好……

孙悟空进天宫就是脑子发热,混淆了自己跟众神的区别,想在众神的合影中间找见自己的脸孔。

天宫是容纳受尊崇的神仙和思想观念的地方,设计之初没有为思维主体留位子。这很像世上的博物馆,从来只展览客观物体,人的思维主体只能用来想事儿,要想展览可就难了,基本上不可能。孙悟空贸然进天宫,要么去马棚挤挤,要么静气宁神,把自己转变为客体,真就没有别的居住方式。即便给他最好的待遇,他若不转变为客体就不能适应天宫氛围,然而他是主体,转变不了的,结果只好来个矛盾总爆发。

2. 正面。

观念世界里神魔众多,天宫位于上只角,看作人的精神家园应没问题。思维主体询问自己在精神家园里处于哪个位子,应该很自然,也是必须的,不容纳主体,它就不是合格的精神家园。结果孙悟空跑来一看,好嘛,没偶的地方,当然要闹情绪。他跟天宫闹完了,转头奔灵山去,投奔另外一座精神家园,还是要归位。

孔子说“人能宏道,非道宏人”(《论语》15:29),一上来就认定人只有宏道的义务,而不必关心道如何宏人。夫子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显然存着道,并且觉得那道一点儿毛病没有,人只要在宏道过程中完满实现就行了。这是个修行的意思。对于取经人来说,道如何成其为道是要审慎询问的,询问过程就是取经,这一关没过,谈不上如何宏道,还是得退回到什么是道(真经),以及道(真经)如何宏人的问题上。

孙悟空形象惹人喜爱,在于他桀骜不驯,具有独立意志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说起来天宫庄严肃穆,何尝不是死气沉沉,这样的氛围不能宏人,倒是很能毁人。孔夫子大谈人应当宏道,后人却从仁义道德里面读出吃人,那可是毁人的极致。

当孙悟空得知避马瘟是未入流的小官,顿时怒了,觉得天庭藐视他。放在现实,这想法很不恰当,他是哪根葱得露一手才知道。即便他本事奇大,天庭仍有理由藐视他,因为现实是遵照“地球离了谁都照转”的原则来运作的。可是当他作为思维主体来想事,他的想法就得慎重对待——主体不受重视,要这精神家园干吗?

可以换一个问题来代替孙悟空的询问,“天宫对我有啥用?”一个回答是,“你向天宫求助,天宫就能派神、派将、派兵,帮你制伏妖魔”,直白了说,“你想筛沙,天宫借给你筛子”。可是妖魔和众神一样,都是意识中的客体,制伏妖魔,说到底和医治身体相仿,并没有涉及到个人的主体需求。何谓主体需求,可以看两个判断:

1. 烧饼油条能抵饱;

2. 西西河的文章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

孙悟空想要的是后一类答案,让天宫不仅安顿他这颗心,还妥善安置他的激情、个体意志、进取精神,等等,然而天宫不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从玉帝的上位过程就知道,这个精神殿堂尊崇的是自我压抑、自我委曲,要容纳孙悟空,势必排除他的独立意志。

可以说天宫是完全遵照孔夫子关于人宏道的指示建立起来的,把能想到的好道理、好神仙全包圆了,然而在表面的辉煌壮丽之下隐藏着喧宾夺主的黑暗面,客体众神荣登灵霄殿,主体心智只能屈居马圈,要么就是放弃主体地位,也去当个神仙。

一旦取经人开动脑筋,发现天宫只是陌生的众神乐园,跟心智主体没啥关系,于是信念发生动摇,灵霄殿顿时根基不稳。孙悟空一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帝)”(1回),电视剧里灵霄殿因那金光而震动,神仙们一时惊恐莫名,很形象。仙工一向把那两道金光理解为因怀疑而陌生打量的目光,灵霄殿是在怀疑中摇摇晃晃。

3. 双面。

两方面都有道理,合在一起,孰是孰非难有定论。

上章故事里称小朋友为宅院的主人,其实偷换了概念,小朋友,当然也对应孙悟空以及取经人的心智,是思维主体,然而主体不能等同于主人。主体和主人间是啥关系,可以看一系列问题:

到底是人宏道还是道宏人?

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神为中心?

人为宗教服务还是宗教为人服务?

人依从文化还是文化依从人?

这些问题没有单一解。可以把这类问题归结为一个悖论,称为宏道悖论。如果唐僧在修行,这个悖论一定得解决,因为修行观念认定了真经,真经总得自圆其说,不容许悖论存在。既然唐僧在取经,判断的终极标准——真经,还没拿到手,发现悖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是必须的事情,有悖论才说明取经的确非常必要。

闹天宫属于第三类争斗,把孙悟空当做思维主体,这类争斗就有了新的内涵——天宫不仅豢养次生妖魔,还鸠占鹊巢,当上了意识的主人,闹天宫就是思维主体在争取自己的主人地位。因为宏道悖论的存在,这种争取并不必然成功,也不必然失败,而是取经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孙悟空闹天宫是失败了,但这事还没完,取经人上路之后,找机会又跟自个儿的“天宫”大闹了一番,后果还更严重。这就来密切观注取经人的第二度闹天宫。

通宝推: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