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仔细想了一下,第二十版,不一定是躺平,但肯定指向了全面收费 -- 绝对不是白领
分享几个想法-
首先,我用的4%,是依据印象里一些关注国家比如英美德等国家每周新增感染的数字来套,假设大约半年25周全部人口感染一遍。未必严谨,但也不是说刻意淡化,毕竟从新冠爆发后那些国家的累积感染数字基本在全国人口数字的50%以下。他们曲线里比较夸张的是2021年冬天开始叠加奥密克戎新变种出现显示了指数增长的趋势,但持续时间约3个月。假设和参数都是可以质疑的。数据分析的价值在于解释过去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发生,更有价值的是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模型来进行预测。建立分析框架和模型,就要进行假设和设置参数,这些都可以质证,从而提高可信度。当你提问或者我提问的时候,说明有了思考。如果我说1+1=3的话,别人要么说我是傻子要么说我是天才,哈哈
其次,清零和共存是比较相对的意见,但支持共存的观点未必意味着躺平。在增加ICU外,室内口罩,加强疫苗,重点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高危职位核酸都可以起到辅助作用,说白了还是降低指数。现在的新冠变种防不胜防,有河友质疑新冠变种破坏力发展方向不可知,现在变弱未必未来就变弱。但因为不可知,就持续目前这样的清零实践吗?我非常支持20-21年的实践,但现在是时候加大投入ICU等医疗设施和人员投入,减少全民核酸上花费,减少所谓方舱集中隔离点的投入。更反对现在的层层加码。
最后,超额死亡的问题。历史上每次流行病爆发,是有超额死亡的。层层加码清零也是有超额死亡的。清零是否可持续由各种客观限制条件决定。一旦清零结束,不后悔没有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窗口期加大医疗投入就好。我相信我没有活在平行世界,民意上各地现有清零的操作应该是破产了吧?看看北京乌鲁木齐石家庄郑州广州和其它地区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上海估计是不敢再像这几个地方的操作来一遍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公布的进京那么难的北京市现有2000多高风险区,而上海只有70个高风险区。什么情况大家猜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9 层
🙂大建ICU? 1 温度梯度 字135 2022-11-18 22:30:12
🙂具体分析一下 5 高地 字2504 2022-11-19 05:49:20
🙂你能让新冠平均每周感染4%? bash99 字36 2022-11-26 01:35:04
🙂嗯,魔鬼都在细节里
🙂也说个细节:公寓楼 6 轻松 字284 2022-11-26 05:32:55
🙂这个可以参考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国家数据 高地 字693 2022-11-26 09:53:42
🙂共存派最喜欢引用中国的数据。 1 温度梯度 字394 2022-11-19 09:22:25
🙂百分之零点二的重症率? 3 温度梯度 字652 2022-11-19 09:15:10