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情 -- 给我打钱87405

共:💬38 🌺92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国情
家园 探索我们的问题出在哪

我不止一次在欧美学者的著作中见到他们挖苦嘲讽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去过美国,与美国社会有过近距离接触。在美国人来看,赫鲁晓夫十分滑稽。同样搞计划经济的毛泽东,因为从未离开过亚洲大陆,就更是被贴上了没有见过世面的泥腿子标签。我对这两个人没有兴趣,我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国家的近代史。

如果抛开中、日、苏这三个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来看,三者的共同点是,300年前都是落后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接受了西方理论。一个差点成了亚洲霸主,另两个甚至要拯救全世界。“事实”说明,西方理论就是好使,就是强大。

邓小平后来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他发表的是政治观点,而并非学术观点。很有意思的是,自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惊奇的发现,读书是无用的——如果不是非要看文凭,那就没有人读书了。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一度对于理论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现在又有全面推倒的苗头。

赫鲁晓夫很诧异,没有政府指挥,美国的超市是如何运转的呢?超市的经营者从哪里能进到足够多的货,又如何知道会有多少顾客来购买?

这就是我们后来一直批评的计划经济,进一步又指出相关领导人有独裁倾向,自然,斯大林、毛泽东死后,都成了暴君。

我不认同这些观点,我的看法是,相信理论指挥实践的一类人,当了领导(这个问题很关键),推行计划经济。

赫鲁晓夫爬得很快,他在行政方面的能力超乎寻常。我们不妨把自已假设成赫鲁晓夫,我们会有什么看法呢?瞧,我就是一个“相信凡事都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的受益者”,我学得好,用得妙,我成 了苏共总书记。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行政体系,就会有什么样倾向的市场(或者说经济政策指导下的市场)。

官员从行政体系中上升,越是上升得快,越是升得高,他自然就越是信奉实践需要理论指挥,他自然就相信,只有有形的手才能管好一切。

那么为什么苏联解体了呢?为什么中共转向了呢?

人多力量大。

苏联曾经是这个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但中国,这个人口巨大的国家,倒向了美国,而市场要解决的问题,和人口数量有密切的联系。

这样,我们就要去探究一个问题:凡事都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这对不对?

我以为,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这里的理论指的是广义上的理论,也就是说包含了经验。

更多的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些理论是错的。

二、有一些理论是有历史限制性的。(历史翻篇也就弃之不用了)

三、有许多理论是有使用范围的,但学习者往往比较马虎(人之常情)。

四、有许多结果并不能从微观层面来做判断。

在我来看,第四条难度最大,微观是相对概念。比如我前面所说的内容,苏联解体,有的人认为是美国的经济学理论对头的结果,而我认为是因为中国人口数量超乎寻常的多。也就是说,我认为苏联解体是个微观事件,不能说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正确的。

苏联解体,并非是苏联的解体,而是华约的解体。苏联的人口很有限,但是苏联国土面积很大,如果只考虑苏联自已,计划经济并非不可行,行政官员从底层接受锻炼,对于计划、指挥的运用十分娴熟——如果我们不是在谈论经济,而是在谈论军队,我们还会认为计划经济行不通吗?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理论能在苏联首先成功的原因。

但是二战之后,社、资分成了两大阵营,在相关技术不够发达的背景下,将这一套模式从苏联推广到整个华约组织,其实是勉为其难。于是,到处充斥着压抑,暴力随处可见——我们现在就经常讲,苏联的政治血腥而残酷。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军队也搞的是这一套,为什么我们只会说,军队的管理严格,而不会说残酷呢?

驾驭理论,需要有配套的实力。

中国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推翻这种所谓的没有人性关爱的计划经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口多,并且收缩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们只考虑东北到东南这一线,那么人口密度就更大了。

这里面就套着一个问题:人究竟是怎样的?

我的答案是:人的可塑性非常强。

在计划经济中,人被塑造 成了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要在计划经济 中去运作一个超市,那么上游的产品谁生产,何时运到,下游的顾客有多少,有什么需求,有多少消费能力,统统都需要事先调查。关键在于,如果不考虑技术问题,在这个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人,多数人都会适应这个体系,他们会很配合,很主动。

而在市场经济中,人被塑造成了一切的得失取决于自已的努力。所以,超市老板不用担心没有东西可卖,生产商不用担心生产出来之后找不到超市出售,百姓更是不用担心没有商品,只需要担心钱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家长,甚至包括老师,其实内心也不认可学习的原因。我们在学校里,将学生努力塑造成一切行动听指挥,而进入了社会之后,告诉他们,一切的得失就看你有多努力多聪明。

今天手机的出现,“提前”向未成年人开放了社会,就好比,五十年前,一名访问美国的苏联官员,被成功策反了:“哇,西方的世界真是太自由了。”邓小平说服其它人跟他一块搞市场经济,其实用的就是这一招:出国考察。

待续……有空再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