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文主义谈话录 -- 万年看客

共:💬261 🌺7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10-EXTRA SCI FI:六评《弗兰肯斯坦》

1,《弗兰肯斯坦——当代普罗米修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SmGFmP8qU

《弗兰肯斯坦》是科幻小说的开山鼻祖。后世无数科幻小说的创意、套路乃至深层哲学都来自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所以作为本系列的开篇节目,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弗兰肯斯坦》吧。

《弗兰肯斯坦》序言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在达尔文博士和德国的某些生理学家看来,这本小说所根据的情节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出现。倒是不能因此就说我对于这样的想象具有非常大的信心——我一点信心也没有。不过我假定它可以作为幻想作品的基础,并不认为自己是在纯粹编造一些超自然的恐怖情节。”这句主张是一切科幻小说的存在基础。玛丽.雪莱等于是在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可能是真的——并非这些情节确实是真的或者很有可能是真的,而是说在我们所知的宇宙中并非完全不可能是真的。后世的科幻小说早晚将会摆脱这一限制的束缚,但正是这个理念——科幻小说存在于理性世界的边界之内,存在于科学所允许的可能性范畴之内——使得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以及神话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这一点在科幻小说创始之初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正是这一点使得科幻小说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门类,具备了恐怖、民间传说、神话等等业已存在的奇幻文学门类所不具备的规则与规范。这也是最早吸引我们投入科幻小说世界的理由:科幻小说将可能性当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透镜,这种可能性或许非常遥远,或许非常渺茫,但是要说到观察人性的最佳方式,肯定是将人性置于有朝一日有可能遭遇的最极端的环境当中并且观察结果。这一点对于玛丽.雪莱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她必须要在全书一开头就向读者坦诚。没有了幻想可能性的理念,恐怕也就不会存在科幻小说。

但这绝不是《弗兰肯斯坦》为科幻小说树立的唯一一条标准。我们要检查一下《弗兰肯斯坦》如何创造了我们今天几乎习以为常的科幻小说套路、风格与写作技巧。进一步深入之前我要说一下,如果你只看过电影版的《弗兰肯斯坦》,那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内涵。电影与小说完全不是一回事。尽管确实很值得考虑一下为什么这部小说在二十世纪会得到反复演绎,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一切内容都基于玛丽.雪莱的原著。

所以让我们从一名年轻人开始吧。这名年轻人痴迷于炼金术,同时又垂涎于科学的力量,这名年轻人决心征服死亡从而出人头地;这名年轻人完全没有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让我们先来谈一谈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吧。维克多是后世的“受挫折的疯狂科学家”这一套路的模板,你在所有漫画、电影以及科幻小说当中见到的不得志科学家形象都受到了维克多的影响——假如世界承认他们的天才,他们原本可以为世界做出伟大的贡献。所有这些形象都是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翻版而已。实际上维克多的形象已经如此根深蒂固地植入了流行文化当中,以至于许多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根本想不到自己继承了怎样的遗产。维克多同时也是“科学傲慢”这一套路的原型,他相信自己能够通过拼凑尸块来创造生命,从而战胜死亡。他全心相信自己的智力高于他人,以至于从来没有停下来思考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深远意义,直到覆水难收为止。他是所有因为违背自然法则而遭到惩罚的角色的原型。这些科学家如此痴迷于追逐自己的理想,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些理想对于全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同时也是个懦夫,第一眼看到自己的创造物之后他就吓跑了,因为这个造物身体畸形,丑陋得令人不忍直视,尽管这就是他亲手创造出来的样子。

说完了维克多,我们再来说说怪物本身。怪物是一个纯真的存在,他的内心充满了温柔、善良以及对于世界的热爱。但是只要真身一出现,他就会受到所有人的排斥,以至于他最终变得冷漠麻木起来。我们在小说中见过多少种内心善良的怪物呢?这一套路的起源就在这里。雪莱对于这个套路的探索深度也远远超过了许多后来者。外形丑陋的怪物屡屡遭到内心丑陋的人类的排斥。怪物刚刚问世就遭到维克多的排斥,他造访的第一个村庄集体攻击了他,受他照顾的村民反而将他赶走,于是怪物最终决定与人类为敌。“献上一番好意与价值却依旧遭到拒绝”的主题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以及围绕科幻小说发展起来的宅男文化当中的常见主题。

我们之所以认为怪物有一颗高尚的心灵,是因为它教育了自己,阅读了大量古典名著。玛丽.雪莱认为自己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传承的一部分,从《失乐园》到《神曲》再到《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作品在《弗兰肯斯坦》当中全都得到了直接提及。这些书籍为我们理解怪物的性格提供了关键的线索。作者希望读者们至少对这些书籍有一些最基本的认识。对于古典文学的借鉴也将会成为科幻小说的一部分,例如《海伯利安》系列就坚定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坎特伯雷故事集》与《十日谈》的创作思路,就连书的标题都是从济慈诗歌当中摘抄来的。甚至《代尔格林》(Dhalgren)这样的冷僻小说同样也依赖于西方神话与文学传统。科幻作家都认为科幻小说的读者理应博览群书,不过科幻本身究竟是经典文学的组成部分还是某种新的文学体裁呢?随着伟大的科幻小说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并且带来新的传统,这个问题也变得越发复杂了。

我还要强调一下这个故事的讲述方式:这个故事采用了书信体,信中讲述了一位叫做罗伯特的年轻人的故事。此人在北极的冰面上发现了一位狂乱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实际上是一个故事套故事的故事。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罗伯特的故事与维克多的故事摆在一起,读者就不得不考虑雄心勃勃的年轻冒险家罗伯特的抱负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读者不得不考虑他的动机是否正当。我们不得不将罗伯特与维克多相提并论。正是因为采用了这样的框架技巧,玛丽.雪莱强迫我们去考虑一些她希望我们考虑的理念。尽管这一类框架技巧以后很少见,但是科幻小说确实非常喜欢采用框架技巧迫使我们怀疑核心叙述者的言论究竟有多么可信。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下这本书的标题或者说副标题:《当代普罗米修斯》。从表面上来看这里的隐喻显而易见:维克多为一堆没有生命的死肉带来了生机,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人类带来了新的知识。这样看来他当然有资格自称为当代普罗米修斯。但是小说明确指出他从来没有与任何人分享过自己的知识,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怎样复活了死尸,因此普罗米修斯的标签并不能非常妥帖地贴在他身上。但如果不是维克多,那又是谁呢?当然是科学方法。这种应对世界的方式为人类带来了如此之多的福祉,但同时也伴随着如此高昂的代价。我们究竟要为这些科学奇迹付出些什么?这是科幻小说当中历久弥新的问题。从《火星编年史》到《六号抽水泵》,从《终结者》到《黑客帝国》,这个主题在我们眼前反复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并不是《当代伊卡洛斯》,换句话说这本书讲的并不是“离太阳太近会招致毁灭”的警示故事。普罗米修斯虽然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苦,但他的牺牲却为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好处。他的牺牲造就了极大的福祉。这些检视科学的极限会将我们带向何方的艺术作品完全可以一方面提醒我们小心科学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庆祝科学的伟大成就;一方面鼓励我们尽可能快尽可能远地推进科学,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要比书中的主角更加明智一些。

2,《弗兰肯斯坦》与新浪漫主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9Baab9Xsc

“倘若有朝一日,今日以科学之名为人所熟知的事物准备好披上血肉的皮囊,那么诗人将会十分乐意地借出自身的神圣精神来辅助这一转变,并且欢迎转变之后的生灵来到世间,将其视为人类大家庭当中可爱可亲的一员。”

这是威廉.华兹华斯的名句,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弗兰肯斯坦》以及科幻小说都至关重要。为了理解《弗兰肯斯坦》以及科幻小说的根源,我们首先要理解最初催生科幻小说的时代。我们必须理解浪漫主义运动。

待一会儿我们还要继续引用华兹华斯的言论,不过现在让我们先将布景搭好。此时是十九世纪初期,启蒙运动与理性时代掀起了快速工业化与现代科学大发展的浪潮,世界的前进步伐正在加快。每天都能看到揭示人类存在本质的新发明与新发现。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感到自己当真能够主动探明真理,而不是通过神意的启示来被动继承真理,或者在哲学领域盲目摸索隐秘的真理。人类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但是这样的进步伴随着代价。雾霾终年笼罩着伦敦,恶臭的污水充斥着泰晤士河,工业时代带来了前所未见的污染。城市里塞满了上百万人口。工厂与作坊的工人往往寿命不长,生活痛苦,一事无成。冰冷的理性与算计取代了同情与同理心,成为了新时代的主要道德。浪漫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发展起来的。

在欧洲各地的许多艺术家们看来,大规模制造、生硬逻辑以及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生命的当前时代摧毁了人性,而浪漫主义则是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回答。他们想要针对这一点发动反叛,重新树立情感的价值,重新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拆毁束缚艺术的规则与秩序,重新发现大自然的壮美。《弗兰肯斯坦》就是在西方文明的这个节点上问世的。我们在书中一次次见到了令人窒息的自然景观以及奇丽而又令人兴奋的场景,从阿尔卑斯山巅到北极极圈深处。

“当我爬到山顶时,快接近中午了。我坐在岩石上休息了片刻,俯瞰山下冰的世界。弥漫的雾气在冰川和周围的群山之间缭绕。这时,一阵微风吹开云雾,我往下爬到冰川上。冰川的表面并不平整,它像波涛起伏的海面般向上隆起,然后又渐渐下倾,当中还被很多深不见底的裂缝阻断。”正是在这样的场景当中我们才发现了“升华”二字的真意,对于浪漫主义与科幻小说来说这一理念都至关重要。正是在这样的场景里我们才会被自然震撼得哑口无言。伴随着震撼,我们意识到了自身,意识到了我们在宇宙当中的位置。科幻小说将会继续利用飞旋的星系、陌生的星球与灼灼放光的脉冲星来激发这种感受。升华改造了我们,让我们在哪怕片刻之间暂时意识到无论我们的科技多么进步,宇宙永远都会比我们的能力极限更加无限广大且复杂。无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理解了多少,科幻小说都会提醒我们还有更多的未知需要探索。

《弗兰肯斯坦》还颠覆了所有写作规范。这本书采用了相当大胆的框架手法,利用科学来讲述恐怖故事,这种事以前从未有过。甚至就连作者是女性并且以本名出版这一点都彻底打破了当时的文坛常规。但是这本书也拥抱了人类激情。例如维克多这样的科学家角色就是个好例子。典型的科学家经常被描绘成谨守逻辑缺乏感情的形象,可是维克多的心里却洋溢着各种感情。从母亲去世到攀登阿尔卑斯山,我们看到维克多经常毫不犹豫地公然表达悲哀、悔恨、愤怒与恐惧。

事实上维克多与怪物的性格还体现了浪漫主义理念的另一个方面:英雄的个体。这里的“英雄”二字与我们当前的理解并不一致,而是指的是有能力撼天动地的个人,假如他们付出全部意志、生命与激情的话。一意孤行的维克多完成了意见凡人本应无法做到的功绩:他否定了死亡。今天我们会认为只有阴影当中的政府项目或者雇佣上百名科学家的秘密实验室才能做到这一步,但是维克多仅凭一己之力就否定了死亡,他的依仗无非是意志力与极其强大的事业心。这就是英雄个体的理念:一位特殊的个人仅凭内心的动力与热情就能改变整个星系的命运。这一理念在科幻小说门类当中扎根极深,甚至在今天出版的作品当中都常有体现。

维克多的科学傲慢同样也是浪漫主义传统的产物。这一理念认为,相信自然界的根本法则可以被人力颠覆是愚不可及的妄想,紧跟一条狭窄的逻辑链条而不考虑一切其他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这些理念都体现了浪漫主义如何反叛启蒙运动以及工业革命的黑暗面——认为获取财富比这样做的成本更加重要。

在这里我们需要再谈一下华兹华斯,因为今天我们很容易就会将浪漫主义对于启蒙或者工业化的排斥视为反科学或者反技术,但是这样说太简略了,远远够不上全部事实。浪漫主义者同样将科学视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奇迹,科学探索无异于将魔法变成现实。科学充满了力量、喜悦与憧憬,我们所有人都应当投身其中。科学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抽象论文或者慢吞吞的计算,而应该是点燃激情的火种。

重新再来看看开头那段引言吧:“倘若有朝一日,今日以科学之名为人所熟知的事物准备好披上血肉的皮囊,那么诗人将会十分乐意地借出自身的神圣精神来辅助这一转变,并且欢迎转变之后的生灵来到世间,将其视为人类大家庭当中可爱可亲的一员。”华兹华斯等于是在说,如果科学想要摆脱学究气息与拒人千里的外衣,成为人人关心、人人动心的事物,那就少不了诗人或者作家的帮助。这正是科幻小说的意义。科幻小说的目的在于剥除技术细节,向我们呈现科学的核心。就算是你能找到的最硬的硬科幻也会利用科学与工程学的死硬性质来鼓励我们做梦,来诱使我们思考书中的领域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目标,浪漫主义才会至今依旧受到科幻作家们的追捧。所以布莱克、雪莱、柯勒律治、拜伦、华兹华斯与济慈才会成为西方科幻经典当中最经常得到引用的作家。也正是浪漫主义的项目推动了《弗兰肯斯坦》的情节。今天的科幻作家们依然在推进同一个项目,他们的作品还将会激励明天的科学与科学家们。

3,《弗兰肯斯坦》与《少年维特之烦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QjR-9RVSE

“在路上,我看到有一只旅行皮箱,里面有些衣服和几本书。我像捡到宝贝一样,赶忙把它带回了住处。那些书里有《失乐园》、一卷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还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拥有这些宝贝,我真是欣喜若狂。……我很难向你描述那几本书对我的影响究竟有多么深。它们令我的头脑孕育出无数新的形象和感觉,有时它们让我如痴如醉,但更多时候,却是让我陷入了极度的颓唐之中,无法自拔。……我认为维特比我所见过的、或者想象中的任何人都更加非凡,他的品格没有一丝做作,但是他却自沉而亡。书中有关死亡和自杀的论述,却令我非常困惑。我不想妄加评论维特之死的是非,但是我却非常认同书中主人公的观点。我也曾经为他的死而黯然落泪,虽然我并不完全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自杀。”

在怪物阅读的三本书籍当中,《少年维特之烦恼》恐怕最能令他心有戚戚,在怪物看来这本书最能映射他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暂且先来看看这本书如何影响了玛丽.雪莱,以及这本书能怎样加深我们对于怪物性格的理解。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是无法成真且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开篇,一位年轻艺术家维特搬进了一座小镇并且爱上了一位已经订婚的女性,她的未婚夫比年轻艺术家更年长,社会地位更高,但是却不像艺术家本人那样值得托付——至少这是维特的看法。舍不得撒手的维特试图与这两人交好,但是这样做只能让他越发难受。因此他决定离开。但是离开她就像陪伴她一样令维特难以忍受,于是他再次返回小镇,却发现这名女性已经结婚了。不堪忍受痛苦的维特选择了自杀。这本书是当年全欧洲最畅销的书籍,甚至就连书中描写的服饰都引领了一阵时尚风潮。人们想要与他们如此认同的角色穿着同样款式的服装,以至于催生了一个维特cosplay产业。但是这股时尚也有更黑暗的一面。人们指责这本书造成了所谓的“维特效应”,也就是导致了一大批年轻男性的自杀,这些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年轻人纷纷效仿维特走上了绝路。好几个国家都禁止了这本书的出版,整个欧洲都陷入了道德恐慌。但是这一切却让这本书在浪漫主义者当中更加流行起来。甚至有人声称这本书为浪漫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因为书中情节毫无制约地拥抱了炽烈的激情,并且将人类情感推向了高于生命的地位。

所有浪漫主义者都肯定读过这本书,玛丽.雪莱自然不例外。这个故事肯定也让玛丽感同身受。她总觉得自己在恋爱当中的地位与恋人并不平等。尽管从哲学层面上她相信自由且不受约束的爱情,但是她却仅仅爱上了一个人,也就是日后的丈夫珀西.雪莱。但是雪莱当时是已婚人士而且妻子还怀有身孕。在玛丽与雪莱旅行期间,雪莱还很可能与玛丽的异母姐妹克莱尔有染——顺带一提,日后克莱尔还会怀上拜伦的孩子。因此当玛丽动手撰写自己的小说时,她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维特》。《弗兰肯斯坦》的书信体格式就是直接从《维特》那边借用过来的。此外在小说主题方面她也借鉴了不少,例如两部小说都包含了思考人生的大篇幅文字。而且维克多也考虑过自杀,因为他出于胆怯而不敢出庭作证,导致一位朋友遭受了死刑。甚至就连怪物在全书结尾也主动求死以求解脱。

但是最显眼的类似之处恐怕还是玛丽.雪莱对于爱的处理方式,因为她的整本书都在讨论得不到回报的爱。这样的爱看上去切近得唾手可得,却总会在最后一刻被硬生生夺走。维克多的新娘在新婚之夜惨遭杀害。怪物起初真心喜爱人类,读者也一度以为他的真心会得到回报,然后才发现怪物只要一露脸就会遭到人类的驱逐。但是玛丽.雪莱并没有照单全收地移植《维特》对爱的看法,而是采取了独特的角度。她的故事的最醒目转折点就在于怪物要求维克多为他制造一名配偶。接下来的情节重复了求爱不得与希望破灭的主题:维克多起初勉强同意了怪物的要求,但是在项目即将结束之前他改变了主意,当着怪物的面将尚未成型的二号怪物大卸八块。这个决定最终几乎导致了书中每一个角色的毁灭。

不过玛丽.雪莱最想讨论的还是怪物的请求本身。怪物希望能为他制造一名与自己相仿的伴侣,这名伴侣具有你的一切缺陷与不足,但是却依然能提升你。这正是针对启蒙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日后将会在科幻小说当中反复出现。玛丽.雪莱告诉我们,你无法通过工程学解决人生当中的一切问题;有时候人生当中的问题并不能依靠机制与逻辑来应对;凭空造人是一个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的理念,因为人类绝不仅仅是一大堆机制的聚合体;就算你能够制造有意识的生命,这个生命也会在存在期间时时刻刻进行自我创造,最终打破你的制造目的的限制。此外这段情节也可以视为女权主义对于社会的批判——玛丽的母亲就是一位最著名的早期女权主义者。在这里两名男性正在讨论制造一名女性,从而满足其中一名男性的愿望,却完全没有讨论这位女性本身想要什么或者需要什么。事实上,直到怪物二号的制造过程即将完成之际,怪物都没想过她有可能拒绝自己。

最重要的是,这段情节批判了“爱克服一切”的理念。身为浪漫主义者的玛丽.雪莱肯定认为爱是最强大最高贵的人类情感,她也肯定同意爱能抚慰受伤的灵魂,帮助我们渡过最艰难的时光。书中费利克斯与莎菲的支线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玛丽.雪莱的论点还要更精妙一些:爱的抚慰作用与支持作用必须自然而然地发生,你不能强行要求爱达成此类效果,你不能说“只要我找到真爱就能一切OK”,因为这种想法违背了爱的本质。爱的本质是交互的,是平等的,也是互惠的。假如有人希望借助爱来修复自身,爱就会分崩离析。对于玛丽.雪莱来说,爱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手段。因此归根结底,《弗兰肯斯坦》不仅是对《维特》的致敬,也是对《维特》的批判。维特的无限激情以及对于爱情的炽烈描述与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密不可分,但是“不可指望爱拯救我们”的批评也同样存在。爱的存在不是为了治愈我们或者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不是爱所理应承受的负担,因为爱就其本身而言是完整自足的。

4,《弗兰肯斯坦》与《名人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zdchSJI8I

“我捡到的那卷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记载了古代共和国第一批缔造者们的史料。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与《少年维特之烦恼》截然不同。我在维特的幻想中得到的是沉沦和哀伤,但普鲁塔克教给我的却是意义深远的思想。他把我从顾影自怜的悲观思想中解脱出来,指引我去崇敬和仰慕古代的那些英雄。”

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让怪物意识到,生命的内容远不仅仅局限于他眼下的悲惨境遇。这本书让他意识到了人类——以及他自身——具有实现伟大功绩的潜能。但是普鲁塔克不仅启迪了怪物,也在很多方面启迪了怪物的创造者玛丽.雪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后世一般都将普鲁塔克奉为传记体裁之父,他的《名人传》技法高超地地描述与比较了一系列著名古希腊与古罗马人物。但是普鲁塔克的抱负不仅在于为先人立传,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仅对历史本身感兴趣,还很希望通过研究传主的生平来获取实务与道德层面的经验教训。为了帮助读者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他将两位类似的传主并列在一起相互对比。他将神话当中雅典城的创始人忒修斯与传说当中罗马城的创始人罗慕路斯并列,将雄心勃勃的平民派凯撒与恪守道德的精英派加图并列。像这样的角色并列在《弗兰肯斯坦》当中也得到了反复体现,这样的写作机制迫使读者深入思考,不仅思考作品本身,还要思考角色的道德定位以及玛丽.雪莱试图探索的理念。实际上《弗兰肯斯坦》的大部分篇幅都在进行角色对比。第一对角色是创造了怪物的维克多与年轻的探险家、维克多故事的记录者罗伯特.沃尔登。在全书一开头,罗伯特就这样畅想自己的北极探险之旅:

“在一片永远光明的土地上,还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在那里,我可能会发现吸引钢针的神奇力量。也可能只需这一次旅行,就可以把上千项天体研究中遇到的扑朔迷离、永远无法揭开的谜团理出个头绪来。待我亲眼俯瞰这片我以前从未到访过的土地,亲自踏上这块也许人类还从未涉足的土地之后,我那强烈的好奇心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满足。这一切都令我兴奋不已,让我足以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并诱使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这趟艰苦的航行。这种喜悦就像一个小孩子与假日的伙伴一起登上一艘小船,准备沿着自家门前的小河去历险时所拥有的心情。况且,就算这一切幻想都不切实际,你也不可否认,如果我发现了一条可以途经极地,到达其他一些国家的航道,那这对人类世世代代,都有不可估量的好处。而现在,要到达那些国家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航行。也许我还能因此揭开磁力的奥秘,因为要实现这点,必须进行像我这样的探险。”

这段话可谓是科幻小说的精髓所在。你尽管可以将“永远光明的土地”替换成“未经探索的星球”、“互联网的最阴暗角落”或者“外星文明的遗迹”,然后就能为一大帮科幻小说主角找到行为动机。或许更重要的是,这段话为读者们提供了阅读科幻小说的最根本动机,无论是《沙丘》当中神秘的香料,《时区之谜》(Zones)当中难以捉摸的时区,还是《与拉玛相会》当中拉玛空间站的运作原理,科幻小说的成功机制之一就在于读者具有探索与揭示的欲望,想要解开无数个陌生世界与无数种陌生理念所蕴含的奇妙谜题。

除了为科幻小说打下基础之外,玛丽.雪莱还利用这段描写让我们做好了将罗伯特与维克多相比较的心理准备——再过几页篇幅,罗伯特就会将维克多从北极冰面上救起来。两个人都是年轻且雄心勃勃的科学家,都试图通过离经叛道的科学手段来寻求永世不朽的声名。但是在维克多身上,我们却看到科学的一切光明希望都被砸了个粉碎,之前那段文字所描述的一切美好都遭到了扭曲,被维克多缺乏自省、胆怯懦弱以及自私自利的性格缺陷化作飞灰。此外这两个角色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他们的成长环境。罗伯特这样回忆自己的少年时光:“虽然我其他方面的教育被忽略了,但是我却酷爱阅读。”维克多的少年时光也正是这样,只不过日后维克多刻毒地诅咒了这段经历,因为谁也没有告诉他阿格里帕的理论已经被完全推翻。玛丽.雪莱在这里希望我们敬佩自学成才的力量,因为罗伯特与维克多毕竟都希望实现许多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们从未想过的功业。但是同时她也希望读者们看清自学成才带来的傲慢心态。假如罗伯特没有听到维克多的故事,他的探险之旅也很可能被他的自以为是引向毁灭。罗伯特非常相信自己通过自学得来的探险知识,但是只有心怀谦虚才能向他人求知。得不到谦虚制约的骄傲差点就将罗伯特引向了死路。对于罗伯特这样的人来说,维克多的生平是一则警示故事,这个故事恳请读者们积极自省并且培养道德勇气。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玛丽.雪莱将维克多与一位像极了不久之前的他的年轻人摆在了一起。

但这并不是本书当中唯一的角色并列。另一对不得不提的并列是维克多与怪物。维克多与怪物曾经在蒙坦弗特峰的洞窟当中有过一番长谈,怪物向维克多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这里作者显然打算让我们比较两位角色的异同之处。这段描写彰显了两位角色各自的优劣之处,并且强迫读者们意识到,我们一开始以为的主人公或许并不是什么好人。怪物的讲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心有爱的形象,从根本上受到善良与美德的吸引。维克多却因为怪物外形丑陋而先入为主地排斥了他。而且维克多更关心保护自己的秘密以及逃避公共羞辱,为此不惜牺牲亲友的安全。怪物原本具备有条不紊且充满耐心的品格,但是却被一系列打击折磨到了三观崩溃的地步。维克多从一开始就痴迷于个人执念,从来没有进行过自我反省。怪物试图寻求和解与原谅。维克多则执意要与怪物不死不休。但是《弗兰肯斯坦》当中的一切情节都没那么单纯。抛去一切掩饰之后,这两个角色在根本上仍有一项共通之处:两者都寻求复仇。维克多拒绝为怪物制造伴侣,怪物的回答则是:“复仇之心永远都不会死——我会把报仇雪恨看得比阳光和食物更重要!”维克多之所以要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则是因为“我已暗暗下了决心,誓死也要追踪到我的仇敌,这个目标渐渐平息了我心中极度的痛楚,使我暂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维克多与怪物都认为自己的性格与对方截然相反,但是两人却陷入了同一个陷阱。这就是玛丽.雪莱的论点:无论我们是谁,假如我们听任复仇的欲望将自己吞没,那么我们就全都是同一路货色。

这本书当中还有很多对角色并列,用来帮助我们理解角色并且反省自身。这里姑且简单说几句:维克多与少年伙伴克莱瓦尔,维克多的两位老师瓦德曼教授与克兰帕教授,维克多与含冤而死的贾斯汀,怪物与他的第一位受害者威廉,最后还有怪物与村民。欢迎大家对这些并列进行研读并且分享你的想法。

  

5,《弗兰肯斯坦》与《失乐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sLFt6Fro4&t=80s

“而《失乐园》则激发了我完全不同并且更加深邃的情感。我读这本书是和读前两本书一样,把它当作真实的事情来读的。它拨动着我的每根心弦,让我惊叹、震撼于全能的上帝同造物主们之间的残酷战争。我经常诧异地发现书里面的一些场景与我的境况非常相似。和亚当一样,我显然与其他生存的一切生命都没有任何联系。但是他的情况在其他各方面就和我大不相同了。他是出自上帝之手,是个完美的产物。他快乐幸运,被造物主精心呵护,还被允许同神灵交谈,从他们那里获得知识。而我却是孑然一身,孤单无助。所以很多次,我都认为魔鬼撒旦才更能代表我眼下的处境,因为当我看到我的保护人们快乐生活的样子时,我就会像撒旦那样,忌妒就如苦胆汁般在我心头泛起。”

要想充分理解玛丽.雪莱将《弗兰肯斯坦》里的怪物与《失乐园》里的撒旦联系在一起的用意,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弥尔顿的这部著作。许多人都辩称撒旦才是《失乐园》的主人公,尽管弥尔顿肯定不会明确承认这一点。威廉.布莱克是这一理论的最坚定倡导者,其他浪漫主义者也都抱有类似的观点,玛丽.雪莱也几乎肯定这样想过。读者很容易就会将撒旦当成伟大的自由斗士,是寻求解放的叛逆象征。《失乐园》当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说得好:“与其在天堂为奴,不如在地狱为王!”假如更换几个名字,这句话完全可以出自许多其他科幻小说主人公之口。

为了摆脱一切桎梏,撒旦情愿付出任何代价。《失乐园》当中的撒旦充满了追求事业的热情与勇气,忠诚于一切忠诚于他的部下,而且无论如何都不肯向天堂的意志屈服,绝不愿意毫不质疑地执行自己收到的命令。通过将怪物与撒旦联系起来,玛丽.雪莱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就像《失乐园》一样,她的书中的主人公也未必就是读者们一开始以为的那个角色,并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人类,而是肢体扭曲不成人形的怪物。

我以为玛丽.雪莱正是从撒旦身上取得灵感,这才塑造了怪物的若干最显著特质。首先,怪物就像撒旦一样辩才无碍。怪物的口才超过了《弗兰肯斯坦》当中任何其他角色。怪物与撒旦的丑恶外形都掩饰了他们的缜密内心与阐述深刻思想的能力。怪物是由尸块拼凑起来的畸形生物,撒旦形象丑陋则是因为从天堂摔进了地狱。两者执意发动的战争早在一开始就失败了,两者从一开始就都没有胜算,因为他们的对手分别是全能的上帝与根深蒂固的人性。但是读者们却总会忍不住觉得两位主人公的事业兴许还有一丝转机,或许总还有尚未显露的求胜之道。

但是我们知道,作品的本质决定了两位主人公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通过注定失败的征途与雄辩的口才,作者诱使读者们忽视了主人公天性当中的邪恶因素。两位主人公都具有同一项缺陷,也就是强烈的复仇欲望。当撒旦意识到自己输掉了与天堂的战争时,他说道:“战场失利算什么?/还没有全丧失;不可征服的意志,/报仇的心计,永不熄灭的憎恨,/还有那决不投降屈服的勇气。/此外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玛丽.雪莱巧妙运用了怪物对于《失乐园》的了解,让怪物自己意识到了他与撒旦的相似之处。怪物在解释自己的杀戮狂热时说道:“我把邪恶认为是善良,我已经无法自拔了。”这句话几乎直接摘抄了撒旦的语句:“对我来说一切的善都丧失了,/恶呀,你来做我的善。”玛丽.雪莱这是在提醒我们,这两位主人公并不是值得效仿的英雄,而是值得同情的英雄。《弗兰肯斯坦》不是冒险小说,甚至都不是恐怖小说,而是一出关于人性弱点的悲剧,高尚的道德希望在庸常脏污地地面上摔了个粉碎。

就像普鲁塔克的并列写法一样,撒旦与怪物的并列也迫使我们考虑另一项并列:如果说怪物是弥尔顿的撒旦的镜像,那么维克多是不是弥尔顿的上帝的镜像呢?肯定不是。这样的比较让我们意识到维克多这个所谓的造物主多么软弱无能。他远非无所不能,一阵惊吓就能让他大病一场,好几个月下不来床。一旦情绪过于激动,他就会陷入谵妄与热病当中。他根本没想过身为父亲或者造物主意味着怎样的责任。刚刚看到自己创造的生命多么丑陋,他立刻就将其弃之不顾了。这一点进一步让我们看清了维克多与弥尔顿的上帝相差多么大。弥尔顿的上帝仿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生命,急于求成的维克多所创造的生命却是对于自身形象的嘲讽。

但是这两个角色也有一点共通之处:维克多与上帝都缺乏自我批判的意识,他们都伤害了自己原本应当为之负责的造物。《弗兰肯斯坦》与《失乐园》都让读者感到,假如两位造物者的性格稍微改变一点,随后的悲剧很容易就能得到避免。两位受造之物则延续了悲剧。所以《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才会如此有力。身为局外人的读者一眼就能看清如何避免悲剧,同时又能看清这些悲剧如何不可避免。这本书要求我们通过这片透镜来检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天性酿成了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呢?假如我们可以暂且后退一步,超越自身性格的束缚,那该有多好啊。

怪物与撒旦的联系还蕴含着最后一项悲剧因素:怪物很清楚自己更贴近《失乐园》当中的哪个角色。他知道自己是谁,但是却渴望成为更圆满的存在。他希望成为亚当,得到造物者的爱护以及专属于自己的伊甸园,在人生当中受到造物者的引领。读者们不得不认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成为亚当的欲望促使怪物模仿亚当,要求维克多为他创造一名配偶,正是这个决定导致了所有剩余角色的毁灭。怪物不是亚当,维克多也不是上帝。所以怪物身为窥探人类社会的局外人所学到的一切关于人性的知识导致他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台词:“我的知识越得到丰富,就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个被人抛弃的倒霉蛋。”这才是《弗兰肯斯坦》当中真正的悲剧。怪物拥有成为一名伟大个人的一切原材料,但是他的存在形态却决定了外部世界不可能允许他成为这样一个人。

6,《弗兰肯斯坦》与极端异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pxJ-SAdkA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躺在那里的是我最后一个牺牲品。”

《弗兰肯斯坦》的开端与结局都发生在自封的探险家罗伯特.沃尔登的探险船上。但是现在维克多.弗兰肯斯坦马上就要死了,罗伯特一方面为了维克多的命运而哀悼,另一方面也不情不愿地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向理性与节制做出了让步。当初维克多恰恰拒绝向这两者让步半分,最终导致了他本人的毁灭。罗伯特在写给姐姐的信中承认:

“木已成舟。我已经同意,如果我们能够侥幸脱险,就立即返航。我的希望就这样断送在怯懦和优柔寡断的手里了。我将最终一事无成,抱憾终生地回来。我现在根本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不公正的事实。”

罗伯特决定在走的太远无法回头之前及时停步。但是还没来得及返航维克多就死了。罗伯特十分难过。不过此时发生了最后一件奇事:怪物最后一次现身了。在停放维克多遗体的房间里,罗伯特看到一个扭曲的身影俯身在床前,正是怪物本尊。怪物向罗伯特声称自己遭受了冤屈并且恳求宽恕,他的情绪在狂怒与悲泣之间摇摆,并且说出了全书当中含义最深远的一段台词:

“我并不想求得别人的了解,我也从来没获得过别人的同情。当初我曾经追求过这些,因为我热爱美德,对幸福和感情充满了向往,我渴望别人能够对我产生这种美好的情感。但是现在,这种美德对我来说已成了泡影,幸福和感情已经化为痛苦和可憎的绝望。我又凭什么来获得别人的同情呢?当痛苦来临时,我很满足于一个人默默承受。我死的时候,我也会很高兴我的记忆中装满了仇恨和轻蔑。我曾经幻想过美德、名誉和欢乐,这种憧憬曾一度给我带来慰藉;我也曾错误地希望会遇到一些不介意我外表的人,他们会因为我良好的品性而爱我。”

这里怪物成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贫困人口、罪犯以及社会下层的化身,这些人全都是主流社会避之不及的对象。这番话等于是在警告读者,针对这些人的排斥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犯罪。怪物接着说道:

“我的心中还一度充满过崇高的荣誉感和奉献精神。但是现在,我作恶多端,我已经沦为连最低贱的畜生还不如的东西。我所犯下之滔天罪行、我心肠之狠毒,我所遭受的苦难,在这世上都无人能比。我所犯下之滔天罪行、我心肠之狠毒,我所遭受的苦难,在这世上都无人能比。当我回顾那一连串骇人听闻的罪孽时,我简直没法相信,我和那个曾经对美德有过崇高追求,对善良有过美好的向往的人竟是同一个人。但事实就是这样,堕落的天使成了邪恶的魔鬼。然而,就连上帝和人类的敌人,也有朋友在他孤苦悲凉时相伴左右。而我却始终孑然一身。”

怪物再次引用了弥尔顿的作品来表达他对于自身与造物者以及人类之间关系的看法。接下来怪物说道:“所有的人都对我恶行相向,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被认为是罪犯?”这句话将怪物身上一直相互冲突的两个侧面展现在了一起,书中所有的文学指涉都为了彰显这两个侧面而存在:世界看待怪物的方式,以及怪物看待自身的方式。怪物的这段话总结了小说当中出现过的所有主题:自我主义,不完美的造物者,复仇的自戕效果,父母责任,个人责任,以及接受他人。

说完这一切之后,怪物就跳出舷窗,消失在了冰海当中,留下罗伯特.沃尔顿孑然一人,迫使读者们进行最后一次并列,这次的并列双方是罗伯特与我们自己。我们就是罗伯特.沃尔顿,我们找到了《弗兰肯斯坦》,我们的旅程也即将告终。我们现在必须放下书本,离开酷寒的北极圈,回到社会当中。罗伯特认为自己无功而返,那么我们又如何呢?我们从这趟奇异的旅程当中学到了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依然还记得这本书,依然还在阅读这本书呢?对于生活在当代世界的我们来说,这本书的吸引力在哪里呢?你对这个问题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在我看来,《弗兰肯斯坦》的最重要主题就是异化,而且还是极端异化。这是一个无所不在且历久弥新的主题,在当代社会尤其显著。

仔细想想,《弗兰肯斯坦》的问世时间正好是拿破仑时代的尾声,现代社会的雏形刚刚显现出来。这本书出现在科学刚刚开始重新定义世界的时代,因此用科学来推动情节发展也是合情合理之举。不过最合理的是,《弗兰肯斯坦》成为了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无数科幻小说描写得都是科技进步的广大世界如何异化。这里的异化可以是我们自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庞大而又复杂,我们很容易迷失其间。异化也可以是社会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与社会主流理念不一致,而且社会主流还强迫我们循规蹈矩。怪物与维克多都是遭到异化的角色。怪物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他自己都表示他所造成的的一切恐怖与毁灭都源自他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事实。维克多的异化在更大程度上则是自行施加的。维克多有很多关爱他的家人,但是他的偏执致使他抛弃了所有人。在他专心创造最终将会毁灭他的怪物的时候,维克多割断了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忽视了他们与他进行沟通的尝试,越发借助工作来孤立自己。工作完成之后,他又遭到了羞耻感的孤立,致使他不敢向他人求助。这样的孤立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

我们在后世科幻小说当中反复见到了这些主题:偏执的自我隔离,将其他人拒之千里,远离不能理解自己或者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社会。我们看到由羞耻感造成的孤立,尽管这里的羞耻感未必有什么依据。我们也经常能见到怪物风格的孤立:某种形式的毁容与残障,或者仅仅是在特定社会里不被允许的举止,致使这个社会排斥了一位好人。从《隐形人》到菲利普.K.迪克再到《安德的游戏》,甚至在我们这些游戏动漫迷的群体当中都能发现异化主题——科幻小说正是游戏动漫文化的支柱之一。《弗兰肯斯坦》讲得是异化与寻求归属的故事。这本书为科幻小说这一门类注入了一切促使我们不断起锚远航的理念。我们的航线远离彼此,远离世界,远离主流社会。科幻小说将会成为专属于局外人的艺术形式;将会吸引一代代不见容于主流的作者与读者们;将会吸引那些寻求缝隙的人,那些能够看清身边的异化与孤立的人;将会吸引那些遭到异化与排斥的人,那些寻找归属之地的人。但是《弗兰肯斯坦》就先说到这里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