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林毅夫用当年年末的包产到户率解释当年粮食增产,太粗疏了。

林毅夫采用的是割余法,逐一扣除单一因素对总量变化影响后,将最后不可分割的总量变化归于最后一个影响因子。

林1992年发表的论文《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用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模型来研究包产到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方程的左边是农作物产出,右边就是影响农作物产出的诸因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固定资产、农机具)、化肥和该省当年(年末)的包产到户率。逐一排除掉包产到户率以外诸因素的影响,林将剩余的40%左右的农作物产出增长归结于该省当年(年末)包产到户率的变化。

按照这篇论文来看包产到户政策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仔细分析林论文,疏漏是很明显的。

首先,正如林所述:是所有政策性因素(大意), 包含了粮食收购价提高。但林论文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只列个包产到户率在那,这是几个意思?

其次,林论文所列的可割余因素太简单,灌溉及工程滞后效应、天气(受灾、成灾)、包产到户率滞后效应……,等等,都完全没考虑。

最后,林论文未考虑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比方说灌溉工程和天气(受灾、成灾)对产量的影响可能就是复合的,1978年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灾年,英明领袖抓农业比较得心应手,1#重视,应对充分,措施得力,加上文革期间建设的工程发挥了作用,当年还增产不小。

1+1并不必然等于2,可能大于2,也可能小于2,把所有因素统统用割余法算一遍,最后结果加总,可能误差惊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