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香港问题:表扬式教育的危害 -- 给我打钱87405

共:💬55 🌺11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成年人是怎样毁掉孩子的?

直言不讳的说,主要是成年人认知出了大问题。

其中第一大项是,认知碎片化。这个现象我们经常谈,却只是空谈,不知道它的危害。

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许多堂逃生课,一旦发生火灾他却还是坐电梯呢?这就如同我们在纸面上谈统筹问题(那个经典的烧水期间洗杯具),不仅是未成年人,连成年人统筹都做不太好。

假设,冰箱不在厨房而是在起居室,我可以打保票,如果做测试,10个人当中有70%的人会来回走许多冤枉路。一会忘了拿蛋,一会忘了某种调料,诸如此类。一些成年人,看起来是会统筹的,其实有“虚假”成份。这是因为一些普遍性的流程,经过多年的反复打磨之后,已然程式化,学会的本质是背住。但像前面所描述的场景,并非是普遍性流程——指的是包括所有细节在内。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凡事做之前过一遍脑子”是一句空话。统筹的前置动作是在脑中已经把绝大部分环节都想到了,进一步规划过了。许多人其实是很粗的想了一下,完成度大概只有50%。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认知,不把小事当事。“不就是忘了拿蛋吗?就这么点小事还小题大做?”有相当多的人就是这种看法。不是忘了拿蛋,而是忘了拿了某样不可缺失的物品

所以在纸面上学习统筹,其实可以说,意义远低于预期。反过来,一个人是在实践去练习,其中的一个目标是“少走冤枉路”,他就会在做之前先仔细想一下,然后才采取行动。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也不会拍脑袋下结论。拍脑袋下结论,机理同样是没有仔细想过就“行动了”——下了结论。

认知的碎片化对于教育的危害,就在于不能找到小事与大事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育中自然就是轻视小事。而这些所谓的小事,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练习。

此外,认知碎片化之下,一些人只能观察到现象,而不能将其转换成为一种“操作”,也就是无法从现象中学到可学的内容。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穷人的孩子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手、脑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可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又“不行”呢?这是因为他们的许多工作是从别人那里拿的“程序”,并且承担了太多力不能及的工作。因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个假象。不论是谁,总是从别人那里拿到现成的“程序”,都会不利于早期大脑开发。拿了“程序”连做都不做,自然就更差劲了。比较下来才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什么做都不做呢?这就是第二大项了:令行禁止。

“天”定的规矩,极严格。不吃饭,就得饿死,没得商量。自然令行禁止。我们人类往往做不到,尤其是在所谓的小事上面。我们总是网开一面,总是期望用讲道理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孩子们3岁就知道察言观色了(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是这么被骗的,他有相当的论点是错的)。一个孩子如果做错了,在长辈那里只是一通批评,甚至还有人在旁边说“小孩不懂事,你干嘛要求这么严”,他心里明白:“其实我这么干,并不会把我怎么样。”长辈不能令行禁止,培养出来的就是耍小聪明的下一代。待他们长大后就完全显露出来,各种偷奸耍滑,各种撒泼打滚,发展为一个奸人。

这里提一句神童。许多神童,为什么小时候表现出来聪明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打小就自己去做小事——不光是行动,而且有思想,也就是说,他们是自己观察别人,自己琢磨,自己去行动。学说话、学走路就是如此。可为什么又有许多神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呢?当这些神童遇到其它人后,跟别人比“发现”自己“吃亏”了,于是改性,变奸。自然迅速走下坡路。相反,小时候显得愚笨的孩子,往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提供所谓的帮助,他们只能靠自己,并且由于长时间显得很蠢,他们也没有太多可能变奸。直到思想成熟之后,他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并非别人说的那样笨”,同时,又理性的认识到,“我并不笨,也没有吃亏,我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奸”。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天的孩子,其基础性能力(自己想,自己做),跟他们所学的内容(包括学校里学的课程)来比,实在是太低了。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不少学生相当于幼儿园水平,而他们所学的初中课程相当于研究生水平。这些学生“根本就够不着”。老师们惊讶的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甚至只能做跟以前做过的几乎完全一样的试题,稍有变化,他们就举手投降。可真的是初中才观察出来吗?并非如此,幼儿园就表现出来了,但是“孩子还小,不懂事嘛”。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这样发展了十年之后,问题才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又懒又蠢。

并非是所有成年人不知道,有些成年人是比较清楚的,但这些成年人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仗着自己有本钱。以身作则成了空话、套话、漂亮话。

至于我以前反复提到的,学步车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大的危害,许多人也是不当回事的。“爱心”、“仁心”泛滥。学说话、学走路,是人类最最基础的学习。“天”定的规矩是:学不会发音,就无法交流,学不会走路,就会摔跤,绝不“留情”。而人类太多情,用学步车来“帮助”孩子学走路,本质是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