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攀比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482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攀比
家园 自我感受

我女儿今天在学校做了一个小调查。之前我跟她说,你的同学过的是精致生活,连拉粑粑都嫌弃的,所以会“尽量”不拉。刚好同学在一块玩“真心话大冒险”,轮到她时,她就提了这个问题,结果是听到一片声音很小的“嗯”。我女儿被同学问的是“初中三年打过多少次架?”

她的一些同学一周才拉一次粑粑,她打了数不清的架。

据我女儿说,如今哭也是一种时尚,当然主要是女孩子。得经常哭,哭的时候要注意礼仪,得啜泣。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们是真的怎么了,并不是,而是“遇到此种场景,就得哭”,一种“制度”。

我记得以前在哪听人分析过这种现象。当你听见一位妈妈对孩子说:“你吃面条发出那么大的声音,你有考虑过别人怎么看你吗?”这表明这位妈妈决心告别某种生活方式,显然,要告别的是那种吃面条声音大的生活方式。

分析说,这通常发生在“移民”身上,比如以前在农村,后来进了城,以前在中国,后来去了美国。

有些人不理解这一点,时常纳闷的问“他们原来不是生活在农村吗?不是生活在中国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并不是忘了,而是要“告别”。

“移民”为什么要“告别”过去呢?【自觉】“往事不堪回首”。不过,通常并不是城里人歧视乡下人,美国人歧视中国人,而是这些移民原先生活在农村、中国时,【自我感受】是受到了严重歧视。多数城里人、美国人只是因为不了解乡下人、中国人,故而【看起来】有所怠慢。

【自我感受】受到“上层”的严重歧视,是移民“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为此他们往往“付出很多”,远超过常人。移民成功之后,自然就会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一定不能像“他们”那样。

除了地理 称民之外,还有“精神”移民,比如识了字,就“告别”了文盲,又比如有机会接触那些所谓的高级艺术品之后,就“告别”了艺术盲。

实际上,【自觉】“往事不堪回首”极为广泛,“移动”既发生在空间也发生在时间,譬如穿了鞋之后就总“觉得”光脚的日子苦到“水深火热”,今天有一部分中国人通常认同古代中国不懂科学、不搞艺术、不讲医德。

在我的理解中,孔子的“女子和小人难养”更多的是在描述一种现象。我女儿以前也有这种受歧视的“自我感受”,我花了一点时间让她慢慢明白,通常是“你想多了”,人家可能只在某个局部占了优势,顺带又在嘴巴上占便宜,其实并不是歧视,这很常见。

我在前面也曾谈及,一些人往往只强调“自我感受”是真实的,却没有注意到,如果跟着它走,往往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甚至是危险的境地。

这是因为“自我感受”跟“真相”往往相去甚远,通常年龄越小或者越是没有经验,越是如此。应对的策略就是,“如果觉得吃饱了,就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撑了。”进阶版则是“如果觉得还差一点吃饱,就不吃了。”

但需要当心的是,吃饭相对而言容易掌握,毕竟是事“小”易把控,事越“大”,大到大象无形,越难驾驭。

“移二代”有相当一部分,被自己的父母教育成了“精致人”,他们往往“生理”上厌恶吃面条大声,“情感”上一见到路边小摊就反胃。如果你跟“移二代”及他们的父母谈论艺术,你的态度是艺术其实“也就那样”,他们往往怒不可遏。由于涉及的事和物过于广泛,所以我们一般会用“有洁癖”来描述他们,当然今天会戏谑的说他们过的是“精致生活”。

我更喜欢 叫他们“脑补王”,活在“我觉得”当中。毕竟,“我的大脑我做主,我才拥有最终解释权”。

我“爆锤”脑补王的手段通常是:“古人、你爸妈、你以前,过得那么苦,苦不堪言,咋还有你,你现在还活着?”

我这种“爆锤”往往是想让他们离开,因为“他们非要这么想,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该怎么说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花那么多时间“脑补”,实地调查一下不香么?再说了,好多事,不懂,有啥难为情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