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沙漠、橄榄园与战败的苦果

令丘吉尔大受震动的政治冲击是此前军事失利的直接结果,而且丘吉尔对这些失败也要承担一定责任,尽管并不是全部责任。丘吉尔是一名伟大的国家领袖,也是一名伟大的政客,但他从来都算不上一位伟大的将帅。加里波利登陆战完全是身为战争空想家的丘吉尔一力促成的结果,挪威作战也是一样。(所谓长考出臭棋,研究地图的时间太长完全有可能耽误事。)在法国之战的最后时刻,过度乐观的丘吉尔罔顾军事现实,一味要求保存法国的战斗能力,他与前线将领们争执不休,直到英国远征军勉强逃回本土为止。同样的模式在希腊与北非也得到了重复。但是今天“蒙蒂”与“沙漠之鼠”这两个外号以及阿拉曼这个地名已经融入了英国的民间传说。人们经常模糊地认为利比亚与埃及的战斗只是余兴节目而已——美国人与俄国人经常这么说——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如果英军彻底击溃了意大利的沙漠军队——开战之初这一点几乎成为现实——那么接下来两年的北非战事肯定打不起来,纳粹欧洲的“柔软下腹部”早在1941年就会彻底暴露。反过来说,假如隆美尔当真将英军彻底赶出了埃及——当时这一局面同样很可能成为现实——德国人就可以从高加索地区与北非同时出兵,发动钳形攻势一举拿下中东油田,进而为希特勒赢得战争。总之北非的胜负干系极大。

北非作战第一阶段的总指挥是热爱诗歌并且自从布尔战争时期就投身沙场的阿奇博尔德.韦维尔。这一阶段的作战非常顺利。老化落伍的意大利军队在埃及向同样老化落伍的英国军队主动挺进,然后在理查德.奥康纳将军的指挥下,英军(以及印军)发动了大胆的闪电战,一举将意军推了回去。这次为期六十二天的作战最初只想打成一场突袭,英军坦克兵与澳大利亚步兵都展现了非凡的英雄气概。1941年2月作战结束时,大英帝国的军队已经挺进了五百英里,俘虏了十三万三千名战俘与上百辆坦克。可是正当韦维尔即将一鼓作气将意大利人赶出北非的时候,丘吉尔却命令他掉头协防希腊。希腊人也正在经受墨索里尼的进攻,并且打得有声有色,死死地遏制住了意军的攻势。但是现在德国人也打起了希腊的主意。他们打算取道南斯拉夫进攻希腊,并且拉上最近投靠过来的巴尔干盟友。就像之前试图保持法国的作战能力一样,这一次丘吉尔也想保持希腊的作战能力,于是他命令韦维尔派出六万人去击退德军。韦维尔得到了皇家空军的支援,但是皇家空军战斗机与德国战斗机的数量比是一比十——远比不列颠之战的情况更恶劣——而且他们的坦克也故障频发。因此这支由英国人、澳大利亚人以及新西兰人组成的联军根本没有胜算。他们很快就一败涂地,很快就不得不在地中海再次上演了一回敦刻尔克撤退,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了振奋人心的政治宣传效果。克里特岛对于对阵双方来说都是必争之地,于是德国人发动了一次大胆而又血腥的伞兵作战并且夺取了这个岛。英国人再次承受了颜面丧尽的失败。但是德国人的胜利背后是惨重的伤亡,以至于他们再也没有尝试过伞降突袭作战。显然盟军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开始培训自己的伞兵队伍从而效仿德国人。

与此同时,剩余的英军与英联邦军队驻守在利比亚的班加西,等待着全军挺进解决掉意大利人的命令。但是他们遇到了一点小问题,这个问题的名字就叫做埃尔温.隆美尔。早在调往北非战场之前隆美尔就已经成为了德国军界的红人,这一次也是希特勒亲自点将,派遣他率领新近成立的非洲军团协助意大利人守住阵线。韦维尔手下的高级军官们认为在沙漠环境下运送油料淡水的补给线拉得很长,因此德国人不可能初来乍到就发动攻击。但是没过几周,穷追猛打的隆美尔就驱赶着精疲力竭的英军原路溃退了回去。短短三周时间里,隆美尔就夺回了奥康纳此前打下来的全部意军地盘,托布鲁克的澳大利亚守军很快就被包围了。接下来是为期半年的围城战,期间隆美尔将凶猛的88式高射机炮当成反坦克武器,粉碎了英军的反击。丘吉尔随即撸掉了韦维尔,换上了曾任驻印度英军总司令的克劳德.奥金莱克,并且要求此人赶紧再发动一轮反击。奥金莱克同样认为战前准备很不完善,因此没有遵从丘吉尔的命令。

与此同时隆美尔已经做好了再次突进的准备,这一次他打算将英军彻底赶出埃及并且占领油田地区。理论上来说这一仗堪称决定战局的胜负手。开罗是英国连接地中海、印度、中东产油区以及非洲的战略枢纽。一旦开罗失守,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假如希特勒对隆美尔言听计从,调拨给他足量坦克与部队,那么这样的前景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但是当隆美尔见到希特勒的时候——此时他已经成为了希特勒的粉丝——希特勒却很有些心不在焉,对于沙漠作战的未来也没什么明确看法。这并不奇怪,因为此时希特勒已经定下了更大的目标。1941年6月,他发动了注定将会让他输掉整场战争的巴巴罗萨计划,调集三百万大军侵入了苏联。二战当中每五名阵亡德军士兵就有四人死在对俄作战前线。巴巴罗萨计划为英国拉拢了两大盟友当中的第一位,也保证了隆美尔无法获得他所需要的坦克、油料、军队与装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他失去了在地中海沿岸一举击溃英军的最佳机会。但是在1941年初这都是后话,当时的人们并看不了这么远。而隆美尔也已经做好了利用现有兵力夺取托布鲁克的准备。

隆美尔很快就发现这次作战并不容易。到了11月,蓄势已久的英军反攻终于将托布鲁克守军从围困当中解救了出来。与此同时全球战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41年12月7日,隆美尔下令撤军。也就在这一天,日军偷袭并重创了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四天之后美国正式参战,英国也赢得了第二位强援。接下来到了1942年5月,隆美尔的部队已经得到了充分休整,于是他再度发动了大胆反击,以少胜多地攻克了托布鲁克并且俘虏了三万余人。这次战败让丘吉尔颜面扫地,尤其是因为当时他正在访问美国,罗斯福总统亲口向他传达了这则坏消息。为了自找台阶,丘吉尔极力吹捧了隆美尔的算无遗策——“我可以这么说,这是一位从战争浩劫走出来的伟大将军。”吊诡的是,隆美尔居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英国人眼中的英雄。这位伟大将军的目光此时已经穿过了战争浩劫,投向了通往开罗的道路。挡在他面前的唯一障碍就是英军的最后一道关键防御阵地,也就是位于海水与沙漠之间的阿拉曼。奥金莱克正在驻守此地积蓄力量迎接下一场战斗。前文当中我们已经见到了政治与军事考量如何相互冲突,这一次两者再次冲突并且导致了血淋淋的后果。丘吉尔现在需要一场速胜。刚刚下场的美国盟友正在领导火炬行动,在北非西部法属地区领导英美联军进行登陆作战。这次作战倘若成功,就能插入隆美尔背后。为了丘吉尔的地位,为了英国的荣誉,为了破败不堪的英军名声,隆美尔都必须输在旧世界而不是新世界手里。

这并不是政治与战争相互纠缠的唯一方式。既然德国人已经有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全国英雄,那么英国人也必须捧出一位与之对等的英雄才能不落下风。于是伯纳德.蒙哥马利就在1942年8月闪亮登场了。他是一个非常看重个人宣传的人,往往令人火大。他的气质十分粗鲁。此外偶尔他也能下出一步妙招。就像此前谨小慎微的韦维尔一样,同样谨小慎微的奥金莱克已经失去了丘吉尔的信任。于是丘吉尔又解雇了他与其他几位关键将军。正是这些人组建了第八军,并且制定了很多日后将会被蒙哥马利稍加修改就据为己有的计划。蒙哥马利是丘吉尔心目中扭转北非战局的第二人选——第一人选不幸坠机身亡了——不过说起谨小慎微,身为战略家的他比两位前任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顶头上司哈罗德.亚历山大爵士的回护下,“蒙蒂”运用自己的自信与个性说服丘吉尔推迟了原定要让奥金莱克执行的反攻日期。替换人员确实有特权。其他英国将军往往都是守口如瓶不苟言笑的传统人物,大鸣大放四处播撒正能量的蒙哥马利则迎合了新时代的气质。他为军方文宣人员与大众报纸提供了完美的素材,他本人也成为了一颗明星。

隆美尔的经典造型是在军帽上扣一副缴获来的英军护目镜,站在坦克上摆出排兵布阵的姿势。蒙哥马利的招牌则是头戴贝雷帽——这不是他的主意,而是英军战地摄影组主管的设计——从坦克炮塔里露出上半身举着双筒望远镜极目瞭望,记者们则在一旁赶紧拍照。蒙哥马利说话粗鲁伤人,尤其擅长揽功诿过。亚历山大在文笔克制的个人回忆录当中很是不动声色地将他挖苦了一番。但是就像隆美尔一样,蒙哥马利也成为了基层官兵与本国公众眼中的英雄。不同于此前的一切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家伙,哄骗上级,鼓动下级,笑话同级,总之走到哪里就吵吵到哪里。许多与蒙哥马利共事的人都很讨厌他。巴顿肯定看他不顺眼,丘吉尔在私下里也对他颇有微词。但是蒙哥马利确实具有斩尽杀绝的气质。无论是在北非沙漠还是在D日登陆之后,蒙哥马利在追歼敌军的时候总是将步伐放得很慢,以至于错失了大量战机。他惯于集中压倒性优势兵力摧毁敌人,而不是咬在敌人屁股后头慢慢放血。尽管整天摆出一副咋咋呼呼的派头,但是蒙哥马利却绝不是一味猛冲的莽夫。

在阿拉曼之前,蒙哥马利既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也是一个很吵闹的人。他在公开讲话当中总是嗓门吓人,撕碎了所有进一步撤退的计划。私下里他则不动声色地采用并且修改了奥金莱克的作战计划并且暗中积蓄力量,直到英军的空军、坦克与军力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到最后蒙哥马利手下的军队达到了二十万人,隆美尔手里只有十万四千人。蒙哥马利的坦克达到了九百五十辆,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奉罗斯福总统之命从美军调拨过来的新兴美式坦克。隆美尔的坦克只有四百五十辆多一点,由德式与意式坦克组成。蒙哥马利的作战效率更是远远超过了隆美尔。迷机破译员为他提供了德军内部的详细情报,包括隆美尔与希特勒的谈话内容。他甚至经常能赶在希特勒之前读到德军的战情汇报。当然,就算有了这么多优势他也未必一定能赢。他很可能会被引诱到开阔地,使得德军坦克可以充分发挥更强的机动性。但是考虑到更强大的英军火力,想要打输这一仗也没那么容易。

1942年10月23日,第八军终于动手了。起手式是一轮炮火覆盖,接下来就是一场为期十一天的战斗,事后立刻被誉为二战转折点——尽管规模远远更为宏大的真正转折之战正发生在东北方向一千五百英里之外的斯大林格勒。英国人发动了一场异常血腥的正面突击,如同绞肉机一般粉碎了德军非洲军团。当时隆美尔正在德国养病,前线局势迫使他立刻赶回北非,并且不惜违背希特勒“不胜利毋宁死”的命令将建制依然完整的一个军撤了出来。蒙哥马利完全能够承受用两三辆坦克换取一辆轴心国坦克的战损比并且继续挺进。尽管战斗曲折一言难尽,但是从根本上这就是他的核心策略。由于希特勒不允许北非军团撤回意大利休整,北非军团的大部分人都会在漫长的追击战当中沦为俘虏——此时美国人也加入了追击的行列。假如丘吉尔与蒙哥马利能够等到美国人在隆美尔背后下手之后再发动攻击,英军的伤亡战损将会少得多。但是那样的话英国人的面子就保不住了。(蒙哥马利的传记作家与一部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反论:之所以阿拉曼战役“打早了”,目的在于动摇驻扎在突尼斯的亲贝当法军的士气,并且为美军登陆创造便利。尽管这么多年之后想要证明当事人的动机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这项论断的力度依然不算很强。)

英军进攻的时机选择在了美军舰队登陆北非之前两周。这一仗对于英军来说是彻头彻尾的顺风仗,一切不利因素事先都被排除了。这一仗的胜利并不能表明英军已经真正具备了像德军一样发动大胆战术突进的能力——德军军官都认为他们的对手动作缓慢,进军步伐就像逛大街一样,而且作战意图一猜就透。但是这一战的确表明英国已经领会到了空地协调、可靠补给线以及压倒性兵力优势的重要性——英国海军更是切断了隆美尔的大量补给。这次胜利为英国投下了一道突如其来的希望之光。BBC新闻播音员兴奋得忘记了公司一贯要求的中立原则:“下面由我给大家播报新闻,今天的新闻简直棒极了。”尽管大部分功劳都被算在了身为战区总司令的亚历山大头上,但却是蒙哥马利在英国变得家喻户晓起来并且成为了誉满全球的名人。丘吉尔下令全国教堂鸣钟庆祝胜利。蒙哥马利随即受封骑士头衔,头戴为人熟知的贝雷帽、身穿皱巴巴的套头衫留下了许多照片。蒙哥马利的虚荣心还会进一步膨胀,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前,他的明星地位将会为第八军提供弥足珍贵的自信与勇气,他们将会一路追着德军从北非打到西西里,又从西西里打到意大利本土。自行印刷报纸、着装风格怪异并且惯于拿自己开涮的第八军成为了一支全新的公民军队,军队统帅则是一位新型民粹主义将领。阿拉曼战役是大不列颠与英联邦的胜利,也是西方战区最后一场此类胜利,因为从此以后美军就插了进来,成了英军身边的小兄弟——这里的“小”字当然仅仅是从辈分上来说的,如果从人员规模与装备质量上来说,英军才是美军的小兄弟。最后,阿拉曼战役在一连串低谷之后拯救了丘吉尔的个人名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阿拉曼之前只有失败,在阿拉曼之后则只有胜利。

英国在二战期间遭受的最惨重失败其实并不是敦刻尔克——前文所见,这场失败主要归咎于法国人,英军只是陪绑而已——也不是托布鲁克,而是新加坡的沦陷。新加坡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地区投射力量的支点,但是这个岛屿面向陆地的一侧防御力量不足,于是日军就在1942年2月借道马来亚轻取了新加坡。此前日军飞机已经报销了两艘英军战舰,而且这一战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方在战前对日本空军的培训。日军在陆地上用自行车快速穿插,在海面上用快艇发动进攻,有效切断了英军与澳军作战单位之间的联系,并且很快就掌控了全新加坡的淡水供应。这样一来全岛军民的结局就注定了。尽管如此,十万守军向三万日军投降的场景依旧难看至极。丘吉尔告诉一位老朋友,他很担心“我们的战士已经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擅长打仗了……我们在新加坡有这么多人,这么多。他们的表现理应更好一点的。”此时担任帝国总参谋部指挥官的艾伦.布鲁克爵士露骨地评论道,假如英军学不会更有效的作战方式,那么英国保不住帝国疆域也是活该。蒙哥马利的胜利则表明,只要拥有物质优势与振奋人心的领导者,英军的表现完全可以像一战时期那样出色。但是一次又一次英军不得不面临备战不足的窘境,更大胆的敌军指挥官往往会智胜他们,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差强人意。此外他们还经常会沦为政治的受害者,不仅因为多年的绥靖主义与军费开支不足而受害,也因为丘吉尔在开战后做出的决策而受害。。尽管政府宣传与胜利言论铺天盖地,尽管将军们都想当然地认为英格兰肯定不会输,但是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依然逐渐渗透进了国内公众的意识里。

通宝推:桥上,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