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浅谈内地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兴衰和政策背景 -- 七天
在我的记忆里,80年代很少有宅基地占用大田的现象。基本都是在已有建设用地、边角地里腾挪。然而90年代开始,从支书到村民都想着如何占用农田划块宅基地,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过了”。占用农田的宅基地要好得多,房子整齐、路也宽敞。与其攒着被国家收走,不如自己把它享用了。
后来脑袋活的就想办法多占宅基地,在家里办作坊。既然国家“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百姓只好自己想法自救。
--------
92年南巡后,东南沿海获得了廉价的土地使用权、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而内地农村则承担了“守住土地红线”的“光荣任务”,于是1亿民工东南飞。
那时的民工不叫民工,叫盲流。盲流的意思是从农村盲目流入城市的人。为什么是盲目流入?因为农村实在没饭吃,只好盲目逃离。所以民工不叫民工,叫盲流。
上大学的时候听政治老师说,人代会上江西的代表都跟中央领导急了:一山之隔政策天上地下,再这样我们不干了。(然并卵)
94年分税制,再一次“财权上收、事权下沉”。基层负担再次加码(每年的增长不算哈)。
========
回头再说乡镇企业。
前面提到,84年撤销公社导致基层机构膨胀,87年财务包干进一步增加了基层负担。这些钱从哪里来呢?大头是乡镇企业,小头是农民。
然而88年乡镇企业失去了用地权,负担却不停地增长;农民的负担也在增长。
农民负担增加导致购买力下降,农民购买力下降导致乡镇企业没有市场,乡镇企业困难进一步加剧乡镇财政困难。乡镇财政越困难,农民和企业的负担就越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直到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完蛋。
------------
然后基层政府的负担就完全压在农民的头上,就是臭名昭著的“三提五统”。负担加重导致种田赔钱,种田赔钱导致土地抛荒,土地抛荒导致公粮难收,于是基层政府开始收旧社会才有的“人头费”。从刚出生的婴儿到80岁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每年都要交几百块钱的“人头费”。
========
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后,中央下文件要求减轻农民负担,要求农民负担不得超过产值的x%(个位数)。这又间接催生了产值注水问题。因为基层政府需要钱,上边不给,自己又不事生产,只能从农民手里抢。中央规定负担比例,就就虚报产值,然后从农民手里抢呗。
然后呢,产值成了政绩,政绩出官。注水既能多收钱,又能升官。于是注水越来越严重。
(完)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地域因素 1 avalon 字243 2021-01-23 23:35:46
🙂河里有人说过 2 天空不空 字180 2021-01-26 13:53:50
🙂高考分数线北京400,河南530。北京考生的竞争力 6 七天 字176 2021-01-24 08:10:10
🙂浅谈内地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的兴衰和政策背景(续)
🙂大爱,满满的干货,我只恨我的通宝不够用了啊……… 不如安静 字0 2021-01-23 23:11:34
🙂没发改啊!没发改!这算哪里人的口音啊? 1 夜如何其 字0 2021-01-23 19:57:57
🙂发改委,显然是北京话 七天 字0 2021-01-23 20:05:42
🙂欢迎提问,欢迎顶贴。欢迎有实质内容的支持和反对 七天 字57 2021-01-23 19: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