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今天有时间查了原书,发现你对温铁军理解有偏差

原书第50页是这么说苏联停止投资的影响

对于苏联中辍对“二五计划”投资,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维护双方政治关系的谈判,争取到数十个后续的项目投资;另一方面只能在毫无预案的情况下出台应对政策,同时在体制上也得作出调整——但那时候人们还不知道这种调整就叫“改革”——在1958年初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试图发动地方政府参与原来被中央政府垄断的国家工业建设),依靠动员国内特别是地方的财政资金,勉为其难地维持对以重型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的拉动,替换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财政收支统计,1958年,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57年的29.0%骤然上升到55.7%。就在苏联投资显著减少的1957—1958年,中央大规模下放了财权,计划管理权和企业管理权,号召地方大办“五小工业”(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251页)中国第一家社队工业——无锡春雷造船厂,就是在1958年成立的?

替换与此相对应,初尝财权?计划权和企业管理自主权的地方政府,在没有来得及建立工业化必需的“学习机制”的情况下,一般只会参照中央政府接受苏联投资形成的重工业模式,积极推进地方工业化,遂有被今人看得近乎荒唐的“大炼钢铁”和“大跃进”?

我看你的逻辑是:与国内基建投资相比,苏联投资比例很小,因此没有了影响很小。

而温书的逻辑是:苏联投资数量不大,但是一方面是净投入,另一方面有计划效率更高,是健康的发展。而苏联投资没有以后,中央希望发动地方积极性,结果就是印钞票的赤字投入,同时除了上海等少数地区,无替换经验的地方工业化带来大量无效投入和浪费,因此国内基建投资增加越多,其实对经济发展损害越大。最终就是经济的不健康导致危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可以商榷,但是从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

煤炭工业的问题,印象是严重影响上海经济正常运转,这方面兄台倒是应该多说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