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本末分章全译 -- 桥上

共:💬117 🌺4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015曲沃代晋03/03

《桓三年传》:

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驂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p 0097)(02030101))(015)

我的粗译:

哀侯(晋哀侯)当晋国国君八年后,我们桓公三年(公元前七〇九年,周桓王十一年,晋哀侯九年、曲沃武公七年),春天,曲沃武公又去进攻“翼”,带兵开到陉庭。他的指挥战车由韩万驾车,由梁弘担任“右”。这天,翼侯(晋哀侯)战败逃到汾河滩上,曲沃武公他们在后面追,翼侯战车的驂马被挂住,晚上,被他们追上杀了,同时被杀的还有栾共叔(栾成)。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曰:

庄公三年《传》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则次为停留三宿以上。

桥案:前面有“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当即此时。

杨伯峻先生注“韩万御戎”曰:

韩本国名,据《竹书纪年》,春秋前晋文侯二十一年灭之。僖二十四年《传》云:“邘、晋、应、韩,武之穆也。”韩即此古韩国。《汉书?魏豹田儋韩王信传》及《赞》并《注》俱以古韩国与韩厥共祖,恐未深考。韩万为桓叔之子,受韩封以为大夫,即战国-韩国之祖,《国语?晋语八》载韩宣子拜叔向之言“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可证。韩,当在今山西省-河津县稍东。御戎,即驾驭戎车,《周礼?夏官》谓之戎仆。

杨伯峻先生注“梁弘为右”曰:

僖公三十三年《传》晋亦有梁弘,两者相距八十三年,自非一人。为右者,为车右也,《周礼?夏官》谓之戎右,掌戎车之兵革役者是也。战时,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革使役,如执兵、著甲及其他在车中役使之事。成二年《传》及《公羊传》,齐顷公代逢丑父为右,使公下取饮;《谷梁》成五年《传》晋-伯尊遇辇者不避,使车右下而鞭之,皆可证。说详《周礼?戎右》孙诒让《正义》。古代兵车,主将在中,御者在左,车右在右。

杨伯峻先生注“逐翼侯于汾隰”曰:

翼候即晋哀侯。汾隰犹言汾水下湿之地,亦以为地名。《后汉书?西羌传》云:“后二年(周宣王三十八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章怀太子《注》以“汾-隰”为“二水名”,可商。汾水源出山西省-宁武县西南之管涔山,西南流经静乐县西,东南流经太原市,折而西南,经介休、灵石、霍、洪洞、临汾诸县之西,至新绛东南折而西流,至河津县西南入黄河。此逐翼侯之地当在今襄汾、曲沃之间,《晋世家》谓“伐晋于汾旁”,汾旁即汾隰。

杨伯峻先生注“驂絓而止”曰:

成二年《传》叙鞌之役云“驂絓于木而止”,则此亦谓驂马为树所絓碍,因不能逃。古者一驾四马,两马在中谓之服,《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服齐首”者是也。左右两旁各一马谓之驂,《诗?大叔于田》“两驂如手”、“两驂雁行”者是也。驂亦谓之騑,驂在旁,如道路狭侧,则易为树木所絓碍。絓音卦,《谷梁》昭公八年《传》云:“御轚者不得入。”范宁《注》云:“轚挂则不得入门。”陆德明《释文》云:“轚,古帝反,挂也。刘兆云:絓也,挂,碍也。”则《左传》之“絓”即《谷梁》之“轚”,皆为挂碍之义。絓从圭声,轚从 [轚-車]声,声纽相同,韵为平入对转,于古音本有通假之理。

下面是先秦战车的图片,四马驾车,左右两边的驂马往往比车轮更靠外,搞不好就会被挂住。图片出自《我在美国译《兵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夜获之,及栾共叔”曰:

共叔,桓叔之傅栾宾之子,名成,为哀侯大夫。《国语?晋语一》云:“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苟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共子辞而死之。《晋世家》云:“哀侯九年,伐晋于汾旁,虏哀侯。”则哀侯与栾共叔俱死。

“汾隰”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1.32,北纬35.66(新田北汾水河谷较宽处汾水南岸)。

《桓七年传》:

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p 0119)(02070401))(015)

《桓八年传》:

八年春,灭翼。((p 0121)(02080101))(015)

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p 0123)(02080301))(015)

《桓九年传》: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p 0125)(02090301))(015)

我的粗译:

过了四年,到我们桓公七年(公元前七〇五年,周桓王十五年,晋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十一年),冬天,曲沃伯(曲沃武公)把下一位晋国国君小子侯(晋哀侯之子)引出来杀掉。转过年来,到我们桓公八年(公元前七〇四年,周桓王十六年,晋侯-缗元年、曲沃武公十二年),春天,曲沃伯攻灭了“翼”。

这年冬天,我们“王”(周桓王)指派卿士虢仲(虢公-林父)在“晋”立晋哀侯之弟“缗”为晋国国君。到下一年,我们桓公九年(公元前七〇三年,周桓王十七年,晋侯-缗二年、曲沃武公十三年),秋天,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这五位主上一起去进攻了曲沃。

一些补充:

之前,据《古本竹书纪年?晋纪》:“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水经?河水注》)。晋武公元年当公元前七一五年(鲁隐公八年,周桓王五年,晋哀侯三年)。

杨伯峻先生注“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曰: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系此事于桓公六年,云:“曲沃武公杀小子。周伐曲沃,立晋哀侯弟湣为晋侯。”《晋世家》云:“曲沃益彊,晋无如之何。晋-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诱召晋-小子杀之。”若小子侯四年,则仍是桓七年。

杨伯峻先生注“八年春,灭翼”曰:

此句本与七年《传》连接,宜合读为“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八年春,灭翼”。

杨伯峻先生注“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曰:

虢仲,王卿士虢公-林父。《晋世家》云:“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于曲沃。乃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

“曲沃”——“新城”——“下国”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4,北纬35.31(闻喜县-上郭村东偏南,上郭古城址)。

“晋”——“绛”——“故绛”推测位置为:东经111.55,北纬35.73(曲村,成六年迁新田)。

“翼”——“晋”推测位置为:东经111.74,北纬35.68(翼城-故城村,遗址城垣780×560)。

“王城”——“周”——“周宗”——“郏”——“郏鄏”——“京师”——“京師”——“雒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虢”——“上阳”——“焦”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1,北纬34.76(李家窑-虢国故城遗址,虢城的东北隅即是焦城)。

“虢”——“下阳”推测位置为:东经111.12,北纬34.79(平陆-张村镇-太阳渡村东南,下阳遗址)。

“芮”推测位置为:东经110.50,北纬35.51(韩城县-昝村镇-梁带村一带,据《史记》,与梁国同时亡于秦,以芮、梁近邻,当亦同时入于晋)。

“梁”——“少梁”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0.40,北纬35.38(韩城-芝川镇:梁亡。(《僖十九年经》(p 0381)(05190007))(021)。晋人伐秦,取少梁。(《文十年传》(p 0575)(06100101))(054)。)。

“荀”(杨注:荀,姬姓国,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二十五里有临汾故城,即古荀国。《汉书?地理志?注》引《汲郡古文》云:“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推测位置为:东经111.26,北纬35.72(赵康古城)。

下面是襄汾-赵康古城示意图(取自许宏先生《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出自李琳之博客《赵康古城》一文的三张赵康古城遗址图片:

逐渐西移的北柴村民居北面还留下了古城墙东北一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赵康古城北城墙遗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古城北城墙后的护城河遗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贾”(杨注:贾,姬姓国,《元和姓纂》三十五马韵谓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此。当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顾栋高《大事表》本《通志》,以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南之贾城当之,恐不确。贾亦为晋所灭,赐狐射姑为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1.35,北纬35.8(贾山)。

《庄十六年传》:

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p 0203)(03160501))(015)

我的粗译:

二十五年后,到我们庄公十六年(公元前六七八年,周僖王四年,晋侯-缗二十七年、曲沃武公三十八年),“王”(周僖王)派虢公封了曲沃伯(曲沃武公)为统辖一军的晋侯(晋武公)。

一些补充:

自“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以后晋国的内部动荡大概让“晋”的“民”受到极大损失,“晋”因此失了元气,从而晋国政治中心只好迁移到“翼”。考虑武力规模,既云“末大于本”,则“晋”的“民”本就少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那么“翼”的“民”亦当比不上“曲沃”,这样从力量上比,“曲沃”有压倒性优势。而鲁桓公八年,“翼”被灭,晋国只好重回残破的“晋”,但其后二十六年,无论《春秋经》还是《左传》,都再未提及“晋”以及以“晋”为根据地的“晋侯-缗”。由于有以上提到的力量差距,我估计“晋”是无声无息就被“曲沃”压垮了。

杨伯峻先生注“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曰:

曲沃伯即曲沃武公,桓七年《传》称“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八年《传》称“灭翼”,又称“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至此曲沃伯完全吞并晋国,僖王因命为晋侯。《周礼?夏官?叙官》云:“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盖车五百乘。说详孙贻让《正义》。案《水经?河水注》引《纪年》云:“晋武公元年,尚一军。”则晋武公本一军也。晋此时为一军,闵元年增为二军,后又增为三军,又增为六军。《史记?年表》云:“曲沃武公灭晋侯-缗,以宝献周,周命武公为晋君,并其地。晋武公-称并晋,已立三十八年,不更元,因其元年。”《晋世家》云:“晋侯(缗)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晋武公始都晋国,前即位曲沃,通年三十八年。 武公-称者,先晋穆侯曾孙也,曲沃桓叔孙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庄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十七岁,而卒代晋为诸侯。”桓二年《传》叙师服之言,谓“兄(文侯-仇)其替”,此载其验。

桥:关于当时的军制,我曾有详细些的讨论,如您有兴趣可移步《春秋左传注读后-补充与修正-军制臆想-上、兵车百乘》《春秋左传注读后-补充与修正-军制臆想-下、军师旅卒行伍》

下面是曲村——天马遗址车马坑的图片,以及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的晋侯鸟尊和113号墓出土的猪尊的图片(宗山梅石摄),均出自《寻找失落的山西古国之三:晋之大者,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遗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这是在家族式政治结构下最常见的一类故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甚至到了汉朝,贾谊还曾以此立言。而经此事变,晋国就不再是原来那个晋国了,连他们国君继位时朝见的祖庙,都改作在“曲沃”的武宫——晋武公庙。自此以后,对他们来说,“曲沃”才是他们的“君之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