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流浪地球是一个里程碑 -- 曾自洲

共:💬40 🌺454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根本原因还是国力上来了。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工业,制造业。而商业电影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国力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颠扑不破。

商业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视觉奇观”,制造“视觉奇观”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业实力。华语电影最成功的类型片是“武侠片”,从关德兴的“七夜粥”,到李小龙的硬桥硬马,到成龙的谐趣打斗,再到徐克,程小东引领的“新武侠浪潮”,摄影技术不停的进步,但是还是不行啊,整体实力就是比不上好莱坞。好莱坞的画面就是好看啊,制造的“视觉奇观”就是比你精彩,消费者买账啊。

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给老子炸,商业电影也一样,就拿《流浪地球》来说,没有技术进步,这部电影今年根本上映不了。10年前的《阿凡达》特效制作资金就2亿美元,光存储空间就以PB计。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80%的镜头都是特效制作,R&H公司因此片获得奥斯卡奖,但是也因为此片公司破产,从此李安成了好莱坞特效公司最痛恨的人。《流浪地球》共计2003个特效镜头,还包括省成本的“接景”。最重要的500个镜头,按开拍时特效能力,渲染至少还要花3-5年的时间。而实际只花了9个月,靠的是华为的云渲染服务器。平心而论,《流浪地球》的制作还有不完美之处,除了拍摄导演剧组的稚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一点:没钱。

不过,就全世界特效行业的趋势来看,和大多数行业的发展一样,最初是在美国兴起,科技领先,技术精湛,产品一流,但是呢,因为人工成本等等关系呢,行业逐渐外流,美国的顶尖特效公司一家接一家倒闭,然后就是日韩特效公司崛起,现在嘛,中国的特效公司开始上台。其实早几年中国就有兴趣进入这一行业,12年的时候,小马奔腾就收购了美国的“数字领域”,不过嘛后来还是觉得玩钱比较快。

中国的特效行业的优势呢,首先就是国家支持咯,最直接的支持就是补贴,,再有就是人力和运营成本低。这一点是双刃剑,高级人才外流比较严重,很多制作的特效嘛,只能说“又不是不能用”。第三嘛,大片制作比较拼,就拿《流浪地球》来说,都是导演亲临一线直接和特效师沟通,减少中间的层级。这一点在“R&H”破产的记录片里特别吐槽过。但话说回来,这点同样是双刃剑,中国特效行业项目管理人才,怎么说呢,也有待提升,一部电影都是分几个包,《流浪地球》四家公司做,像《大圣归来》有二十多家公司制作,这里如何统一标准就是个难题。所以说啊,建立特效行业体系,完善制作流程,统一制作标准是制约中国特效产业能不能做大的一个关键,光靠导演靠前指挥,是挺提劲,但似乎不是长远之计。

《流浪地球》的成功确实让人高兴,更希望中国特效行业能同步成长起来。最后再提一句,这个商业电影门类很多,主贴里把“视觉奇观”片说成是主力军,别的片子是游击队,也不是很合理,还是希望中国电影行业百花齐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最后的最后说句泄气的话,中国的文艺片更应该加油,连港片都不如了。这段时间看了两部文艺片《无名之辈》和《地球最后的夜晚》,拍的都啥玩意啊。《路边野餐》才几十万的投入,拍得灵气十足,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都做作成啥样了。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李根,脑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