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去国外买个农场经营怎么样? -- bird9527

共:💬45 🌺27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两句中国人在美加投资农场的事

曾经陪国内的富人仔细考察过加拿大的农场(美国差不多,澳大利亚不知道)。另外,由于我冬天打猎,打猎需要征得地主的同意。往往是刚跟这家地主说好,就发现猎物跑到另外一家的地里了,于是再联系那家地主,因此有一些跟农民打交道的经验。

农场的经营有多种,比如说,如果种蓝莓,那么在收获季节就会有一刻河友提到的雇人的问题;养牛?母牛生小牛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帮忙吗?我就说说最简单的种cash crop,中国移民也是玩不了的。

1、做农场是最需要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的(原因见下面2、4),但是客观条件使得做农场和当地人打成一片非常难。

提起移民,总会有关于“融入当地社会”的讨论。各种说法很多,在我看来都没说在点子上。所谓“融入当地社会”,就是和当地人交往,和人交往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国内也是一样,只不过由于语言、文化、爱好等障碍,和老外交往比较费事。除非能找到志趣相投的老外、或者恨不得把自己刷成白色,时间和精力的使用效率不高。熟悉了国外的环境后发现还是跟同文的一起玩比较轻松,最起码说话不用在脑子里翻译一遍。因此和老外交往,要么是因为住邻居、要么是孩子同学的父母,同事如果没有私下交往的话,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农场不行:相邻两家动辄隔几公里,隔着栅栏聊两句别想了,串门子也不现实。打电话?就他们那些不规范的表达方式,新移民估计连5%都听不懂。没有交流机会,如何建立关系?

2、农民之间的互助。

本地农民之间的很多资源是共享的。比如农机,你买AD,他买BE,我买CF,用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这样无论是资金、维护和操作技术,都比自己搞一整套容易的多。还有就是大家把收获季错开,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这些都是人家几代人在这里耕田形成的信任和默契。你一个中国人进来,跟人家没有信任和默契,人家凭什么跟你资源共享、互相帮忙?你人生地不熟的能给人家提供什么帮助?中国真正的农民,没见过这种机械化;懂机械化的呢?大多数连时令节气都弄不明白。

3、几个半大小子或者姑娘(白人姑娘很壮的)。不多说。

4、基本要凭自己理解掌握产供销检运的流程。

芝加哥粮交所不停的把各种粮食的期货采购价格发给农民,农民可以根据实时价格和以往经验随时调整当年的作物和种植面积(可随时锁定,经验足、胆子大的可以等到收获的时候再定交割价格)。由于地大,而且轮休,因此弹性比较大。有病虫害,保险公司组织杀虫,第三方粮检、运输等配套也是几辈子积累下来的老关系,有信任什么都容易。人家有几倍子积累的经验,相互之间不间断的交流,彼此也有默契(倒不是故意不搭理你,主要是交流机会少,而且默契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你自己摸,要多长时间、交多少学费?而且,语言障碍,将大大降低你接受信息的效率(比如俚语、不完整表达、不规范表达);半路出家,将大大降低你学习的效率。

马上有事,就说这么多吧。

通宝推:df31,camper,老老狐狸,桥上,江南愿,北纬42度,parishg,天白,朴石,qianji,mezhan,来路,万年看客,strain2,从来,明心灵竹,广宽,shinji,方恨少,废话多多,川普,笑不拾,老山羊,脊梁硬,雷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