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喀什, 我的南疆 -- 故乡在喀什

共:💬4020 🌺39786 🌵1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64.悖论长城 (新疆的海 二十二)

长城不是中国独有的建筑。英国也有,就在林肯郡,罗马人修的,主要用来防北部皮克特人。

长城这样的建筑在政治经济学上也是非常值得琢磨的。因为长城内外,有许多差异:风光,人文,地貌,社会。。。但究其根本,最深刻的就是分配。“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纷繁复杂,其实都是或天下熙熙,或天下攘攘而已,远没有戏文里讲得那般精彩。

Gras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is always greener是放在长城内外皆准的俗语。长城以外的人大约会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长城以内的人大约会想:一山更比一山高。这种隔离和陌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放在历史的长河里,长城像长了脚一样,是在不断往北往西移动的,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长城是个好东西。它阻外敌与高原,荒漠,戈壁。对长城以内来讲,它保证了农耕得以延续,人口得到繁衍,文化得以传承。对长城以外,它也使物资供应得到了保障,贸易成为了可能。

长城不是个好东西,它让农耕文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闭关自守。它也让长城以外觊觎垂涎,铤而走险。

如果说没有列强从东,从北两个方向打破了清王朝的外壳,长城外壳下的中国会是怎样?这尽管似乎无从认证,但“种地的还是种地,放羊的还是放羊”应该是错不了的。如果说现代工业文明影响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但仔细观察,把今日中国的边界线作为长城的现代版,一个巨大的财富鸿沟依然是存在的。中国境内的人均收入是数倍于周边斯坦,如:吉尔吉斯斯坦的月工资就在一千元人民币左右。“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在两个条件相仿的邻里间是正确的。但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多的只是一种老庄梦想而已。在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间“饥贫起盗心”更是一种常态。

在独联体的各斯坦,中国“没朋友”的感觉是特别强烈的。每当中国人“厉害了我的国”短片每每出现斯坦时,迎来的往往是漠然,嘲笑甚至是诅咒。这让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说中国完全没有顾及邻居也是不准确的。中国每年援助,援建的项目也是可圈可点的。独联体各斯坦的怨气是来自中国的发展没有对斯坦平民,尤其是社会中下层形成提纲挈领的带动。独联体各斯坦是脱胎于游牧,成型于苏联的。苏联解体后的近30年里,许多地方是一直负增长的。许多地方真的是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了。为了发展,斯坦许多地方是给出了匪夷所思的条件的。如:有一年,吉尔吉斯斯坦为了推动伊塞克湖的旅游,甚至开出了允许新疆组织持中国身份证即可赴伊塞克湖旅游的优惠条件。求“华”若渴的急切可见一斑。

一方面是独联体苦盼甘霖,一方面是中国不得其门而入。横亘在两种经济体之间的就是新疆。一说起新疆,就喜欢说“大陆桥”,“门户”,“桥头堡”。换言之就是:长城。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形容长城窘境,没有比清朝张廷玉的这首诗更贴切的了。今天这首诗拿来讲新疆,也依然准确。但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在以防守为主要目的的长城身上也是有失公允的。错的不在长城,错的是使用长城的人。

历史的看,长城是向北向西移动的。中国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移动的趋势,那么长城就不仅不会成为中国的枷锁,反而会成为中国用来借箭的草船。这才是我们今天研究长城的意义所在。

通宝推:青颍路,桥上,独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