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363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多时候

理解了之后,就很容易觉得“显然”。进而论证过程就没了。

重新论证才发现过程多么艰难。

因为共识无法确立,需要制造概念工具。进而掉进制造概念的游戏了。自己用了那么多概念,要不是发现人家也有,转用人家的,指不定还要发明多少。那几乎就没几个人能看懂了。虽然现在也没几个人能看懂。但如果了解那些术语的话,应该几下就会看懂的。确实是在守株待兔。

尤其是汉语思维,写过一个月之回忆:就算只是表面相似,也肯定有表面这个理由。记得有很多儒家学人描述过这类现象。开始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可以说。后来直接就没有了,因为已经结果了。总会缺少中间的阶段,就像顿悟一样。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是构造中介。也就是制造理解这种经验的背景,不然人家怎么可能理解?这个就不说了,自己做的极差,完全是靠编号兄的例子。

然后还有其三。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点了。那就是制造意向。通俗点说就是至少让对方有兴趣来了解。但多以解构开始,很难让人有兴趣。

就连自己借用的术语,也是因为前几年回复过一个相关问题,人家观点类似,后来说过两个学者,才知道这些术语的。(沃格林和胡塞尔。之前有书,但没看过。很奇妙的事情。其实到现在也没怎么看过。)

最后就是其四,平淡无奇。这可能是最难的。借用之前没回复的

  

平淡无奇,往往是通过形式,探索背后意识的无限。发现自己的意识,找出自己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形式,确立意识。这样说虽然不够妥帖,但足以驳斥最常见的理解——将论语解释为道德教训,一种指令性规范。或者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换个更简单的说法,为了说明“性善”或者“性恶”,历史上有无数理论解释。指引人进行解释这一行动的,是什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习是快乐的,如果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它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感觉,那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问个为什么,就是在沟通自己的生命经验。论语只是给出了一些需要问的形式。

只是现在不再与经验有所沟通,而是直接与理论、与日常中的那些意见沟通。不过是生搬硬套,还有什么意义呢?

制造句子并不艰难,甚至是太过容易。但是浓缩到沟通最基本的生命经验,那太难了。可能永远也无法超过先秦诸子。

只是现在有很多句子,有非凡的隐喻功效,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不需要有所谓理解基础。自己随便造/选一个就行了。这种思维下,如果不别出心裁,就很难将这些区分开来。(注:名言比较典型。)

其实还有一个解决办法,但是更不容易。在别人的回复下说过一点儿。那就是把所有这些,退缩到常识中去,作为其前提预设,展现具体的境遇。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这不是说要搞虚构创作。编号兄写女儿的那些,就已经是这种办法了。只是功力还不够精纯。但是足以殴打我了。(消歧义:也不是说讲故事。)

自己回复这些,主要源于那种“有朋自远方来”的“不亦乐乎”。对自己而言,只要写几个句子就知道意思了。甚至几个字。可是传达,就要从头开始,变得复杂。但一点也不觉得麻烦。这也是对“勤奋一点都不累”的一种回答吧。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