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左传》本末分章全译 -- 桥上

共:💬117 🌺4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039子文纾楚03/05

《僖四年传》: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p 0291)(05040102))(039)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chèng)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p 0291)(05040103))(039)

屈完及诸侯盟。((p 0293)(05040104))(039)

我的粗译:

这年夏天,楚子(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去了联军军中,联军后退,驻扎到“召陵”。

齐侯(齐侯-小白,齐桓公)集结各家诸侯联军,列好阵形,让屈完和自己同乘一车检阅。检阅中,齐侯对屈完说:“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这大军可不是冲我“不穀”来的,冲的都是咱前面主上的交情,下来您那儿也和我“不穀”叙叙这交情好吗?)”,屈完答:“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主上大度,愿朝咱小地方的社稷求福,肯照顾敝国主上,敝国主上也正有此意。)”,齐侯接着说:“以此众战,谁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我统帅这大军,谁挡得住?要指挥他们攻城,啥城打不下?)”,屈完又答:“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主上靠施恩安抚各路诸侯,谁敢不服?主上要靠军队,那我们楚国拿方城当城墙,拿汉水当城壕,就算有大军,也施展不出来。)”。

然后,屈完就和各家诸侯举行了盟誓。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夏,楚子使屈完如师”曰:

屈完,楚之同族。如师,往齐师也。故下文述齐桓公与屈完共载。《楚世家》作“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禦之”,《齐世家》作“楚王使屈完将兵扞齐”,《左传》不言者,以为此必然之举,可以不言。章炳麟《左传读》因训如师为当师,当师者,抵禦齐师也,不合《传》意。

杨伯峻先生注“岂不穀是为?”曰:

《左传》凡用“不穀”二十一次,其中十六次皆为楚子自称,《曲礼下》因之曰“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其实不然,盖不穀为天子自贬之称,故襄王避叔带之难,自称为不穀,《传》所谓“天子凶服降名,礼也”(僖二十四年)。王子朝立为王出奔,亦自称不穀(昭二十六年),亦由此故。楚子僭称王,犹不敢袭用“余一人”之自称,而从天子降名之例曰不穀,《曲礼》以为蛮夷曰不穀,实误。此齐桓公亦自称不穀者,盖以侯伯而为王室讨伐也。然亦仅此一称而已。其余中原诸侯以至所谓夷狄之君,无以不穀自称者。《老子》“侯、王自谓孤、寡、不穀”,其意犹云“侯自谓孤、寡、王自谓不穀”,不穀实属王言。岂不穀是为者,意言诸侯兴师,非为我。

杨伯峻先生注“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曰:

惠,表敬副词,无义。徼音骁,求也。徼福,当时常语,亦可云徼某某之福,如成十六年“徼周公之福”。 亦可云“徼乱”(成十三年)、“徼祸”(昭三年)、“徼罪”(昭十六年)等。

杨伯峻先生注“辱收寡君”曰:

辱,表敬副词,无义。收与下文“绥诸侯”之“绥”字义同。《秦策》“内收百姓,循抚其心”尤可证其义。

“楚”——“郢”——“为郢”推测位置为:东经112.18,北纬30.42(纪南城。有遗址,长方形城,4500╳3500,1600万平方米。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为郢:庄十七至庄十八,庄三十二至僖二十七,僖二十七至文十四,宣八至昭五,昭三十至定六)。

“召陵”推测位置为:东经114.16,北纬33.59(会盟地——召陵镇-傅庄南傅庄遗址)。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方城”——“城”(杨注:姚鼐《补注》云:“楚所指方城,据地甚远,居淮之南,江、汉之北,西踰桐柏,东越光-黄,止是一山,其间通南北道之大者,惟有义阳三关,故定四年《传》之城口。《淮南子》曰,绵之以方城。凡申、息、陈、蔡,东及城父,《传》皆谓之方城之外,然则方城连岭可七八百里矣。”说方城者甚多,唯姚说最为有据。《水经•潕水注》引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迳(原作“达”,依赵一清校改)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注》又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而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又云:“《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山曰方城’,指此城也。”依郦《注》诸说,以今地理度之,凡今桐柏、大别诸山,楚统名之曰方城。洪亮吉《左传诂》谓“方城”当作“萬城”,萬或作万,以字近而譌。然《国语》及《战国策》诸书皆作“方城”,则未必各书皆误,洪说殊不可信。#方城已见僖四年《传》并《注》,此方城当指方城山之关口,或即定四年《传》之城口。与文十六年《传》之庸方城自不同。#据江永《考实》,缯关在今河南省-方城县。),推测位置为:东经113.22,北纬33.34(方城县-独树镇-杨武岗村南)。

《僖四年经》:

八月,公至自伐楚。((p 0288)(05040006))(039)

葬许穆公。((p 0288)(05040007))(039)

《僖四年传》:

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歛。((p 0294)(05040401))(039)

我的粗译:

这年夏天,许穆公在军中去世,按“侯”的规格下葬,这是规矩。凡诸侯在朝见时和盟会中去世,入葬规格加一等;要是为王事而死,加二等。于是入殓时就为他穿上了“衮”。

一些补充:

许穆公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许穆夫人,据说“诗三百”中有两首诗是她作的。

杨伯峻先生注“葬许穆公”曰:

竹添光鸿《会笺》谓许穆公即隐十一年之许叔,在位盖四十二年。此说同于清-姚彦渠《春秋会要》,然据杜氏《世族谱》,许叔为桓公,名郑。杜《谱》不知何据,今姑从姚说。

杨伯峻先生注“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曰:

许为男爵,而以侯礼葬之。

杨伯峻先生注“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曰:

朝、会,指相朝相会。庄二十三年《传》“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也。

杨伯峻先生注“死王事,加二等”曰:

王事,此当指征伐。许男死于为周王伐楚,亦王事也,故加二等。《孟子•万章下》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以子、男而得侯礼,是加二等也。杜预据《周礼•春官•典命》“上公九命为伯,侯、伯七命,子、男五命”之文,谓“诸侯命有三等,公为上等,侯、伯为中等,子、男为下等”,而许男“男而以侯,礼加一等”,恐不合《传》意。《周礼》为战国时私人著作,不能尽用以释《左传》。且僖二十九年《传》云,“在礼,卿不会公、侯,会伯、子、男可也”,侯与伯截然分开,则《周礼》以侯、伯为一等之说,明明不合《传》意。即《传》云“葬之以侯”,考之金文,并无五等诸侯之实,《左传》作于战国时儒家别派(者),(亦)未必全可信。

杨伯峻先生注“于是有以衮歛”曰:

歛之以衮衣也。衮音滚,古代天子之礼服,上公亦著之而微不同,其制可参《周礼•春官•司服》孙诒让《正义》。许男以侯礼葬,不得用衮衣,此谓公、侯之加等者,可以用衮衣歛尸,盖通说礼制。

《周禮•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袞冕。”,鄭玄注引鄭司農曰:“袞,卷龍衣也。”,孫詒讓正義:“案卷龍者,謂畫龍於衣,其形卷曲”,陆德明释文:“天子画升龙于衣,上公但画降龙(龙首向下)。”。

下面画中是着衮服的明兴献帝,此人是明世宗即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但没真当过皇帝,不知他衮服上的是升龙还是降龙。图片出自《明朝服饰:明朝皇帝吉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许”——“旧许”推测位置为:东经114.03,北纬34.00(张潘镇-古城村,成十五年迁于叶)。

《僖六年经》:

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p 0312)(05060003))(039)

《僖六年传》:

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p 0313)(05060301))(041、039)

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p 0314)(05060401))(039)

《僖十四年经》:

冬,蔡侯-肸卒。((p 0346)(05140005))(039)

我的粗译:

过两年,到我们僖公六年(公元前六五四年,周惠王二十三年,楚成王十八年,齐桓公三十二年,郑文公十九年,许僖公二年,蔡穆侯二十一年),夏天,齐桓公率领我们“公”和好几家诸侯进攻郑国,包围了新城。为援救郑国,这年秋天,楚子(楚成王)率兵去围攻许国,各家诸侯转兵援救许国,他就撤了回去。

这年冬天,蔡穆侯领着继承许穆公的许僖公(许男)去“武城”朝见楚子,许男(许僖公)把自己两手背在后面,让人绑了,嘴里已经含好下葬时要含的玉璧,他手下大夫预先穿起为他服丧的丧服跟着,手下的士抬着为他准备的棺材。楚子就问自家手下大夫逢伯,逢伯告诉他:“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当年武王战胜殷家,微子-启就这么干来着,那会儿武王亲自为他解绑,接过他嘴里含的玉璧,祓除不祥,然后烧掉棺材,按规矩尊重他,重新确认了他的身份地位。)”,楚子也照武王的做法实行。

一些补充:

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八年后,公元前六五四年(鲁僖公六年,周襄王七年,楚成王二十六年,齐桓公四十年,蔡穆侯二十九年),冬天,蔡穆侯(蔡侯-肸)去世,现存《春秋经》未见何时入葬的记载。

杨伯峻先生注“秋,楚人围许”曰:

《传》云“楚子围许以救郑”,则此“楚人”即楚子。《经》自僖二十一年盂之会始书楚子,称爵不称人。

杨伯峻先生注“秋,楚子围许以救郑”曰:

上年《传》,周王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故楚救之。

杨伯峻先生注“许男面缚”曰:

面缚或如殷墟出土人俑,女俑两手缚于前,男俑两手翦于后。此应从洪亮吉《诂》手反缚背之说。或谓即《史记•高祖本纪》“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之“系颈以组”,则面为颜面之面。(面缚有两解,一谓两手缚于胸前,殷墟出土偶人有如此者。一谓面借为偭(洪亮吉《诂》),背也,谓反其手而缚之于背,今犹如此。后说是。)

下面是上面杨伯峻先生提到的殷墟出土带手枷人物陶像的图片,出自《殷墟墓葬中出土的各类人像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衔璧”曰:

与哀十一年《传》“陈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同意,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杨宽《贽见礼新探》则以为璧用以为贽,不确。楚王受璧,示许以生。

下面是周原出土素面玉璧1346(直径5厘米,好径2厘米,厚0.3厘米。青玉,泛黄色,半透明,通体磨光,玉质鲜润,外圆规整,孔的位置略偏,内壁厚略呈斜面,外缘较薄,光素无纹。)的图片,出自《周原出土的玉璧、玉瑗、玉环、玉玦赏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伯峻先生注“大夫衰绖”曰:

先穿孝服,示其君将受死。

杨伯峻先生注“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曰:

《宋世家》亦云:“微子-开(汉景帝名启,司马迁避讳,改“启”为“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孔《疏》(云:)“微子手缚于后,又焉得牵羊把茅也。此皆马迁之妄耳”),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马驌《绎史》据《论语》“微子去之”之文,谓“殷未亡时,微子已去矣,面缚之说,乃楚人以诳成王受许男之降耳”。但微子去纣与其降周,必不是同时事。微子虽去,仍可能以其国降,《左传》之说与《论语》并非不能两立。《荀子•议兵篇》云:“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犇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成相篇》又云:“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鄕,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是微子降周确有其事,非楚人诳语。说参章炳麟《左传读》。

杨伯峻先生注“受其璧而祓之”曰:

祓音拂,除凶恶之礼。孔《疏》曰:“襄二十九年称‘公临楚丧,以桃茢先祓殡’,此亦当以桃茢祓之。”

杨伯峻先生注“使复其所”曰:

复其所,复微子之国也。微国本在纣之畿内,后又封武庚于畿内,乃改封于宋。说详刘文淇《旧注疏证》。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蔡”推测位置为:东经114.25,北纬33.25(上蔡西南卢岗乡-翟村东二郎台周围。蔡国故城遗址,长方形城,东2490,西3187,南2700,北2113。西周至昭十三年(前529),蔡;昭十四年(前528)至战国,楚。昭十一年蔡灭,昭十三年复封于新蔡,哀元年因楚围请迁,哀二年迁于下蔡——州来)。

“武城”(杨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推测位置为:东经112.61,北纬33.31(南阳-南召-武城故城。春秋时申地。后属楚,又名武延城。在今宛市北百里鸭河口水库淹没区)。东经112.84,北纬33.70(平高城村)。或者两处均是,鲁阳关之一首一尾。中点交口村:东经112.79,北纬33.61。

以上两段子文(鬭穀於菟)虽未出场,但他是大权在握的令尹,显然会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此处体现子文带领楚人有理有利有节,顶住了一代霸主齐桓公的压迫,提高了楚国的地位,这是子文重振楚国的第二个方向,要得到华夏诸侯的承认。

下面是盟于召陵一些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其中与“赐我先君履”相关的两个地点之名称我标成了蓝色,王城之名称我标成了红色,各诸侯所在的名称我标成了棕色,其他地点的名称我标成了黑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