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0,对德作战

二战后半程表明了(通过美国人)得到充分补给并且由一个果断政府加以指挥的英国能够做到怎样的地步。英国全国上下都为了实现唯一一个目标而动员起来。英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座军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位国有化工业巨人。在三千二百万位于工作年龄的英国人当中——换句话说就是十四岁以上的国民当中——有两千二百万被调动了起来。信息部在战后发表的官方文件毫不夸张地记叙道:“英国为了战争不惜扒光了身上的衣服。”似乎除了诗歌、性爱与做梦之外的一切日常活动都遭到了政府的控制。未曾经受配给制或者物价控制的商品开销只占到总量的5%。政府规定的工资标准与工作条件从欧内斯特.贝文掌控的劳工部扩散到了四面八方,涵盖了农场劳工、茶馆跑堂、铁道工与泥瓦匠。乡间的姑娘与城里的老男人们往往会接到命令前往离家上百里之外的地方工作。十万多名男性被强行打发进入了煤矿矿井而不是参军入伍,这种做法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感,尽管到头来只有两万一千余名男孩在井下为国效力。

在所有遭到合理化改造并且由白厅控制的行业当中最著名的就是飞机制造业。到1944年中期全国已有一百七十万人投入了轰炸机与战斗机的制造工作。英国飞机产量从战前一年的年产三千架飙升到了1944年的年产两万六千架,而且飞机本身的构造也复杂多了。飞机引擎产量几乎翻了五番。铝、铁矿石、木材与钢铁的产量同样节节拔高。总体来说英国在二战期间制造的飞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零两千架,种类从喷火到蚊式,再到体量庞大的兰开斯特式与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还有最新式的流星战斗机。实现这一点意味着英国工业必须进行根本转型。在工业界的最顶层,原本的竞争对手不得不成为了合作伙伴。比方说劳斯莱斯就与福特结成了合作关系。劳斯莱斯是至关重要的梅林发动机的制造商,专门生产大众款式汽车的福特则在曼城开设新厂,其中雇佣了相当一部分女工。福特公司在德比的工厂里精简了劳斯莱斯的繁复生产工艺,不仅缩短了工时,还将造价削减了将近三分之一。这只是英国工业生产效率跃升的一个小例子,战前英国工业始终没有显现出此番气象,战后也很快就恢复了原本的低效状态。战时英国工业的整体模式就是急迫而又高明的因地制宜。大量转包人被纳入了军工体系,其中既有家庭主妇与木工作坊也有大型工厂。教堂长椅木工与制作钢琴的匠人都参与了蚊式战斗机的制造。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的许多零件都出自鞋厂与公交车车场。为商店橱窗制造卷帘窗的工厂,制造包装纸箱的工厂,以及为炸鱼店制造平底煎锅的工厂如今改行造起了机身与炮塔。这是一个完全动员起来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首先是一个手艺人与作坊主的国家,并不是苏联或者国家社会主义德国。

对于千百万投入战时生产的工人们来说,他们的工作不仅累得他们精疲力竭,也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解放。许多第一次走进工厂的女性不仅在工作环境里结识了新朋友,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极大增强了自信。此外她们也品尝到了双脚酸痛与重复无聊的滋味。战前的非技术工人纷纷接受了紧急培训,他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年轻的基层工会成员们突然发现来自工会上层人员的压力减轻了,因为后者当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会里留下了一片片权力真空。战争刚开始时罢工变成了非法行为,但是罢工并未因此而终止,尤其是在煤矿与飞机制造厂里面。1943年的英国爆发了超过一千七百场罢工,第二年则爆发了将近两千两百场——以战前与战后的标准衡量,这些罢工的规模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但是依然令丘吉尔与贝文忧心忡忡。罢工的理由也往往并不是待遇低下,而是工时过长,管理方式陈旧致使新来的工人心生不满,以及熟练工人试图压制新来者。此外这些罢工根本不是英共煽动的结果。恰恰相反,英共在战争期间一直在竭力维持生产秩序,旨在尽量帮助莫斯科方面。为了鼓舞工人们的士气,政府新建了大量职工餐厅与休息室,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文娱活动。广播电台专门开设了《工作音乐》节目,全国娱乐服务联盟(ENSA)与更高端的音乐艺术扶持理事会(CEMA)的巡回歌手与音乐家们也经常走访工厂并且在午餐时间为工人演出。前者为一线工人们带来了薇拉.琳恩与乔治.福姆比这样的大牌歌手与喜剧演员以及一部分颇受诟病的三俗表演,日后将会发展成为艺术理事会的后者则奉上了经典名篇朗读甚至不带妆歌剧。

二战并不是英国工业体制改革的开端。二战期间的工业效率提升只是暂时性的,甚至比当时看上去更不长久。在亡国的压力下形成的工业合作网络很快就在和平环境当中分崩离析了,暂时的合作伙伴再次成为了竞争对手。1945年的国有化确实让英国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合理化改良,但却未能触及核心。最重要的是,不顾一切赢得战争的代价就是英国身为国际强权国家地位的破产。大英帝国将会分崩离析,贵重的海外资产将会用来偿付美国援助。从工业层面来说,英国看上去好像一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运动员首次在国际赛场上跑出了优异成绩,其实却是一头年齿渐高的牛马在受惊之后拼命狂奔以至于力竭倒地。当然,在某些领域英国工业确实取得了世界级成就,例如代号桑葚的浮动码头就是战时英国工业的得意之作。在肯特的沼地与南汉普顿,成千上万的劳工制造了巨大的钢铁构件,用来在D日当天的诺曼底滩头提供临时港口。1939年至1945年之间英国出产了喷气式战斗机,复杂精密的雷达网,水准不俗的轰炸机,能在水面上跳跃的炸弹,还有远远更加强劲的航空发动机。这一切都表明英国的创造力并没有消失。但是在表象背后是内伤深重的工业基地与失血过多的金融体系,这两者都会在战后原形毕露。

对于英国的战争决策者们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这股昙花一现的工业伟力。毕竟,要是生产的产品无助于赢得战争,那么产能再强也是枉然。前文中我们已经见到了丘吉尔如何竭尽全力推迟进攻法国。与此同时他还抛出了大量攻打德国的进军路线——取道巴尔干、罗马或者挪威——但是直到D日作战之前他的选项都很有限。这就导致英国做出了二战期间最具争议且最难辩护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德国城市进行重点轰炸。战争初期皇家空军对德轰炸十分低调,效果也不算显著。英国轰炸机体量太小,数量太少,无法造成严重破坏。与德国不同,英国人将精力集中在了开发防御雷达上面,并不太关注进攻性的无线电波束追踪技术。因此皇家空军的投弹命中率也比德国空军更低。派遣皇家空军轰炸德国与其说是认真的作战行为,倒不如说是为了提振士气——并不是正中面门的全力一击,而是冲着背后恶狠狠啐出口的嘘声。但是随着英国遭受围困的时间越来越久,可以通过轰炸来赢得战争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了。三十年代的军方智囊与科学家们都曾坚定主张过这套理念。皇家空军的创建理念就是担任大英帝国境内的警察力量,因此轻型轰炸机的作战效力令他们大为兴奋——这可是夷平伊拉克村庄与震慑骑马游牧民族的最佳武器。不过假如对手也是现代化国家,轻型轰炸机就有些不够给力了。1941年英国推出了新一代大航程轰炸机,但是这些轰炸机并未装备定向设备,因此无法在高空准确打击军事基地与工厂。如果要低空飞行,皇家空军的护航能力又不够。1941年的轰炸机指挥部承受了严重损失,但是却没能给德国人造成多大影响。根据一位史学家的说法,“轰炸机指挥部的前线作战力量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就被清扫一空了。”那么新型轰炸机究竟应该用在哪里呢——以及怎么用呢?

到了1942年春天,英国飞机制造厂已经生产了上百架新式四引擎轰炸机,并且装备了性能更优良的无线电定向装置。此外皇家空军也制定了新的作战原则:摧毁德国城市。最先提出这一构想的人是出生于德国的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林德曼,现在已经受封成为了切威尔勋爵【1】。他是丘吉尔最亲密的朋友与顾问之一。用丘吉尔的话来说,切威尔的脑子“真是一台精妙的机械”。如今这台机械将毁灭当成了最高目标。他声称自己对于赫尔与伯明翰遭受空袭后的损失情况进行了精心分析,并且以此为依据向丘吉尔进言,认为英国目前出产的重型轰炸机足以让五十八个德国主要城市当中三分之一的人口无家可归。“看来毫无疑问的是,这样做足以摧毁全民的斗志。”这份备忘录后来被戏称为“拆屋文件”,因为切威尔主张要让德国人“上无片瓦”。当然,鉴于燃烧弹与高爆弹的实际效能,轰炸不仅能拆屋,也会不分男女老幼地杀死大量非战斗人员。不过他并没有说的这么直白。关键问题在于这样做当真管用吗?毕竟英国人的士气并没有崩溃。

接下来是一场两位顾问之间的私斗。傲慢且固执己见的切威尔很快就与另一位颇受丘吉尔青睐的顾问提扎德闹翻了。完成了出访华盛顿的任务之后返回英国的提扎德突然发现自己丢掉了原本的职位。这两个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像。就像提扎德一样,切威尔也在一战期间担任过试飞员,测试了他本人关于飞行器的许多激进理念。这两人都相信科技将会赢得战争。这两人对待“德国鬼子”的态度都很强硬,尽管切威尔相比之下还要更极端一些——他认为等到战争结束后要对德国进行“巴氏消毒”,使其倒退回农业国家。较为谨慎且没那么傲慢的提扎德反对“拆屋文件”,他指责切威尔“极其误导”,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定……将会为战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的论点并不在于轰炸德国城镇不道德,而是认为轰炸不会像切威尔设想的那样产生决定性效果,而且耗费大量资源进行地毯式轰炸将会使得大西洋之战的结果胜负难料。切威尔很有底气地嗤之以鼻,因为丘吉尔很信任他。提扎德并不知道切威尔虚报了赫尔与伯明翰两地遭受轰炸之后的损失数据。相关文献显示两地居民都没有陷入恐慌,他们的士气与健康状况也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如此恶劣的篡改证据行为将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后果。

轰炸机指挥部的总指挥是阿瑟.哈里斯爵士【2】史书上将他称作“轰炸哈里斯”,他手下的机组成员们——很多人都战死了——则干脆称他为“屠夫”。他曾经是一战时期的飞行员,一战结束后就成为了各个帝国轰炸中队的总指挥。哈里斯是个精力十足、粗犷直率的人。其他空军高层都担心他对丘吉尔的影响力太大——尽管丘吉尔本人有时候也有点受不了他。有一次哈里斯开着宾利跑车从位于海威科姆的总部前往伦敦,一路上风驰电掣,以至于被交警拦了下来。“您这么开车可是要出人命的,”交警对他说道。哈里斯则满不在乎地说道:“孩子,我每天晚上都要闹出几千条人命呢。”他坚信轰炸有能力结束战争;只有依靠轰炸才能打败德国鬼子;火力足够强、时间足够长的轰炸将会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打击”。不过他又补充道目前谁也不清楚多强的火力才算足够强,多长时间才算足够长。他指挥的一场早期空袭打击了吕贝克,他声称这座城镇“与其说是个人类定居点,倒不如说是一具打火机。”他希望自己手下的机组成员就像猎人一样全都“见过血”,一座没什么战略意义的优美小镇的毁灭令他兴奋异常。这并不是一个很讲究方式方法的战士。

等到战争临近尾声时,哈里斯手下已经掌握了一支势若惊雷的四引擎轰炸机队伍,足有一千六百架。根据估算,建造、保养与使用这支巨型舰队耗费了英国战时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所有这些铝材、钢材、工厂、技师、车床与油料原本可以用来制造保护商船队的远程飞机,或者为即将到来的登陆欧洲作战制造坦克与枪炮。超过五万五千名机组成员战死在了德国,将近一万人被击落之后沦为战俘。除了德国潜艇艇员以外,这是二战期间两大阵营当中最危险的工作。尽管轰炸机指挥部里面也有几位颇为风光的人物,例如伦纳德.切斯特与盖伊.吉布森,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无甚光彩的中产阶级下层而不是满头发蜡的富贵二代。他们虽然伤亡惨重,但士气却始终没有动摇。

如此惨重的代价换来了怎样的战果呢?据估计,轰炸机指挥部以及在1942年来到英格兰东部地区的美军轰炸机总共杀死了六十万名德国的男女老幼。大多数死者都不是军人,甚至都不是重要的产业工人。许多人都是来自其他纳粹占领地区的难民乃至奴工。吕贝克之后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还有科隆、汉堡、鲁尔地区、埃森、柏林以及德莱斯顿。如此惨烈的杀戮致使德国上下充斥着各种刻毒的反戈林与反希特勒笑话。尽管如此,德国人依然根本没有可能自下而上地颠覆纳粹政权。针对城市的地毯式轰炸并不是全部。皇家空军也曾经集中袭击过油料供应与交通网络,还在D日作战之前打击过一部分军事目标。但是由于德国工业领导人阿尔伯特.施佩尔采取了分散生产策略,还由于德国就像英国一样采取了很多因地制宜的生产手段,轰炸仅仅将德国工业产能削减了十分之一左右。直到地面作战开始之后,德国工业产能才逐步遭到摧毁。诚然,英军空袭迫使德国空军将大量战机与防空火力从俄国前线撤回了本土,令斯大林颇为满意,因此也为丘吉尔争取了更多时间来筹备D日作战。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对德轰炸并未帮助英国赢得战争,尽管很难说是否有助于英国打赢了若干场战斗。就像闪电战未能打垮英国人的士气一样,皇家空军的轰炸同样没能打垮德国人的士气。

1945年2月14日至15日的德莱斯顿轰炸为地毯式轰炸德国城市的政策画上了句号。此时德国正在战败边缘摇摇欲坠,轰炸机指挥部与美国人的庞大机群反复光临了德莱斯顿上空,将德国第七大城市化作一片火海,共有十万余人葬身其间。本次作战的目的是打断德国本土与东部战线的通信并且打击德军斗志。德莱斯顿是德国最美丽的城市,享誉全世界的艺术与文化中心,几乎能与威尼斯相媲美。这座城市的毁灭就算没有让英国人浑身战抖,至少也让他们觉得有些舒服,甚至就连盟军最高层也不例外。丘吉尔对于轰炸德莱斯顿的决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曾公然将德国东部城市称作“特别诱人的目标”——可是眼见此情此景他也改换了口吻。他向空军总参谋长写道:“德莱斯顿的毁灭将会永远成为针对盟军轰炸作战的质疑与拷问。”他还下令“今后的轰炸要更加精确地关注军事目标……而不是散播恐惧与肆意破坏的行为,无论后者看上去多么壮观。”不过史学家们并不打算轻松放过他。军事史学家麦克斯.黑斯廷斯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无法将这份备忘录视为真情流露。这些文字完全是政治算计的产物,首相希望借此与德莱斯顿轰炸拉开距离,并且摆脱涉及局域打击策略的不断高涨的争议。”轰炸机指挥部的全体作战人员在二战期间没有收到哪怕一枚勋章。哈里斯也没有像其他英军高层将领那样在战后立刻受封贵族——不过说句公道话,是他主动拒绝了受封待遇,从而抗议自己手下官兵遭受的慢待。八年之后丘吉尔还是坚持给他弄了个男爵头衔。1992年哈里斯雕像落成揭幕,王太后亲临现场,但是内阁成员却一个都没来。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ederick_Lindemann,_1st_Viscount_Cherwell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r_Arthur_Harris,_1st_Baronet

通宝推:黄序,天堂,桥上,豪哥的江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