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民族政策错误的根源在于毛主席,而不是胡耀邦 -- mcpssx

共:💬84 🌺1051 🌵6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民族区域自治和国家分裂概率分析

国家分裂概率分析

  

  任意国家分裂的概率与什么有关呢?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与国家民族构成有关。在相同前提条件下,单一民族国家是最不容易分裂的国家,多民族国家比较容易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小,国家就会越稳定,国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这要求国家拥有明智的民族政策,要想方设法促进民族融合,而不是想方设法搞民族分化。怎样促进民族融合呢?一般是让非主体民族融入主体民族,是最佳的民族融合模式。如果创造一个新的民族名称,让大家融入这个新的无中生有的民族,以此实现民族融合,这样的想法很不符合实际。其效果恰恰是导致民族分化,遏制了民族融合,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存在。南斯拉夫创造的南斯拉夫族,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这个新创造的民族早已不存在了。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一定的条件下。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数量越多,任意非主体民族分裂的能力就越弱,国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在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数量一定时,各个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均匀,人口数量相互差别越小,任意独自一个非主体民族的力量就相对越弱,分裂的能力也会弱,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构成比例一定时。民族之间杂居的程度越大,国家会越不容易走向分裂。民族杂居有一个重要缺点,容易引起民族矛盾,民族杂居程度越大越容易引起民族矛盾。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差别越小(包括文化差别、语言差别、外貌差别、富裕程度的差别),国家的凝聚力就越大。国家就越不容易走向分裂。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各个民族的历史状况也会影响各个民族的分裂愿望。曾经在自己居住区域独立建国的民族,分裂的愿望一般比较大。移民国家(比如美国)人口虽然民族构成很复杂,由于这些移民人口,没有在本地独立建国的历史,分裂愿望一般比较小。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相同民族构成及分布情况条件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更容易走向国家分裂。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了自治民族走向民族独立的人才。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独立)奠定了各种基础。苏联与南斯拉夫都是这种模式的典范,都走向了解体。

  

  在相同前提条件下,国内各个地区相互联系的方便程度也会影响国家的稳定程度。国内各个地区相互联系越方便,国家会越不容易分裂,国家会越稳固。相同前提条件下,领土分散的国家容易分裂,领土相临的国家不容易分裂。领土分散导致联系不方便,在维护领土安全上,也不方便。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国内各个地区差别程度越小,国家会越稳固,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差别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差别、语言差别、外貌差别、富裕程度差别。国家要想方设法让国民融为一体,一般是让各个民族融入最大民族,推行统一语言,不要搞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无奈的措施,如果可以不搞多元文化,就不应该搞多元文化。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政府政策的公平程度会很大程度影响国家是否走向分裂。政策越公平、越平等,国民的凝聚力就会越大,国家越不容易走向分裂。公平不是平均的含义,公平应该是政策平等的含义,政策平等并不意味着结果平均。不平等的政策,特别是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是促进多民族国家分裂的主要动力。对于单一民族国家,区域不平等的政策,也会增大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

  

  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可以分两类,优惠主体民族的不平等政策比优惠非主体民族的不平等政策,要有利于促进国家的长远稳定。优惠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政策是最愚蠢的不平等民族政策,是促进国家走向分裂的民族政策。

  

  和平的世界形势,促进了国家分裂行为的产生,在其它相同前提条件下,增大了国家分裂的动力,减弱了国家的凝聚力。国家的一部分凝聚力来源于外界的压力。外来的武力压力,可以促进国家内部的凝聚。为了抵御外来压力,国内人口需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来压力。

  

  国家合在一起的重要好处是共同抵御外来的可能侵略,这是巨大的可能收益,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和平时期基本没有这个收益,国家的凝聚力自然会减弱许多,国家分裂的可能性自然会增大一些。

  

  各个地区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国家的重要好处是人均可以少分担一些军事负担,这是大国的重要优势。在和平时期,一些小国干脆不要军队,导致这些小国人均军事负担比大国还小。这较大的促进了国家分裂的动力。

  

  高度自由贸易的世界,也会减弱国家的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分裂。各个地区合在一起的重要好处是,可以获得一个广大的国内自由市场,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更加自由、更加方便,导致各个地区就是不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可以形成广大的自由市场。这导致各个地区合在一起的相对收益有所下降。这等效于减弱了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凝聚力,国家的分裂概率必然会增大。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多民族国家非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越强烈,国家越容易走向分裂。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越强烈,国家的凝聚力会越强,遏制国家分裂的能力就越大。在多民族国家应该减少对非主体民族民族意识宣传内容,能不宣传,就不宣传,能少宣传,就少宣传。对主体民族应该大力宣传,可以促进主体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大国家的凝聚力,增大国家遏制分裂的力量。在政策上适当偏向主体民族,有利于提高主体民族的地位,增加主体民族的吸引力,促进各民族向主体民族靠拢,向主体民族融合,可以降低国家民族构成的复杂程度,减弱国家分裂的概率。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国家是否是民主,估计不影响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大小。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国家分裂概率应该基本一样。

  

  以上内容都是单位时间内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与时间成正向关系。时间跨度越大,在这个时间内,国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就越大,反之相反。

国家民族人口比例为什么会影响国家分裂概率呢

  

  原因是,国家民族人口比例可以通过影响(或决定)军队人员民族比例状况,而影响非常时期的军队决策。较大的影响非常时期的国家命运。在非常时期,军队民族构成状况会对军队的倾向产生重要影响。

  

  军队人员的民族构成,一般决定或影响军队领导阶层的人员构成。军队领导阶层的民族构成会较大影响军队的决策。

  

  民族人口比例可以通过影响(或决定)政府工作人员民族比例状况,而影响政府的决策。

  

  民族人口比例还决定群众(国民)的倾向。群众(国民)是政府权利的基础。会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政府概念,包括地方政府,也包括中央政府。

  

  国家民族人口比例还可以通过选票来决定国家命运。

  

  区域民族人口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区域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地方政府领导)的民族构成,而影响地方(区域)政府的决策。也决定地方(区域)政府,掌握的强力机构工作人员(领导)的民族构成。在非常时期,会对地方(区域)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民族区域自治,给许多国家带来了麻烦

  

  在相同其它前提条件下,相同民族构成及分布情况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更容易走向国家分裂。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培养了自治民族走向民族独立的人才。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机构网络。为民族国家的成立(独立),奠定了各种基础。苏联与南斯拉夫都是这种模式的典范。

  

  民族区域自治,给许多国家带来了麻烦。以下列出一些。

  

  民族区域自治影响最大的后果是,促进了苏联的分裂。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这些加盟共和国全部都是,以当地主要民族名称命名的,属于民族自治区。苏联这样的国家结构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分裂,是苏联走向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南斯拉夫也学习了苏联的民族政策。也建立了民族自治区域。结果与苏联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走向了国家分裂。

  

  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内部,根据加盟共和国建立的原理,同样的建立了一批民族自治政权。这些民族自治政权,名称各异,模式一样,只是比加盟共和国低一级。有些类似于我国的自治州、自治县。加盟共和国类似于我国的省级自治区。

  

  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内部建立民族自治政权的政策,带来了极大后患。带来了一系列战争。著名的有,俄罗斯的车臣问题,带来车臣战争。死亡很多人。车臣是俄罗斯内部的一个民族自治区。俄罗斯境内还有其它的民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人口大部分都是俄罗斯族人,不存在分裂问题。

  

  车臣大部分人口不是俄罗斯族人,导致车臣追求独立。由于车臣是民族自治区,政权掌握在当地民族手中。只需要宣布一下独立就可以了。此时的俄罗斯已经不允许民族独立。因为俄罗斯不是苏联。俄罗斯80%的人口都是俄罗斯族。有力量遏制车臣的独立,也愿意遏制车臣的独立。俄罗斯的俄罗斯族人口已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在被出卖了。俄罗斯民族地位获得了提高,已经产生了维护俄罗斯存在的凝聚力。俄罗斯民族意识也在觉醒。车臣没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那么好的运气。车臣独立行为遭到打击,由车臣危机演变成车臣战争。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南斯拉夫学习苏联,在塞尔维亚内部,设立了科索沃自治区,导致了科索沃内战(民族屠杀),发展成科索沃战争。最终导致科索沃独立。

  

  格鲁吉亚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内部也设立了一些民族自治区,或民族自治政权。这困扰了格鲁吉亚十几年的时间。格鲁吉亚内部的这些民族自治区,在格鲁吉亚宣布脱离苏联的几乎同时,也宣布脱离格鲁吉亚(这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模式,独立很方便,只需要宣布一下就可以了)。国际社会没有承认这些宣布独立的民族自治区,到现在为止,格鲁吉亚也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宣布独立的民族自治区,一直僵持到现在。格鲁吉亚与这些民族自治区政权,曾经发生过断断续续的战斗。到现在,又引起了大的战争。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战争。

  

  民族自治区模式的设想与建立,促进了国家走向分裂的可能。也是现代世界许多问题产生的源泉。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麻烦。

  

  民族区域自治走向分裂的概率,或走向分裂成功的概率与什么有关。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有关。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区人口独立愿望就越大,自治区宣布独立的可能性也越大。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自治政权的模式有关。自治区自治民族的人口,掌握自治区的权利越多,自治区走向独立就越方便,自治区就越容易独立。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的各种宣传有关。增强自治区自治民族,民族意识的宣传或行为,会促进自治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促进自治民族的离散力,促进自治民族的分裂愿望。得陇望蜀可以用到这里。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自治区民族构成有关。在非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一定时,非主体民族人口,民族构成越复杂,越不利于自治区走向独立的倾向。

  

  在其它所有前提条件相同时,与主体民族人口占国家的人口比例关系密切。主体民族人口比例占整个国家的人口比例越大,自治区分裂就越困难,国家政权遏制自治区分裂的力量就越大。在军队中,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大,中央政府就越容易调动军队,遏制国家分裂。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越大,说明自治政权相对中央政府就越弱。就是自治区宣布独立后,在国际上的地位,相对主体民族构成的国家比较小,承认自治区独立的国家比较少。

  自治区体制对经济发展不利,阻碍了自治区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对全国经济发展也不利。自治区内部的体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自然不利于提高政府体系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作出更好的地方决策。在不是非主体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地方,设立自治区危害很大,也没有设立自治区的道理。

  

  自治区的设立促进了民族分化、民族对立,不利于民族融合,自然不利于民族矛盾的减少。对国家长远发展很有危害。不平等的政策也给各个民族的人口带来了思想的伤害、危害长远。

民族区域自治创造了哈萨克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独立之初,哈萨克族人占哈萨克斯坦总人口的比例仅为40%,与俄罗斯族人口相差无几,作为国家的冠名民族有些名不副实。由于苏联搞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哈萨克地区是哈萨克人的自治区,哈萨克人掌握着当地的权利。而生活在哈萨克的俄罗斯族人,却是被排除在哈萨克地区的权利之外,成为被领导者。这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导致俄罗斯人逐渐完全失去哈萨克地区。

  

  掌握权利的哈萨克族领导者,为了提高哈萨克族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哈萨克斯坦掀起了鼓励境外哈萨克族人“回归历史祖国”的运动。大量哈萨克人从世界各地回到了哈萨克。这导致哈萨克族人在哈萨克逐渐占有人口比例的优势。受到排挤的俄罗斯人,部分人移民俄罗斯,这导致俄罗斯族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进一步降低了,俄罗斯族在哈萨克地区的综合地位。

  

  到1999年时,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口为798.5万人,比1989年增加148.82万人,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也从1989年的40.1%上升到1999 的53.4%。 俄罗斯族人由于人口外流,降至30%。

  

  如果哈萨克地区没有搞民族区域自治,俄罗斯族人凭自己的人口比例,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至少可以与哈萨克族人,平分权利。如果原来是俄罗斯掌握权利,俄罗斯人也可以用同样的政策,把哈萨克地区变成俄罗斯人为主的地区。历史机会给了哈萨克人,哈萨克人也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个以哈萨克人为主体的共和国就这样建立了,成为世界第一大内陆国。

  

  创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人,确实是哈萨克族人的大恩人。提高了哈萨克族建国的可能性。

民族可能矛盾概率分析

    

    在同等社会制度或某些同等条件下,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矛盾的概率大小不一样。任意两个民族之间,单位时间内,产生矛盾的概率与单位时间内,相互可能接触的时间成正比。既在单位时间内,两个不同民族之间接触的时间越长,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想减少两个民族之间的可能矛盾数量,减少单位时间内民族之间接触的可能时间,是一个捷径。比如,汉族很少与非洲的某个黑人民族有矛盾,原因是大家几乎不相互接触。

    

    怎样才能减少单位时间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可能的接触时间呢?各个民族之间尽量相互隔离,各个民族之间尽量不相互杂居,各个民族居住在各个民族自己的地方。人们相互接触的都是本民族的人口,民族之间的可能接触机会,就大大减少,可能的民族矛盾就减少了。国家的政策应该尽量避免民族杂居。可以较大程度减少民族之间可能的矛盾数量。

    

    甲乙两个民族相互杂居时,产生矛盾的可能概率大小又如何呢?甲民族人口比例如果占人口杂居地区人口比例的1%。乙民族就是99%。如果两个民族人口完全是均匀杂居,假如甲乙两个民族人口相互交往是随机性的。占人口比例1%的甲民族的人口,平均接触的对象中应该有1%比例的本民族人口,99%比例的乙民族人口。甲民族人口与外人交往的时间(家庭、家族、亲戚之外的交往),平均99%的时间,是与乙民族人口接触。如果在接触中产生矛盾的话,99%的比例是与乙民族人口接触时产生的。只有1%的比例,是本民族内部接触产生的矛盾。

   

    乙民族人口与外人交往的时间(家庭、家族、亲戚之外的交往),平均99%的时间是与本民族的人口相接触。只有1%的比例与甲民族的人口相接触。

    

    如果不同民族人口之间的矛盾,算是民族矛盾的话。甲民族任意一个人平均感觉到的民族矛盾量,是乙民族人口所平均感觉到的民族矛盾量的99倍。相应的,双方所感觉到的民族矛盾程度差别,也是相差99倍。甲民族的人口到处感觉到是民族矛盾,乙民族的人口很少感觉到民族矛盾,认为似乎没有民族矛盾。而甲民族的人口却可能对乙民族非常不满。但是甲民族力量非常小,对自己的感觉无可奈何。大的民族冲突不会产生。甲乙两个民族会相安无事。

    

    这能解释在汉族聚集区,大家对非汉族反感较少,或者汉族人自我民族意识最弱的原因。这也可以解释,满族人自我民族意识较强烈的原因,满族对汉族比较不满的原因。

    

    假如搞类似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控制主体民族人口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甲民族是非主体民族,家庭可以多生育,乙民族属于主体民族,家庭必须少生育。一段时间以后,甲民族的人口比例从1%增加到2%。乙民族的人口比例从99%减少到98%。此时民族人口相互依然杂居,相互接触依然随几。甲民族人口在单位时间内与外人交往时间,98%的时间是与乙民族的人口接触,产生的可能矛盾数量占对外接触可能矛盾总量的98%。甲民族的人口人均所感觉的民族矛盾程度,此时与人口占1%时类似,只是略微减小了百分之一。对乙民族依然很不满。而乙民族的人口所接触甲民族人口的概率从1%增加到2%。与甲民族人口的矛盾可能数量也增加一倍。此时乙民族的人口对甲民族不满程度会增加一倍。虽然增加一倍,不满程度依然不大,民族冲突依然难以发生。

  

  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又经过一段时间,甲民族的人口比例从2%增加到4%。乙民族的人口比例从98%下降到96%。

    

    甲民族人口个人平均对乙民族不满程度下降2%。但是自己本民族的力量倍增,有了对抗乙民族的本钱。甲民族总不满(人均不满乘于人口比例就是总不满程度。),比人口1%时增加基本四倍。(准确的说是,这个不满值是4乘0.96。比1的四倍小。)

    

    乙民族人口人均与甲民族人口相互交往的概率,比甲民族占总人口1%时大4倍。人均可能矛盾也大4倍,人均不满程度也大4倍。乙民族对甲民族的总不满量,基本也增长四倍。(准确的说,应该是4乘96%,原来是99%。4乘96%比99%的4倍小一点。)

    

    随着类似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又经过一段时间,甲民族人口比例从4%增加到8%。人均对乙民族的不满程度,从最初的99%下降到现在的92%。民族总不满比最初的99%增长到现在的8乘92%。甲民族力量比最初增长了8倍,总不满增长了基本8倍,人均不满程度比最初下降了7%。

    

    乙民族人口人均对甲民族不满程度比最初增长约8倍。总不满增长了92%乘以8,基本比最初增长了8倍,民族力量比最初下降了7%。

    

    以次类推,甲民族人口比例从8%增加到16%,本民族力量又倍增。人均对乙民族不满程度下降8%的值。对乙民族总不满从8乘92%上升到16乘以84%。

    

    乙民族的人口比例从92%下降84%。对甲民族的人均敌视,又增强一倍。民族力量又下降了8%。对甲民族总敌视量从最初的1乘99%增强到现在的16乘84%。

    

    双方对对方的总敌视都达到了较大值,双方的力量差别在迅速减小。两个民族之间的可能冲突就大大增强了。民族矛盾也就处在爆发的边缘。

    

    如果甲民族人口从人口比例的16%增加到32%。民族力量倍增,人均对乙民族的敌视下降16%。民族甲对乙民族的总不满从16乘以84%,上升到32乘68%,总不满数值几乎倍增。

    乙民族人口从84%下降到68%。人均对甲民族的敌视倍增,乙民族对甲民族的总敌视,从16乘以84%,变到现在的32乘68%。总量也在变大。双方力量更接近了,矛盾总量更多了。诱发民族冲突的矛盾总量多了,单位时间内发生民族冲突的可能性就大了。大家相互更有感染力,相互的反感情绪,都较为接近。民族矛盾是一触就发。单位时间内,发生民族矛盾的可能性几乎最大,这个社会几乎是不可能平静的。基本不会长期存在这样的社会,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稳定状态社会。结果必然会消失一个民族,剩余一个民族,或者两个民族都消失。两个民族矛盾量最大时,是人口各占50%。这样的状况想稳定存在更困难。

    

    实际的民族人口分布不会象假设的那样相互均匀分布。因为各民族都趋向于本民族相互聚集,导致民族之间的分布不是均匀的。这样的结果非常好,这减少了民族之间的相互接触程度,可以减少民族矛盾产生的概率值。另一方面,民族之间的交往也是非随机的,一般是本民族的人口相互交往的概率更大。这也可以减少民族之间的可能矛盾。以上两点导致民族之间是可以轻度杂居的。虽然也会有民族矛盾产生的可能,这种现象在现实社会还是不少的。

    

    从上面的假设内容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口比例较小的民族,如果人口比例增大,会导致民族矛盾增多,如果这个比例小的民族,人口比例减少的话,会较大的减少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可能矛盾。

    

    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民族之间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大陆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比例下降。非汉族人口比例增多,按照民族矛盾产生的规律,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了民族之间冲突的可能性。使未来的民族关系变的令人担忧。  

    

  从人口总量上看,未来还是汉族人口占绝对优势,汉族人口比例在部分地区处于劣势。民族冲突的结果,对汉族人不利,对非汉族更不利。也许会给其它民族带来毁灭性灾难。占便宜,一般要付出代价。不合理的政策,对大家都有危害。反对不合理的民族政策,对每个民族都有好处。

    

    在人口比例一定时,民族矛盾产生的概率与什么有关呢?主要取决于社会制度。好的社会制度能较大程度减少民族矛盾产生的概率值。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算好的社会制度呢?平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在同等条件下,能减少民族血腥冲突爆发的社会制度。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平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在民族关系上应该是民族平等。大家一定要理解好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政策的平等,是法律、法规的平等,是大家都一样,任何优待或者优惠都是政策不平等的表现,都是极其有害。大陆现在搞了许多民族之间不平等的政策,甚至在法律面前也不一样。大陆的许多不平等政策,一般称之谓优惠。其实,就是对没有获得优惠的民族的歧视。而大陆歧视的恰恰是自己国家人数最多,最强大的民族,开创了歧视的新领域。大陆的民族政策危害深远。首先,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对大陆产生深远影响。其次,这开创了一个不良开端。既然现在可以歧视汉族人口。未来也许会歧视其它民族,这种可能性应该很大。再次,加大了民族之间矛盾产生的概率,增强了民族冲突的可能。

    

    这样的不平等政策,已经造成了几起民族血腥冲突,只是被压制住了,才没有蔓延开。近期,中原中牟的一起民族冲突,应该是最为典范的民族政策失败例子。恰当的民族政策,可以减小民族之间冲突的概率。

    

    拿破仑有句话,一头绵羊领一群狮子,与一头狮子领一群绵羊,在表现上的差别。不论汉族是狮子还是绵羊,只要领头的不是绵羊,显示的民族力量将难以估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一个人口比例小的民族,如果人口比例增加,基本是增加民族矛盾总量,与自己人口比例增加的数量值,成正比例关系。比如,从1%增加到3%,会使民族矛盾总量增加3倍。应用到大陆人口比例的具体变化情况,就是非汉族人口比例,从20年前占总人口的6%增加到现在的10%。如果现在停止计划生育政策,或者停止不平等的计划生育政策,按照民族人口增长惯性,汉族人口比例还将继续萎缩。从现在的90%下降到82%。非汉族人口共从6%上升到18%。人口比例增加了三倍。意味着大陆民族矛盾总量也将增加三倍。民族冲突的可能性当然增加三倍。未来社会血腥冲突的可能性更大了。

  

    民族矛盾总量与可能冲突数量也存在着一定关系,民族之间在矛盾数量一定时,引发的冲突数量与相互的民族力量有关。两个民族的民族力量越接近,越容易引发民族冲突。

    

    汉族人口的萎缩,会使相同的民族矛盾数量,引起的民族冲突增加许多。究竟多少难以估计。汉族萎缩的结果,不但使民族矛盾总量增加三倍。而且会使这些矛盾,引起的民族冲突增加更多。比如增加9倍等。

  +

    对冲突的遏制力,及防止冲突蔓延的努力,也与人口比例有关。汉族人口比例的萎缩,使社会控制民族冲突蔓延的能力大大下降,汉族人口比例下降会导致汉族力量下降,非汉族力量上升,结果是国家力量分散,对冲突蔓延的控制能力就降低了。

    

    汉族人口比例下降会导致许多恶性循环。导致未来民族之间血腥冲突的可能极大增强。对国家稳定产生极大危害。不平等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仅不合理、不公平、而且危害深远,是毁灭大陆的主要动力。

    

    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汉族人口比例下降,会促使民族可能分裂力量增强三倍。使遏制民族分裂的力量减弱12%以上。一个增强,一个减弱。看来,拆台一个国家,还是不困难的。

    

    如果考虑到民族可能矛盾的极大增加,汉族人口人均会减少对民族分裂遏制的愿望。其它民族的人口人均会增强民族分裂的愿望。又是一个增强,一个减弱。未来实在令人难以琢磨。随着矛盾的增多,汉族人也许会发出古人的感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它去吧!

  

  民族矛盾(冲突)的数量在其它条件一定时,与时间成正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