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16:孙书——用之必胜 -- 桥上

共:💬31 🌺2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左传》人物事略16:孙书——用之必胜

孙书就是写了《孙子兵法》的那位孙武,这是我的猜测。考虑到春秋人物似不应绕过武圣,我也就在这里提供我的一种想象。其实下面此文的内容很多都曾在前面提到过,这里只是再系统整理一下,也有一些修正,算是一说吧。

————————————————————

虽然为了和孙膑区分,往往将孙武叫成了“吴孙子”,但太史公有言,“孙子-武者,齐人也。”(《史记》中华书局1973 七 傳一 二一六一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这一点应该是大家的共识,所以这位“吴孙子”其实也是“齐孙子”。

而这位孙子自己说过:“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孙子译注》(p 042)李零(060300)《虚实第六》),这明显是在为越人的宿敌吴人打气。加上另一段“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孙子译注》(p 077)李零(110500)《九地第十一》),似可说明这位“齐孙子”其实与吴国有颇深的渊源,说是“吴孙子”依然不为过。不过,浏览《孙子兵法》的内容可知,其中提到以尘土飞扬的状态判断敌军的行动,则这位“吴孙子”考虑的战场其实主要是在北方,“吴孙子”终究还是“齐孙子”。

后来在《孙膑兵法?陈忌问垒》中有总结,说这位孙子是“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知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所以这位孙子既是“吴孙子”、也是“齐孙子”。

虽然这位孙子“合于天地”,但毕竟还是凡人,自然有先祖和子孙,有他的家族,下面就再探讨一下他所在的“孙氏”家族的来龙去脉。

当时以“孙”为“氏”的,据我所知,见于典籍的应该一共有三家,一是卫国的“孙”(《文元年传》:“六月戊戌,取之,获孙昭子。”((p 0512)(06010501))(048)),一是齐国的“孙”(《昭十九年传》:“使孙书伐之。”((p 1403)(10190701))(121)),一是晋国的“孙”(《成十七年传》:“吾因奉孙周以事君。……郤至聘于周,栾书使孙周见之。”((p 0900)(08171001))(077))。据后来的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敖(蔿敖)的后人也有以“孙”为“氏”的,是取了“孙叔”这个“字”中的一个字。或者晋国“荀”家的“氏”有时会被写为“孙”,还有名将先轸也有被写为“孙轸”的(《孙膑兵法》)。

卫国的孙家资格最老,据认为人丁最盛,但这个家族的主要部分在丢失了老根据地“戚”以后,离开卫国迁去了晋国。该家族中是否有人前往齐国成为孙武,其实是于史无据的,只有后世一些“孙”姓家族的家谱,认为他们的先祖包含孙武,而且孙武出自这个卫国的孙家,是这个孙家逃往齐国的别族的子孙。

当时各家族的余子,往往到家族以外寻求出路,但族长或可能成为族长的嫡子一般不会离开家族。如果卫国的孙家之某一别族逃去齐国,则因为这个别族的族长其地位本来就低于本支的族长,而别族族长以外的子弟再前往吴国的,我感觉地位太低不足以成为孙武,得到吴王接见。或者以《左传》中的孙书和陈书分属两人,但孙书能独立统兵攻城,他统帅的应该是以本家子弟为骨干的部队,而卫国的孙家之某一别族应该没有这样多的子弟可以构成一支部队的骨干,所以我感觉这样的任务还派不到这个前来流亡的别族族长头上。

至于晋国的孙家,其实是晋悼公的家族,既然晋悼公已经化家为国,以“晋”为“氏”,他们之中的重要人物也就不太可能继续以“孙”为“氏”了。

另外晋国“荀”家和“先”家,虽然他们的“氏”会被误写为“孙”,但这在当时就并非假借而是错字,如果孙武是这两家的人,那么他的弟子们显然不太可能在传承《孙子兵法》时把老师的“氏”写错。

还有楚国令尹孙叔-敖(蔿敖)的后人,没听说他们和齐国有啥关系,也没听说他们有以孙武为其先祖的。

那么就只剩下齐国“孙书”的孙家了。孙书的父亲是陈无宇(陈桓子),此人有好几个儿子,见于《左传》的,除了孙书(陈书,子占)之外,还有嫡子中的长子陈武子(陈开,子彊)、次子陈僖子(陈乞)。而据《世本》:“陈桓子无宇产子亹,亹产子献,献生鞅(《史?齐世家索隐》)。”(《世本?卿大夫世本?齐?陈氏》周渭卿点校《齐鲁书社》)。则陈无宇至少还有一个儿子“字”子亹,此人显然不是陈僖子,但可能是庶子,且年长于陈武子:因在后来他的孙子“御鞅”(即献生鞅的鞅)与陈僖子的儿子陈成子同时(《哀十四年传》(p 1682)(12140301))(137)。

陈武子和陈僖子应该都曾担任陈家的族长,而陈僖子则把他的族长之位传给了他儿子陈成子。因此孙书(陈书)从来没有上位的机会,有可能外出寻找出路。孙武去见阖庐之前不久,陈无宇(陈桓子)和陈武子先后去世,可能就是因为欣赏他的父兄的去世,才使孙书不得不离开陈家。孙书的地位较高,虽非大夫的嫡长子,但也是一位大夫的嫡子之一,何况之前还有过领兵作战的经验,勉强够得上让阖庐接见。

下面我就排列一下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以此证明只有孙书本人而非他的后代才可能是孙武:

公元前年 鲁公年 事件

BC567 鲁襄公 六 年:陈无宇20岁,献莱宗器于襄宫

BC549 鲁襄公二十四年:陈无宇38岁(孙武或生于此年)

BC544 鲁襄公二十九年:孙武生年(或在五年前),陈须无去世,陈无宇43岁

BC540 鲁昭公 二 年:陈无宇47岁,被扣半年

BC539 鲁昭公 三 年:陈家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BC535 鲁昭公 七 年:晋国反戚田,如果卫国的孙家有别族入齐,当在此后。

BC532 鲁昭公 十 年:栾、高败,陈家得高唐,陈氏始大,陈无宇55岁

BC523 鲁昭公 十九 年:孙书伐纪鄣,陈无宇64岁,孙书21岁(26岁)

BC517 鲁昭公二十五年:陈无宇去世,70岁,孙书27岁(32岁)

BC516 鲁昭公二十六年:陈武子51岁——48岁(陈无宇20岁——23岁时生),负伤,或即去世。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

BC512 鲁昭公 三十 年:吴子(阖庐)问于伍员,孙书(32岁——37岁)见阖庐

BC506 鲁定公 四 年:吴军五战,及郢,孙书38(43岁)岁

BC489 鲁哀公 六 年:齐-陈乞(陈僖子,陈无宇29岁——35岁时生)57岁——63岁,弑其君荼

BC484 鲁哀公 十一 年:陈僖子(62岁——68岁)谓其弟书(60岁——65岁):“尔死,我必得志。

BC482 鲁哀公 十三 年:陈僖子死,64岁(70岁)

BC481 鲁哀公 十四 年:齐-陈恆执其君

以上是把孙书的年纪尽量往大里算,尤其是后面所附的年龄,甚至他战死时已经六十五岁,这个年纪还要上战场直接拼杀,该是极限了吧。而即使按这个年纪推算,孙武见阖庐时孙书也只有三十七岁,如果他十五岁生子,他的儿子也不过二十二岁,不太可能以兵法见吴王。何况孙书地位尚可,但他儿子地位就太低了。按当时的惯例,各家诸侯的臣下流亡到其他诸侯那里去寻找出路,一般会降一级任用,见《昭七年传》:

子产曰:“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卿违,从大夫之位;罪人以其罪降,古之制也。……”((p 1293)(10071001))(111)

因此,即使像孙书这样大夫的嫡子之一也往往成为他国大夫的家臣,即使成为公臣,也是最低等的大夫,如果是他的儿子,又如此年轻,就只有当家臣或者士的份了。

可以对比的正好有同时同地的伍子胥,他父亲也是上大夫,而他本人是在为吴王推荐了赖以上位的杀手,又提出了对付楚国的方略,并取得成效以后,才被任用为行人的。

不过行人只是幕僚而已,没有真正统兵的权利。这也是当时的常态:当时的军队都是家族的军队,军队的骨干是家族成员——包括外来的家臣,如果不是家族的族长,谁能指挥得了这样的军队。

所以孙武应该就是孙书,而“武”,应该是他的谥号——《尉缭子?制谈》有云:“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李零先生案云:

“武子”,即孙武子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为“孙子-武”。这里作者是把孙武当作善于用少量军队取胜的善用兵者,地位排在吴起、齐桓公上。古书明确提到孙武,以此为最早。(李零《吴孙子发微》

如李先生指出,孙武乃孙武子也。最早的古书既称武子,显然反映“武”是谥号。所以《宰相世系表》中“(孙)凭生(孙)武,字长卿”的孙武(长卿)不必是孙武子——孙书。

————————————————————

我推测孙书生于公元前五四四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周景王元年,齐景公四年,晋平公十四年,楚郏敖元年,吴馀祭元年),如果尽量往大里算则还要早生五年。同样,陈开与陈乞的年岁亦当相应上调(见附上的此三人在后列出的年龄)。

这一年,孙书的爷爷陈须无去世了。就在前一年,栾、高、陈、鲍四家驱逐庆封,陈家的族长成为上大夫,地位超过了晏婴。也就是说,他三十八岁的父亲陈无宇当时已经是上大夫了。

但这个上大夫还远未能执掌国政,陈家此后一直致力于收买人心,也反映他们自家也认为地位不稳,很有危机感。

到了公元前五三二年(鲁昭公十年,周景王十三年,齐景公十六年,晋平公二十六年,楚灵王九年,吴夷末十二年),陈家和鲍家又把栾家和高家打了下去,虽然还是让老牌的高、国两家摘了桃子,但陈家得到了齐国别都高唐作为采邑,有了较大的根据地,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时孙书十二岁。

又过了九年,公元前五二三年(鲁昭公十九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齐景公二十五年,晋顷公三年,楚平王六年,吴僚四年),在高发率领下,齐军攻打莒国,莒共公逃往纪鄣,二十一岁的孙书奉派独立指挥一支部队(应是以陈家的族人为骨干)攻克了纪鄣。他能有这样的机会,反映他因才能出众得到了主帅高发的认可,也反映他很受他父亲陈无宇喜爱,这一点恐怕也是后来促使他流亡吴国的因素之一。

六年后,公元前五一七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周敬王三年,齐景公三十一年,晋顷公九年,楚平王十二年,吴僚十年),孙书的父亲、七十岁的陈无宇去世,此时孙书二十七岁。下一年,陈家的新任族长,孙书的大哥陈开也因伤去世了,孙书的二哥陈乞继任族长。此时陈家在齐国朝廷上仍未能占太大的势力。

没多久,失去父亲的庇护、又与现任族长陈乞关系不好、约三十岁的孙书只好下决心离开齐国去吴国寻找出路了。

到公元前五一二年(鲁昭公三十年,周敬王八年,齐景公三十六年,晋顷公十四年,楚昭王四年,吴阖庐三年),吴王阖庐接见了三十二岁的孙书,把他放在了流亡者聚集的参谋机构中,与伍子胥、伯嚭为伍,比此二人地位低。另外,我估计伍子胥此年三十四岁,长孙书两岁。至于说孙书在阖庐接见时“斩爱姬”云云,正说明孙书未能得到阖庐的赏识,其弟子没有可以自高身价的说辞,只好编故事了。

孙书在吴国只是幕僚而已也反映在《孙子兵法》中: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译注》(p 002)李零(010200)《(始)计第一》)

这段话完全是幕僚的口吻,充分反映了孙书的骄傲与无奈。虽然后来名震天下,但他生前毕竟没有真正大展身手。《孙膑兵法》云“言之于齐”,则《孙子兵法》讲授的对象是陈家的子弟,除了陈家的族长,他们大多还将是为人属下与幕僚。

不过厕身参谋机构之中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了解战争的全貌,孙书在吴国全程见证了谋士伍子胥疲弊楚军战术的实行以及此人的聪敏,见识了将领吴-夫槩王-晨的勇武和锐利,也观摩了吴、越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五〇六年(鲁定公四年,周敬王十四年,齐景公四十二年,晋定公六年,楚昭王十年,吴阖庐九年),孙书随着吴军奔袭入郢,下一年,又随着吴军撤回了吴国。

撤回吴国以后,吴、越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为吴国的主旋律,吴方并不总能占上风,公元前四九六年(鲁定公十四年,周敬王二十四年,齐景公五十二年,晋定公十六年,楚昭王二十年,吴阖庐十九年),在一场残酷的战斗中,吴军大败,吴王阖庐被杀,吴王夫差上了位。

夫差可比他爹阖庐差远了,他改变了阖庐“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的做法,领着吴国迅速走向了灭亡。

同时,随着阖庐去世,他的参谋班子解体,在吴国已接近二十年的孙书没了安身之地,我估计孙书就是在此后回了齐国。回到齐国后,因当时陈家势力还不太大,人口又很多,孙书就只有赋闲了。

不过此时的孙书万里归来,已经读遍了万卷“兵书”:他既见识过晋军、齐军的作战,也见识过楚军、吴军的作战,甚至还见识过秦军和越军的作战;既见识过两军列阵的大规模车战,也见识过奔袭,撤退,攻城、截击、水战、火战等其他各种战争样式;再经过总结,他的军事理论已经成形了。因此,他就开始把腹中的“兵书”讲解给子侄们了。《孙膑兵法?陈忌问垒》所云“明之吴越,言之于齐”的“言”,此之谓也。后来他侄子陈成子用兵有模有样,应该就有孙书的影响。

孙书大概比孔子小八岁,孙书回齐国时孔子早已授徒有成,当上鲁国的卿,也很快就要带着弟子去周游列国了,所以孙书给子侄们开讲战争课有先例可循。

好日子总是太短,回国大约十年后,孙书的好日子到头了,公元前四八四年(鲁哀公十一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齐简公元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楚惠王五年,吴夫差十二年),吴军前来攻打齐国,陈家的族长陈乞本来就对孙书不以为然,他更关心权术而非战术,又为了撇清陈家可能与吴国勾结的嫌疑,就逼着六十岁的孙书上战场拚死,说是“尔死,我必得志”,用孙书的命换取陈家与他自身的利益。

一代兵家就这么死去了。而因为他勇武,也因为他知兵,“用之必胜”,所以谥为“武”。

孙书这一死,还为其子孙换来了“孙”这个“氏”,从此与陈家分道扬镳。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137陈氏始大9节、138艾陵之战5节):

关键词(Tags): #左传(东学西读岛主)#左传人物事略(林风清逸)#桥上(林风清逸)#孙书(林风清逸)#孙武(林风清逸)通宝推:驿寄梅花,李根,史文恭,阴霾信仰,履虎尾,hullo,老老狐狸,mezhan,林风清逸,迷途笨狼,蓝鸟,迷惑不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