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186-天使怒涛 -- 本嘉明

共:💬87 🌺519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186-10

(一)

Hansens兄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凡伟大的事,必会成真。中国的国土统一,就是这样的事。

老蒋败退台湾后,因为抗美援朝,美国与中华民国签订条约,台美结盟,美国有保护台湾的义务。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废约撤兵”,盟约解除。

现在,美国国会正在酝酿两个有关台湾防务的法案,<台湾防卫法草案>和<防止台湾受到武力入侵草案>,这两个草案如果通过成为法律的话,事实上台美就再次结盟了。中美关系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再发展下去,美国把F-15租借给台湾,甚至把核弹“租借”给台湾,捍卫民主社会,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的003号航母明年应该可以建成下水,004号大致是后年下水,那么到2025年4艘航母都成军可用,是可能的。但,2025年还是太晚了。

今天的台湾防卫,真正硬核的,有哪几部分兵力?

第一是各种战术导弹部队(刺猬台湾),第二是台空军的歼击机部分,第三是台陆航的武直,第四是台装甲部队中比较新款的美制坦克。

所以,我们在这里设想,能不能建立一个不受海峡天堑阻碍,只针对上述四种敌军,以大批量/无间歇/滚动打击的“战场小飞机集群”,与解放军空军的空优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旋翼机等新质战力相配合,打一场革命性的统一之战?就类似于当年南联盟之战,还没怎么动用地面部队,空中打击就基本制服了对手?

首先第一个问题,这种主要靠小飞机的72小时打击(遮断),可以不可以仅仅用无人机群来完成?

我认为不行。

一,解放军陆军目前比较高端的无人机,是ASN-206,在以色列技术支援下研发完成,属于中轻型,集团军一级使用,主要是侦察。

我国已经有那么多察打一体无人机,比如彩虹系列,出口都很多了,为什么不能用于统一战争?因为这些外贸军品,用的是奥地利产的ROTAX914系列航空活塞发动机,用来打台湾,发动机及零件会被禁运。有没有国产替代?刚刚才有(宗申公司开发的),还来不及普及开来。

二,即便装配国产活塞发动机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大批入役,无人机仍有其弱点:载弹少,视野非常狭窄,不能通观全局,而且飞行速度太慢。对台军作战,最重要的不是打击,而是地毯式搜索。台军已经演练过,能够把兵力------比如武直------分散到工厂/学校,或者从基地出动应战后,直接按约定到大学操场停落,热补给,然后升空再战。所以我们需要解放军的飞行员,在低空通过时,能辨别伪装,把潜伏的敌火力点/预设阵地/野外补给站等等可疑目标找出来,当场用自携火力,试探攻击,台巴子不是邱少云,挨了打受了惊就会挣扎,我们小飞机一旦发现惹毛了一个哥斯拉,立刻呼叫同伴来助战。

第二个问题,就是Hansens兄的问题。

我们现在很头疼的是,假如真打算建立这么几个“特纵”,主打机种是哪个?

我的想法是:两台涡桨发动机(双发比较扛揍),总功率1600KW以上(最好2000KW,即2700马力以上),上单翼(便于地勤往机翼下挂弹),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接近600公里/小时,稳定搜索速度200公里/时左右,单座或双座。简单说,外形比如是普卡拉略放大,功能上就是一架“超级巨嘴鸟”的底子,动力比巨嘴鸟要翻番,机身带一些装甲,带火控雷达,能打空中慢速目标(武直),主打坦克时带AKD-10不少于10枚。不必考虑隐身,出厂价5000万人民币以下。

次打机种,就是有一点隐身功能,侦察/骚扰/偷袭为主的喷气机(螺旋桨飞机号称“电风扇”,没法隐身),比如“陆侦-20”。

这个主打机种,我们想不出合适的军品发动机。Hansens兄提出:何不食肉糜?

极好的主意。我认为这个方案,技术上是可行的,吾们就吃肉丸子。

这里闲扯一两句。全球股市大涨,完全脱离经济学教科书,会不会“共工头触不周山”?我认为不会,只要你选对股,不要怕大市,大市不会崩。我对巴菲特有个评价,就是他确实是“美国小姐”,选美选出来的本季最美,可惜胸太大。就是说,他如果掌控的资金,是今天实际在手金额的1/2,或许他会活得轻松很多,未必有买航空股大损这种糗事。他投资的前三名都非常合理,不幸的是投资完前三名,手里还剩一票无用的累赘死钱,就不得不随便搞搞了。

有点累赘死钱,不能投的是谁?比如特斯拉。2019年,特斯拉卖掉30万部车。丰田卖掉的,加上大众卖掉的,1600万辆。今天,特斯拉的市值,是全球汽车企业市值第二名丰田+市值第三名大众的一倍有多。

具体到中国,纯电动车,只能用于冬季比较温暖的南方地区,而人口稠密都市的充电桩布设,也非常花钱。所以大呼隆洋跃进,一步到位提倡纯电动车,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至少不是适合每个角落。

而中国的地缘政治伙伴,俄/伊朗/委内瑞拉,加上沙特和非洲几个兄弟,都指着卖石油给中国。中国也确实需要大量原油来喂养化工和化肥行业。看在蓝星最美能源的份儿上,于公于私,你情我愿,中国还是再躺在石油上过个几十年好了。

而且,使用汽油的车用内燃机技术积累,德国日本是强手,通过技术/市场的互补,中国能在第二世界找到一些双赢的朋友,也很重要。所以在中国,混合动力的轿车,才是未来的王道吧,不能单单“为了环保而环保”,要“你好我好大家好”。

Hansens兄于是说:不如回去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这倒确实可考虑。

第一,成本比涡桨发动机要低很多。活塞发动机确实要笨重得多,但装在机鼻可以兼当防弹装甲,这样可以省一块载荷下来。

第二,比涡桨更容易在火线维护。活塞发动机如果有故障,换掉坏零件基本能排除。涡桨不行,一旦拆开换过零件,装回去时要桨叶再配平,是个大麻烦。比方说,飞行员自己家里是开某汽车4S店的,他迫降到一条废弃跑道上时,旁边正好有一架报废同款机,那他自己鼓捣鼓捣又飞起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第三,战时车企容易转产。活塞航空发动机,与轿车的高档发动机类似,我记得以前说过,俄罗斯研发某款地效应飞行器时,直接从宝马汽车上拆了台发动机用。

第四,军品研发出的新技术,最后又会外溢到民品,促进车用发动机和通用航空的小飞机的发动机的技术进步。

第五,活塞发动机耗油省,噪音小,而且油门操控性比涡桨要好。

(二)

活塞发动机最牛逼的时代,就是二战,那时候,中国正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打酱油。

所以这一块,中国本来就没有底子,后来也不用心。最近比较上心了,因为造无人机需要。

活塞发动机用两种燃油,第一种是航空汽油,含铅,污染环境,所以西方各国都承诺在军用和民用航空器上,订立最后期限(本来说是2018年),取消使用。美国陆军早期用的无人机MQ-1(AH-64D以后各款可以相隔100公里而遥控指挥的那款),用的是奥地利的ROTAX914F发动机,烧航空汽油。后来机体改装了用航空煤油(重油)的活塞发动机,成为MQ-1C款。

中国的活塞发动机制造史,起步于1954年仿制苏联老大哥的M-11,(功率/发动机重量)160马力/180公斤,用于初教-5。第二步是800马力的活塞-5,用于运-5。第三步是260马力/200公斤的活塞-6系列,用于初教-6系列和运-11(活塞-6丙发动机还试验安装于延安2号小型直升机)。第四步是1963年的活塞-8,专为高原研发。这些款都用航空汽油。

后30年的主要自研成果,是用于上述陆军现已广泛配备的ASN-206的HS-700汽油活塞发动机,二冲程,51马力。该无人机全重22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210公里,航程150公里,飞行时间4~8小时;飞行高度5000~6000米(活塞发动机的升限,很难高过8000米)。

外贸明星翼龙-1无人机和彩虹-4无人机,都用ROTAX914UL,四冲程/涡轮增压,燃料为航空汽油,100马力(@5500转速),重量仅64公斤。

最常用的航空汽油,国际标号是Avgas 100LL,中国只有兰州石化公司(兰炼)还在生产,而且其产品不符合Avgas 100LL“每加仑最大含铅量低于2克”的高标准。2015年,燕山石化成为国内首家获得适航批准的UL91无铅航空汽油生产企业,产品符合美国ASTM7547标准。

航空汽油非常小众(全球来说,Avgas 100LL的产量仅为航空煤油------比如Jet A------的1%,或者汽车汽油产量的不足0.2%),而且日渐式微,要国内很多石化公司都去投产,不符合市场需求。但假如所有的自用军品无人机的发动机,都依赖这两家炼油厂供油,开战了被人家端掉怎么办?

和国际市场一样,中国整个航空界的主力油料是重油——航空煤油,年耗2000万吨以上,30%靠进口。假如一心一意紧跟美国,那么中国的小型活塞发动机的出路,也只有烧重油。

柴油航空活塞发动机有两种技术路线:汽车法(跟造汽车发动机类似,液冷)和气冷法(传统航空发动机制造思路的延续,气冷)。

2013年,中航工业集团收购了德国破产的Thielert,然后把这个德国公司的管理权移交给中航工业收购的另一家公司-----美国的大陆公司(Continental)。大陆公司整合后,把原德国公司的产品线型号统一改为Continental Diesel(大陆航空煤油),简写为CD。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小型柴油活塞机,是这几个品种:

一,CD-135(前身为Thielert 的名牌Centurion2.0),汽车法,“功率/发动机重”为“135马力/134公斤”,排量1.9L,升限1800米。这款不允许大修,飞1500小时报废。

二,CD-230,气冷法,230马力。2014年获得中国认证。

三,CD-300,汽车法,310马力。其实就是奔驰公司V6汽车发动机OM642的变种。

四,SR305-230E,汽车法,230马力/209公斤,升限3050米,排量5L,是法国SMA发动机公司(法国SAFRAN赛峰集团)根据雷诺汽车的F1赛车的发动机改出来的,既重又大,货是好货,但很多小飞机装不下,所以市占率不大。

五,AE-300,汽车法,170马力/185公斤,升限3050米,排量1.9L。奥地利Austro发动机公司是其母公司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因为Thielert在2007年行将破产,怕发动机供应不上,自己搞的子公司。奇瑞汽车跟他们有合作。

六,DeltaHawk的V4系列发动机,160—200马力/148公斤,升限5500米,排量3.3L。这个很奇葩,它是液冷的,但不是汽车法,因为它是二冲程(以上各款都是四冲程),可以戏称为“摩托车法”,体积小劲道大,有其独特的技术难点,所以别人不搞这个。因为是二冲程,燃烧不充分,既污染环境又耗油大。湖南山河集团是DeltaHawk的大股东。

柴油活塞机很难弄,前期投资大,运营中维修要求高,与汽油活塞机相比,体积重量增加很多,坦白讲无人机这种侏儒发动机,用汽油机更合适;大只佬(比如载人的战场小飞机)用重油机才比较合适,而且二战也证明了活塞发动机在载人战斗机界的地位。

但问题又来了。重油和航空汽油比,挥发性低/不易燃,所以重油发动机要用压燃式,增加压力才能点燃重油。因为高空空气稀薄,吸不进太多空气,如果只采用一级增压措施,升限最多也就是3050米,远低于汽油活塞机,而且到此高度后,柴油发动机效率会急剧下降。DeltaHawk的V4不同,使用废气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双管齐下,所以能达到5500米,但仍然远不及汽油活塞机可达的高度。

NASA曾对汽油活塞机搞了个变态的3级涡轮增压试验,结果飞机倒是爬到了24000米,但重油机们普遍表态,无法紧跟看齐。

迄今取得适航证并真正规模量产的重油机,主要是CD-155(前身是Centurion 2.0S,150马力),用于Cessna Turbo Skyhawk JT-A(是产量已经达到4.4万架的Cessna 172的新生代)和Glasair Sportsman 2+2。这两种飞机,以前都是用莱康明的发动机,可见大陆公司仗着有大老虎撑腰,要打倒莱康明的野望。

由于台湾玉山山脉的主峰,都有3100米左右的海拔,因此假设我们动用活塞发动机,那只能回到V12汽油活塞发动机,这样武装起来的战场小飞机,才能翻山越岭,从宜阳平原杀到台北。

飞机的生产成本,与产量密切相关。一个民用螺旋桨小飞机,假如能量产1000架,平均成本是量产100架的1/10。一旦列装了上千架使用汽油活塞发动机的战场小飞机,这似乎又与“环保绿色的柴油机”的政治正确大方向,不太接得上啊。

(三)

归纳一下,中航工业布局十年,追求的是什么?

是小富即安的“二百五”(250马力以下,适用于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活塞发动机,煤油汽油均可,使用高度6000—10000米,留空时间10小时以上)。用了这号马达的无人机,就是一个带两枚导弹,趴人家房顶2天2夜,瞅冷子打个冷枪赶紧撒丫子的主儿。

而我们现在要的,是上千马力,能武装起一拨“空中拐子马”,气吞万里的货。这个货,中国没有一点基础和积累,国际上还藏了一堆故纸堆的,也就是“二战空中五强(英美德苏日)”,中国有心要搞的话,找俄罗斯或者德国合作,复苏某一个古典汽油活塞发动机项目,原配飞机外形不变,里面换上全套现代航电,或许是个不错的尝试哦。

点看全图

通宝推:陈王奋起,夏侯,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